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一个重难点,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作文,对于作文还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语言词汇的积累等各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写作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策略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了一、二年级词汇量的积累,但却没有形成通顺语句的能力,因此,三年级的教学应当充分注意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在一二年级可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但对于较长篇幅的作文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方式方法指导,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新鲜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下面针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几点方法。
一、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每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第一个步骤,同时,观察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观察事物的客观形象的外表特征,才能描述出事物本身的特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离开了观察,让学生独自去写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将所观察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思考。在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集中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三年级学生所写的作文通常没有很大难度,一般是事实性文章或者是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对于事实性文章,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图片来让学生观察并且记录,或者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这类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中的观察者。教师应当告诉学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美的现象、美的事物,感受美的存在。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才能有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思路。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源泉。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仅应当具有很好的观察能力,还应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每一个人的思维发散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应当注重差异性。对于一些本身想象能力就比较丰富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中激发想象,而对于那些发散思维比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模具,让学生对普通的教学模具比如三角板等进行组合并赋予丰富的含义,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一个过程,同时,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的创造结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创造成果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应当无理由地反对。通过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就得到提高,从而写作水平也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写作的成果也就有一定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三年级学生的词汇量相对比较匮乏,因此鼓励学生积累一些优秀的语言和词汇对于学生写作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学生积累词汇不够自觉,通常需要老师来督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在一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起到督促作用,学生不断养成习惯以后,教师的工作就会减少一些难度。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并进行定期检查,这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此外,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摘抄一些优秀的名篇名段或者经典名句,这对学生的作文有一定的美化作用。除了单纯地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摘抄以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美文分享、名诗朗诵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于经典诗文、语句的喜爱,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健.坚实起步 快乐启航——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2(2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