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神经科作为研究单位,在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而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患者的NSE、SIOOB、Ang-II以及Cor水平均优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能够提高其神经功能,还能降低创伤性和应激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创介入;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破损所导致的脑实质自发性脑血管疾病,这种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的特征,所以又叫做高血压脑出血[1]。高血压脑出血在全球发病率较高,并且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极高,属于当前临床中极为常见且危害巨大的疾病。高血压病常会导致患者脑底部的细小动脉出现病理变化,比如某些细小动脉管壁出现玻璃样以及纤维样病变,继而出现局灶性出血、缺血以及血管坏死等。这些病变会导致血管强度受损,血管出现局限性扩张从而形成微小的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则是由于此类病理机制的影响下,同时患者情绪过于激动,脑力、体力劳动过度等引起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现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中越来越多的疾病多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神经科作为研究单位,在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有29例,女性有11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75.3±2.5)岁;观察组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12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44岁,平均年龄(75.2±2.2)岁。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微创介入治疗。
  对照组采取硬通道治疗:治疗前确定患者血肿的部位、出血量等,然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利用一次性穿刺针抽取患者脑组织内的血肿,同时给予尿激酶治疗。
  观察组采取软通道治疗:治疗前确定患者血肿的部位、出血量等,然后将导丝引导入患者血肿处,抽取其颅内血肿,同时给予尿激酶进行治疗。
  1.3  评价标准
  (1)疗效判定: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较治疗前评分改善超过90%;有效:患者较治疗前评分改善在46-90%之间;无效:患者较治疗前评分改善在19-45%之间[2]。(2)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共功能以及应激激素血清水平,包括蛇精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IOOB)、血管紧张素II(Ang-II)以及皮质醇(Cor)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接受不同方式治療后,观察组显效+有效人数为27人,总有效率为90.0%(27/30),而对照组显效+有效人数为21人,总有效率为70.0%(21/30),治疗效果方面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NSE、SIOOB、Ang-II以及Cor水平均优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中微创技术的应用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绩,也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微创介入治疗也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对于采取何种通道介入治疗的讨论,临床上此起彼伏,尚无统一认知。本文中,观察组采取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而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患者的NSE、SIOOB、Ang-II以及Cor水平均优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软通道微创治疗的效果可观,通过软通道治疗,对患者脑部组织刺激较少,所产生的应激性和创伤性也更低,所以患者因手术原因导致的神经损伤就会更少。
  综上所述,采取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能够提高其神经功能,还能降低创伤性和应激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兴达.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70.
  [2] 张英华,陈晓晶,张慧娟.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1.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1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