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整体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英明

  摘要: 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要求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课时被不断压缩,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英语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一种以项目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为特点的设计思路,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整体设计
  
  教育部2000年2号文件中指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于是,在这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文件精神指导下,各高职院校纷纷“砍杀”基础课课程。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普遍被压缩到两学期共180学时的水平。2009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虽然只是讨论稿,但可以看出新时期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时减少和要求更高的双重压力迫使高职英语的教学必须改革现行模式,找到一条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创新之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种整体设计的设想,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教学目标设计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职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与未来的职业相关的活动中实际应用英语完成业务的能力。通常在训练学生词汇、语法、听力理解、口头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翻译各具体能力以达到现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和读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学生的输出性技能,即说和写的能力的训练应该提到与其重要性相适应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设计
  
  在本设计中,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广泛采用的教材大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紧扣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的要求编写,既有文本、图片,又有磁带或光盘等音频和视频材料,因而能够适应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需要并发挥基础资源的作用。Cunningsworth指出,教材最好应该看成是实现设定于学习者需求中的目的和目标的一种资源。作为范本,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如何正确使用语言的标本。因而,无论英语课程如何改革,教材不应当完全抛弃,但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有选择地使用。
  2.教材的加工产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改写。根据每个单元或任务的需要,可以将课文改写成对话、故事、演讲等多种文体,最大限度地服务课堂教学效果。
  3.与教材中的话题相关的资料
  如新标准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1的第一单元话题为Education,Text A是比尔・盖茨谈对教育的看法,Text B是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那么与比尔・盖茨及苏格拉底有关的任何以教育为题材的内容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为教学内容。
  4.教学辅助资料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资料、工具书、参考书等都可以作为课前辅助内容。鉴于教师在信息上有优势,这些内容在课前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共享给学生,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教材内容,避免课堂教学时间大量用于单词和语法的讲解。
  
  三、教学方法设计
  
  在本设计中,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服务于一个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做中学”。总体上看,最适合本设计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Project-Oriented Approach)和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
  1.项目教学法的使用
  一般认为,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教学“必须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实际的问题,必须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单元活动;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和实行;包括一种有始有终,可以增长经验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获得主要的发展和良好的成长”。项目教学法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本设计中,项目教学法的使用体现在用一个大的贯穿项目来组织一个学期的公共英语课,下设多个子项目来组织各个单元的教学。具体思路如下:
  (1)工科学科的贯穿项目通常是某种工业产品的生产或组装。相应的,语言学科的贯穿项目也可以是某种语言文化产品的制作。因此笔者认为,公共英语课程的贯穿项目可以定为拍摄一部系列剧,每个子项目即每个单元拍摄其中一集。
  (2)在贯穿项目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导演,学生在各个子项目中的主要角色是编剧和演员,次要的角色可以是摄影师,或道具、服装、舞台布置人员等。
  (3)系列剧的剧本以教材中的20篇课文为基础,导演确定总体思路,然后和编剧讨论确定每一集的情节,并由编剧对相应课文进行改编,形成以对白或独白为主的舞台剧本。每一集可以让学生组织成一个或多个剧组,按照不同的创意和思路创作出不同的剧本,定稿后由剧组确定演员表演(每一集中学生轮流担任,确保每人都有机会参与)。
  (4)多媒体教室就是拍摄现场,以讲台为舞台,活动桌椅的教室效果更好,表演者与观众距离更近。采用简易道具控制成本。
  (5)一台DV是必要的教具。学生表演的视频既是可见的教学成果,又是评价和考核学生表现的重要依据。
  2.任务教学法的使用
  任务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Jane Willis认为,任务教学法有三个步骤:任务前准备、任务实施和语言聚焦。有意义、目的明确的任务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有动力,更有积极性,效果也更容易检测。在本设计中,任务教学法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各个子项目中的具体任务上。每一单元,或者每一集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环节:
  (1)第一个任务是理解教材内容。学生首先要占有学习资料,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和工具书,以自学为主,在教师的帮助下,完全理解课文内容,为改编课文做好准备。
  (2)第二个任务是改写课文形成剧本。由于课文内容有限,需要增加大量内容,因此,学生必须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提取出有意义的易于表演的故事情节,充实到剧本中。剧本以对白和独白为主要内容。
  (3)第三个任务是表演。把剧本内容搬上舞台,在全班同学面前阐释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剧本,并反复记忆、练习,以进行连续的演出。
  (4)此外还需要准备建议的道具、道具,布置舞台等。
  3.项目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使用举例
  如新标准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1)》,涉及教育、友谊、礼物、电影、环保、兼职、健康、名人、节日和动物10个大的话题。我们可以一个年轻的主人公求学,并在求学的过程中发生与以上话题相关的种种经历为主线创作系列剧的剧本,其拍摄即为贯穿项目。教师、学生分别在项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其中每个话题的故事作为一集,每一集的拍摄即为一个子项目。比如第一单元涉及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因此可以在剧本中安排主人公跨越时空分别去跟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学习,并发生一系列故事。这个过程主要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想执行。
  具体到一个子项目,也就是每一集的拍摄,则遵循任务教学法的思路。以第一集为例,每一集的拍摄大致都有以下几个步骤:
  (1)吃透课文。教师与学生共享所有教辅资料,并解答学生的疑问,课前吃透课文内容。
  (2)创作剧本。通过网络占有大量与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有关的典故和资料,改写成对白,充实剧本,使系列剧的每一集能够达到30分钟左右的长度。在每个学生创作的多份剧本中,选出一份或2―3份,或者把几份综合到一起供剧组使用。
  (3)表演拍摄。选出3个主要演员分别扮演主人公:比尔・盖茨和苏格拉底。如果有多份出色的剧本,则组织2―3个剧组进行表演,并一一拍摄录像。
  (4)评价反思。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观看表演的视频,讨论本集中每个人的表现,包括语言技能和表演。反思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个子项目当中作出改进。
  
  四、考核评价方法设计
  
  学生的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由阶段项目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建议比例为前者80%,后者20%。项目考核成绩由学生在每个子项目中的表现评出,直接依据是剧本和视频录像。这样考核方法,能够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诸多弊端,可以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学期中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下.
  [4]Willis,J.A Frame 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U.K.:Longman Addison-Wesley,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