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析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单双号抽签随机分组的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9—12月于神经内科实习的40名护生分为常规临床实习的对照组及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各20名,对两组自我效能、护患沟通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实习前两组自我效能感、服务态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习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科考核成绩(理论、实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能够全面提高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值得在今后其他科室护生实习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理论;护患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b)-0113-02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对于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刚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护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足够的临床工作经验,使得对于护理安全、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临床工作中容易诱发不必要的纠纷,故此实习阶段成为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和手段[1]。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Bandura于上个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随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能够促使人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日常工作,并乐于接受更具挑战性的任务[2]。将其应用于护生实习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其角色体验,激发其自主学习热忱、增强自我效能感。为探析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2018年9—12月神经内科实习护生40名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该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单双号抽签随机分组的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0名护生分为2组各20名。对照组中男1名、女19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05±0.55)岁;受教育程度:本科6名、专科14名;户口类型:城市17名、农村3名。实验组中男2名、女18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2.00±0.50)岁;受教育程度:本科7名、专科13名;户口类型:城市19名、农村1名。纳入标准:①均于神经内科实习者;②能够配合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无法顺利完成此次实习者;②不同意该次研究方案者。两组护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对。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同样的岗前培训。在培训完毕后对照组直接步入临床实习,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各种临床操作,包括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口腔护理、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则在实习2~3个月后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首先进行角色体验,将所有护生按照随机原则进行自由组合并进行情景模拟,2人一组,分别扮演偏瘫伴失语的神经内科病人和护士,然后角色互换。在表演之前将角色体验案例准确传授给所有护生,确保其能够如实掌握神经内科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症状表现、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护理常规等。在表演过程中扮演护士角色的实习护生开展日常工作,扮演患者角色的实习护生则是采取抽签的方式从需要解决的6个问题(穿衣、喝水、吃饭、进食发生呛噎、下床活动、去卫生间)中选取3个问题(余下的3个问题由同组的护生扮演患者使用),护士重点模拟与不同性格、不同受教育程度、无正常语言沟通能力的患者沟通技巧,以便于全面提升其护患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在角色体验案例表演过程中对发生的常见性问题予以一一解答,并利用亲身示范的方式将具体的解决对策如实传授给所有护生。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促使每个实习护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患者存在的痛苦,在表演中激发出学习热情、努力学习各项技能充实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情景表演结束后由带教老师总结实习护生欠缺的知识、应对紧急情况时存在的不足并予以针对性指导,要求实习护生撰写总结报告,描述真实感受,便于其了解患者痛苦、掌握心理变化、深刻认识到对患者充满耐心、关怀和理解、掌握更多能力服务患者。
  1.3  观察指标
   将自我效能感、服务态度评分、出科考核成绩选为观察指标。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定,总分0~10分,具体判定标准如下:低:0~3分;中:4~6分;高:>7分[3]。服务态度评分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测定,由低至高依次为非常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出科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实践两部分,每部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成绩越理想。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等级资料以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效能感比较
   实习前两组自我效能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实习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更强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服务态度评分、出科成绩比较
   实习前两组实习护生服务态度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实习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科成绩比较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此种感受是一种具体的、非特质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体验,注重利用自我效能感来增强主动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4-5]。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于神经内科实习护生实习工作中无疑有助于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强化護患沟通能力,为护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奠定坚实基础[6]。
   该次研究中两组护生实习前自我效能感、服务态度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实习后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实验组自我效能感较对照组更强、服务态度评分更高(P<0.05)。在出科成绩比较上,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0.05)。据此结果可知,在神经内科护生实习工作中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一方面能够增强其自我效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其护患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能够全面提高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值得在今后其他科室护生实习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娟娟,许家萍,罗玉清,等.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121-122.
  [2]  杨敏,杨彩燕,闫浩云,等.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5(3):121-122.
  [3]  刘微,马秀梅,林昊,等.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9):21-23.
  [4]  李菊,赵榕,卢艳艳,等.以情景模拟为基础的刻意训练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26):3253-3256.
  [5]  何伯红,王荣俊,刘静.情景模拟与互动式主题讨论教学法在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4):525-528.
  [6]  张晓磊.延边某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与自我导向学习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119-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6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