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关键能力被放在学生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想培养关键能力首先必须对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从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角度,提出培养高中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以便为今后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思维方式 关键能力
  一、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1.核心素养
  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组织、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落实到教育领域是指学习者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就是从化学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中突出化学学科的普遍育人价值并与学生个性特征和专业成长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二、对化学关键能力的理解
  1.关键能力
  2017年9月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能力培养,指出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1]。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培养。
  2.化学关键能力
  化學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近几年,对化学学科能力描述的更加完善,将化学学科能力概括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将其具体细化,概括出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分为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证据识别与推理能力、模型构建与认知能力、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2]。
  三、化学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的培养总体来说涵盖各个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关键能力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培养。本文主要从关注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角度,谈学生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1.突出重点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形象思维能力,化学形象思维能力是指顺利地进行化学形象思维活动的能力。如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讲解时,原子属于微观层面的存在,通过肉眼无法探查,学习者需要通过想象其微观形态与宏观上常见物质做比较,来联想微观上原子的结构。在重点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更应关注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路径的差异,例如将思维概念图、思维导图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加清晰了解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同时,要重视不同思维方式的深度融合,依托已有的知识,能将未知不能直接感应的事物、要素、逻辑关系反映出来,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都是从不同角度探索结论的方式,两者的共同作用,更加便于问题的解决,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利于学习者能力的培养。
  2.注重常见化学方法、思维的教学
  化学方法的教学应该更多地强调具体方法的明示,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去掌握,也就是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显性化教学,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具体明确的步骤,让学生在明确的引导下,通过自主的体验性练习去掌握化学方法。比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正确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二步,将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开;第三步,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有公约数的各项系数按公约化简;第五步,检查离子方程式的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而思维更多地强调思考,实质上是如何去想,比如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思维方式就是从化学进行过程的反方向思考,在教学中渗透,在应用中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种思维的真谛。
  3.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特点,注重能力培养的渐进性
  (1)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化
  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认知水平的高低,教材的编写由浅入深。以最简单的“水能导电”为例,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就明确指出水能导电,因此电线(漏电)掉入水中,要禁止触摸;中学阶段,“必修1”在学过电离的定义后,给出了明确的解释,是因为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离子的自由移动使水能够导电。这时会有新的疑问“向水中加入其他溶质形成溶液,会影响正负电荷的多少,导电能力会有怎样的变化”,“选修4”中会给从电离平衡的角度给出解释。通过这个例子,会发现随着概念的不断深化,知识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这就要求学习者要破除前概念的影响,建立科学概念,即衔接前知识,也为后续的学习提疑问、打基础。从而能够由生活化知识引入再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识的学习由浅入深,由一般—个别—一般,体现哲学思想,落实核心素养。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广度
  化学初始学习时,化学知识更多具有表象性,对理解和分析的思维要求较低,随着学习的深入,化学知识有一定综合性和复杂性,处理问题时,对思维程度要求较高,往往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形式到辩证逻辑、由模仿到思辨的思维过程。高中化学的学习需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系,解决问题时,能综合运用到多种高阶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以“实验室制取氢氧化亚铁”的课堂设计为例,首先可以从理论上给出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颜色状态引导学生得实验室的制取的方法,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成氢氧化铁。这样简单地设计从知识的角度讲,足够应对考试,但这样的设计思考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同时教学想法单一,简单的重复,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和思考,注重思维的整体性。其次,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化学思想,引导其关注学科大概念,使课程更加具有结构化和层次性。
  结语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让学生进入化学的思维体系,进而用化学的思维来认识、分析问题。了解并掌握化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思路,进而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方法,以生产生活实际及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作为素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应用,抓住实际情境的核心要素,将其转化为化学问题,进而构建化学学习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多种能力综合起来交互产生作用,因为在解决问题时,首先抓住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模型构建,然后分析模型所对应的规律,通过科学思维进行推理找到各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001)
  [2]单旭峰.科学命题深化改革——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3):62-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3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