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俄狄浦斯情结看奥林在《悲悼》中的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俄狄浦斯情结是指男孩恋母嫌父的心理倾向。尤金·奥尼尔代表作《悲悼》主人公奥林的一生都受这种心理倾向的干扰与支配,并最终走向悲剧。奥林恋母嫌父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包括他在父亲去世后枪杀母亲的情人卜兰特,母亲自杀后又移情于姐姐莱维妮亚,甚至产生刺杀姐姐未婚夫彼得的欲念。当他对姐姐的告白遭到拒绝后,他绝望选择自杀。而这些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与源泉,就是奥林内心的俄狄浦斯情结。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俄狄浦斯情结;悲悼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71-03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中虽然延续着古希腊悲剧中人物受命运支配的主题,但他还试图结合现代心理学来阐释古希腊命运悲剧中超自然的命运观,即人类最终的命运结局也并非都是受命运本身所操纵,与自己所做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斗争,甚至是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习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他认为,我们被命运打败的同时也是自己亲手打败自己的悲剧时刻。他的创作手法兼顾继承与发展,易卜生、莎士比亚等作家的剧作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养料,而所处于的时代背景,战争与动乱,流浪、海员的经历更成为他此后创作的丰富而坚实的生活素材,不难看出,他的作品中,投射了大量的与自己相关的生活原型,尤其以家庭生活显著,奥尼尔自己曾经袒露,他希望将自己家庭中被深刻掩盖的悲剧性关系展现在舞台上,《悲悼》中曼农一家可以说正是奥尼尔一家的舞台化身。那些主人公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明确的,或者更加细微的心理变化,结合他本身的成长遭遇来解读,能够更加理解其中的缘由。奥尼尔本人与《悲悼》主人公奥林一样,童年都是在缺失父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环境下成长的,童年时期缺少对父亲威严身份的认知,直接导致在成年后仍然受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这一点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始终围绕“恋母——寻母”的主题便有所体现,而他笔下的奥林,无疑是他在艺术创作中宣泄俄狄浦斯情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一、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认为儿童在性心理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将该对象关注到父亲与母亲的身上,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常以父亲作为自己的选择对象,男孩在潜意识中对母亲存在不易察觉的强烈的占有欲,试图将母亲占为己有,想要清除阻碍自己得到母亲全部爱意的任何障碍,但母亲不仅仅只是具有母亲这一个身份,她还是丈夫的妻子,于是男孩在心理上认为父亲是他获得母亲情感道路上的最大阻碍,男孩开始出现与父亲争夺母亲的实际矛盾,他要打败父亲,并以父亲的身份自居,来获得母亲的肯定,这也就是儿童时期,男孩将第一个力比多冲动指向母亲,而将杀戮的愿望指向自己的父亲,由此引起的“恋母嫌父”的俄狄浦斯情结。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心理阶段——性器期,男孩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女孩之间的不同,他关注到,女孩是没有阴茎的,而自己却是拥有的,他认为女孩之所以缺失阴茎,是父亲对她们的惩罚,于是他害怕父亲对自己也做出同样的惩罚,从而出现了“阉割焦虑”,尤其面对女孩时,这种焦虑会更加明显。但这种阉割焦虑,事实上是来源于男孩的恋母心态,他认为自己对母亲的渴望被父亲发现,所以父亲要对自己进行阉割,一旦这种意识觉醒,他将深刻认识到,将母亲作为自己的性发展对象是不被允许的,力比多冲动受到相应的压抑,他意识到父亲远比自己想象得要强大,为了挣脱阉割焦虑,男孩开始转向认同父亲的存在,并模仿父亲的行为,不再将力比多冲动指向母亲,而是指向其他女孩身上,逐渐摆脱了俄狄浦斯情结对自身的干扰,也逐渐建立健全的性心理发展观念。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解释许多成年男性的无意识行为,这也是弗洛伊德分析《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与《卡拉马佐夫兄弟》流传至今,为人们所接受的原因,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恋母嫌父”这一共同的主题,是男性作家在创作中的有关俄狄浦斯情结的无意识代入与情感宣泄,以及男性读者们“弑父娶母”心理愿望的虚拟实现。在《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因“杀父娶母”的预言被遗弃,却又在命运的安排下不知不觉的验证了这个预言,这是英雄受命运捉弄的悲剧,也是俄狄浦斯情结这一名称的由来,他代表了恋母嫌父的心理倾向;哈姆雷特对于复仇总是犹豫不决,同时又表现出万分的痛苦与绝望,那他为何而犹豫不决?弗洛伊德认为,是他无意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作祟,因为他所指向的复仇对象,不但杀害了他的父亲,还拥有了他的母亲,这是哈姆雷特儿童时期被压抑欲望的现实满足,向他叔叔复仇等同于否定自己,所以他无法继续复仇的脚步,他在这种自我谴责与复仇之中挣扎不休,最终走向了悲剧,哈姆雷特为何成为悲剧中经典的存在,也许早在最开始,悲剧的种子就已经种下;而《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充斥着“弑父”主题的作品,同样表现出男孩们对于父亲的憎恶,展现了欲望被压抑下的家庭、社会与人性之间错综复杂的悲剧,这样可怕的恨意,在《悲悼》中奥林身上也存在着种种迹象。
  二、《悲悼》中奥林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冲动是自婴儿降生之时就潜伏在他或者她的无意识之中的,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教育的程度,这种冲动逐渐受到道德与社会上的压迫,他们对这种冲动进行打压,抑制其野蛮生长,其结果便是在他们的意识阈下形成“情结”。对男孩而言,是恋母嫌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对女孩来讲,则是恋父嫉母的“厄勒克特拉情结”。这种情结从人的无意识深层支配着人的心理,成为人的全部行为的动机和源泉。我们从《悲悼》男主人公奥林的表现上总结了如下五点:
  (一)对于父亲去世无动于衷,甚至独自窃喜
  《悲悼》中奧林第一次流露出这种恋母嫌父的心理倾向,是在他从战场回到家中,面对父亲的去世,并未表现出一丝的沉痛与哀悼,反而是在人群中搜索母亲的身影,不仅如此,他更声称表示,对于父亲的死亡,他并不感到难过,于是他的姐姐莱维妮亚指责他冷酷无情,但事实上,奥林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人,这虽与他自幼就很少接触到父亲,很少从父亲的身上汲取到温暖与父爱有关,但即使与父亲的距离再疏远,却为何独独对待自己的父亲有着如此近乎严苛的情感要求呢?其实这正是他潜意识的“恋母嫌父”倾向的外露表达。在奥林心里,母亲的地位高于父亲,他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源泉来源于母亲而并非父亲,正如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奥林将第一个力比多冲动指向母亲,但由于父亲的原因,导致他不能获得母亲全部的爱意,于是他将这第一个仇恨与杀戮的愿望指向了父亲,所以对于父亲的死亡,他并不哀伤,这是他多年被压抑的的欲望的现实满足。相反的,他独自庆幸,庆幸自己即将成为母亲的唯一,母亲的爱,再也无法投放到父亲身上,但父亲走后,母亲与英俊潇洒的卜兰特相识,并坠入爱河,奥林的希望再度落空,于是他开始了与卜兰特争夺母亲的道路。   (二)在梦境中重复置父亲于死地
  奥林在父亲去世后与姐姐莱维妮亚说过,“我有一种古怪的感觉,战争就是把同一个人杀了又杀……他们的面孔老是不断地跑到我的梦里来,而且变成爸爸的面孔”。在奥林的梦境中,曾经多次将父亲重复地杀死,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梦是人类潜意识被压抑愿望的部分满足,即使梦境是虚幻的,但在梦中经历的快乐、悲伤与恐惧等这些情绪却都是真实的。正如弗洛伊德的小女儿有关西蒙尼小屋的梦一样,现实世界里,她并未真正到达她梦想中的西蒙尼小屋,却在梦中看见了那个小屋,于是她清晨无比笃定地告诉弗洛伊德,她到达过西蒙尼小屋,梦的补偿作用在此时得到了淋漓的展示,而奥林的梦境也正代表着他“弑父”欲望在自己梦中的情感补偿,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世界里与父亲抗争,而他又渴望父亲能够真正的死去,从而成全他与母亲两个人在一起的愿望,他将父亲看作是争夺母亲情感的阻碍,于是在梦中多次将父亲置于死地,清除掉这个障碍,来满足自己儿童时期以来,就被一直压抑的“恋母嫌父”的情感宣泄,而“弑父”并不是奥林最终追求的结果,而是杀掉父亲,与母亲长久地在一起。
  (三)多次对母亲克莉斯汀·曼农进行爱的表白
  奥林是在周围人群的讨论声中知道母亲正在与卜兰特交往的事情的,此时,他深感自己在母亲与卜兰特之间是一个局外人的存在,他难以忍受,向母亲对峙,然而母亲与卜兰特的感情正走向他无法挽回的局势,他们甚至相约逃到“幸福海岛”上生活,为了夺回母亲的感情,奥林不再压抑,而是一再强调母亲对于他的重要性,包括他对母亲强烈的依恋之情,他对母亲说过,“……不管你做过什么事,我爱你甚于世界上的一切……”;“你是我唯一的爱人……我们叫维妮嫁给彼得,那么就只有你我两人了”。奥林从战场回到家中,对于母亲的谴责,也开始流露出他自己对于母亲病态的心理倾向,他说,“在最近六个月中你给我写了不多不少两封信……你写信的间隔越来越长,而信又那么冷淡,那简直使我发狂,我一心想逃回家来,不然就只有战死”。
  然而他心迹的表露并未得到母亲任何的反馈,他又开始向母亲发出严禁与卜兰特来往的警告,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他开枪打死了卜兰特,这是由于他将第二个杀戮与仇恨的愿望指向了卜兰特,在他心里,仍然认为,只要排除一切阻碍他与母亲两个人在一起的障碍,那么他与母亲才能算真正地长久地在一起,这也是奥林走向悲剧的原因之一。童年的俄狄浦斯情结并未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消解,他从未认同过父亲的存在,未能发展正确的价值体系,只能在之后的生活里不断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与支配。
  (四)枪杀母亲的情人卜兰特
  奥林在得知母亲与卜兰特两人打算抛下他与姐姐莱维妮亚到幸福海岛上生活时,他毫不犹豫地向卜兰特开了枪,许多人认为,此时他是孟男家族的代表,是父亲的儿子,他不能忍受也不允许,母亲在父亲去世不久后就与卜兰特私奔,这令整个孟男家族蒙羞,所以他用这样极端的方式终结了这段感情,向众人做出了交代。但他明明对于父亲的去世表现冷漠,父亲对于他也只是一个若有似无的存在,他因此而枪杀卜兰特似乎不能成立,事实上奥林枪杀卜兰特并非是为了维护家族荣誉或者是受他本身的清教道德观念的驱使,而是他“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再一次愿望的表达,所有动机,不过是他用来掩盖他恋母心理的伪装表现形式。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那样,在奥林心灵深处的“本我”中,始终潜伏着对父亲的仇恨和取而代之的欲望。而由于“超我”的压抑,即社会与伦理道德的压力,这种欲望始终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但这却曾经多次出现在他的梦中。而枪杀卜兰特,无疑是奥林这种愿望在现实世界得到满足的机会,他的枪对着的并非是卜兰特一人,同时还有他父亲的影子,这两个人都是与他争夺母亲情感的所在,这是他仇恨的指向,枪杀卜兰特,使潜伏在奥林无意识深处中的弑父欲望得到了真正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可以说是驱使他这一行为的真正动机。
  (五)将爱转移到姐姐莱维妮亚身上
  母亲自杀后,奥林与姐姐莱维妮亚到幸福海岛生活,这座海岛,是奥林梦想中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他和莱维妮亚在一起互相陪伴,这也暗示着奥林心中开始将莱维妮亚当作母亲的替代品。而在海島上他的情感无所寄托,终日消沉,精神世界正在逐步崩塌,莱维妮亚却自从到达海岛之后,一改往日沉默不语的形象,穿上艳丽的服装,与人热情的恋爱,举手投足间都有着母亲克莉斯汀的影子,这样的莱维妮亚更加令奥林着迷,他再次受到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的支配,像讨厌父亲与卜兰特那样讨厌着出现在莱维妮亚身边的男人,当知道莱维妮亚要与恋人彼得结婚时,他又像之前对母亲表白那样,告诉莱维妮亚他爱她。由此可见,奥林逐渐将对母亲的爱恋转移到姐姐莱维妮亚身上,并再一次将仇恨杀戮的愿望指向了彼得等人,奥林始终没有摆脱过俄狄浦斯情结带给他的桎梏。
  而莱维妮亚在感受到奥林对自己的情感时,直接戳破了奥林的情感是乱伦是黑暗的欲望,她不能接受,才真正令奥林的心灵世界彻底崩塌,最终走向了自杀的悲剧。
  三、结语
  在奥林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深受俄狄浦斯情结折磨的内心世界,还有他似乎注定走向悲剧的命运之路,在那个清教道德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奥尼尔通过奥林这个具有“恋母嫌父”心理倾向的艺术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人在追求欲望的同时,受到来自于社会与道德的压抑下的痛苦与矛盾,而他化身奥林,进行了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展露真实的欲望与情感,诞生了这个俄狄浦斯情结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张唤民,陈伟奇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78.
  [2](美)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欧阳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廖可兑.尤金·奥尼尔剧作研究[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4]郭继德.美国戏剧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5]汪义群.奥尼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杜宪(199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单位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
  (责任编辑:董惠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