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随着中医学者对其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证素辨证体系可以科学的阐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本文从证素的分布规律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旨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素辨证体系;病机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01.050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01-0154-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的慢性消化性疾病,伴有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假幽门腺化生[1]。本病临床症状与浅表性胃炎相似,其危害较重,特别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有发展为胃癌的倾向。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等方面入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中医的“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根据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道功能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预防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但证型辨证过程中名称繁多且不规范,经验不甚丰富的年轻医生容易出现辨病分型错误,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辨证学以50余种证素为核心,具有规范、简练、统一、易于统计分析的优势,适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辨证。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认识,病位主要在胃,其次是肝、脾,在中医辨证论治中,除了进行病位辨证,还需进行病性的辨证,探查导致疾病发生的本质性原因,现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特点分析如下。
  1气机郁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气滞>湿>阴虚>气虚>阳虚[2],可见气滞出现的频数最高,因此,气滞是本病表现出的最重要的中医病理特点。其他研究者也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有类似发现,如赵鹏伟[3]通过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析表明肝胃气滞证居于前三位,蔡悦青[4]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肝胃气滞证居于首位,亦表明气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見病性。气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等阻滞气机,影响气的运行。气滞于胃时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部、腹部等处的胀闷疼痛,时作时止,疼痛位置不定,且症状常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其病因与情志不遂、情绪抑郁相关。
  很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初期多有精神压力过大、情志抑郁、胃脘胀痛的表现,这是由于长时间的情绪抑郁很容易导致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发为胃脘胀痛、嗳气,且常因情志因素而作痛,表现为气机郁滞等症。《内经》中有“土得木而达”的记载,肝属木,脾属土,只有肝木之气畅达,中焦脾胃气机才能升降和顺,脾胃才能发挥收纳传化的功能,否则,肝气郁滞,就会导致胃失和降、脾胃功能失常。可见情志不遂导致气机郁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特点,在治疗当中,应以通为本,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可较快改善患者胃脘胀痛、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等症状。
  2湿浊中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性证素分布最常见的是“气滞”,其次是“湿”。气滞日久亦可导致水谷反为水湿,由此在气滞基础上又可形成“湿阻”,“湿阻”反过来亦可影响气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气机不畅,运化失调则会影响气推动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人体津液代谢失常,则产生胃脘痞满或胀痛、纳呆恶心、口黏、舌苔厚腻、大便稀溏等症。关于湿邪的来源,《叶选医衡》有云:“湿者,天地间阴阳蒸润之气也。所感之由,或因雾露之侵,或因阴雨所客,或因汗出沾衣为风所阏,或因涉水行泥,为寒所郁。或因引饮过多,或以卑湿之地”。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长期居于寒冷潮湿之地、过食冷饮、水中作业、冒雨涉水等引起。脾主运化水液、喜燥而恶湿,因此,外感湿邪容易困于脾胃,阻遏人体气机与清阳,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导致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湿盛则濡泄”。内湿多由肺、脾、肾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引起人体津液代谢失调或先天不足、脾胃功能虚弱导致,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腹胀满、食欲减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说法。针对湿浊中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当中,主要采取健脾祛湿之法。
  3脾胃阴虚
  除了气滞和湿阻,临床上也常见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研究表明[5],胃阴亏虚是胃腺体萎缩的重要病机。胃阴亏虚与胃本身喜润而恶燥的生理特性是相反的,胃的正常功能需要胃内津液的濡润、滋润,胃内津液减少则会出现胃的受纳、腐熟、和降功能的异常。胃阴虚的说法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张仲景所制麦门冬汤中即有养胃阴之意。导致阴虚的原因有外邪侵袭、素体胃热、气郁化火、热病后期耗伤津液、久服温燥之药或过食煎炸辛辣之品而耗阴化热等。首先,胃阴虚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饮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过食煎炸炙炒之品,再加上吸烟饮酒的习惯,导致机体耗阴化热。其次,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处于精神焦虑紧张的状态,形成肝郁,日久化热伤及脾胃。以上因素皆可导致脾胃阴液亏损,郁火内盛,脾胃阴液亏损则胃粘膜失于滋润濡养、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故胃脘隐隐灼痛、痞满。津液亏虚、或津液不足则表现出干的特点,即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少,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等。因此在治疗上,清代医家叶天士首次提出用养胃阴之法以保护胃之阴液。同时也要注意,养阴不能过于滋腻,补虚不能过于壅滞。根据患者脾胃阴虚的病机特点,采用阴虚胃痛颗粒治疗阴虚型慢性胃炎可有效缓解胃痛等临床症状。   4脾胃气虚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决定性因素,贯穿于本病的发病全过程,也是发病的内在因素。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或年老体弱,或因劳倦、久病、忧思耗伤过度,均可引起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失常。食物进入人体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反而停滞于胃脘,则患者脘腹胀痛,进而不思饮食即纳呆食少;消化功能紊乱,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则出现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之症。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所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时,邪气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时,要注意保护脾胃中气。正如黄元御所说“医家之药,首在中气”。李东垣也提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根据李东垣补脾胃的思想,治疗应当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为主。
  5脾胃阳虚
  胃阳不足,则虚寒内生。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久病失养及肾伤及阳气,加之过食苦寒、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或外寒直中、损伤脾胃阳气,或年老体弱阳气虚衰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胃脘冷痛与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倦怠乏力、大便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嫩或淡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等阳虚症共见。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患者出现的腹痛症状都是喜温喜按的冷痛,还有喜热饮,呕吐物为清水或不消化的食物,表明其阳虚的病理特点。针对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温阳益气之法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本病,可有效改善临床胃痛胃胀等症状,安全性及可靠性也有保证。
  6總结
  纵观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与证素特点,无论何种病机,都能引起脾胃运化传导功能失常,不能推动营养精微物质滋润濡养脏腑经络,胃黏膜腺体亦失去濡养,随着病情日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病情加重。在现代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演变规律“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已得到普遍认为,这一转变和演变过程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古代医家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的思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治中是一条很好的思路。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认识中属于“久病”。基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防治,可根据本病表现出的病位、病性提炼其病变本质,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临床症状,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21-131.
  [2]林伟国,梁丽丽,韩木龙,等.慢性胃炎病性证素气滞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4074-4076.
  [3]赵鹏伟.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4]蔡悦青,魏炜,姜莉云.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16-18.
  [5]林楚华,刘凤斌.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病因病机认识的现代进展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512.
  收稿日期:2019-08-19;修回日期:2019-09-04
  编辑/成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5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