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高专文学史课程改革途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于职业背景下文学史课程的教改问题,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构建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文学史课程体系。文中,就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高专文学史课程改革途径。
关键词 文学史课程 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文学史课程的教改问题早已有学者在进行研究,不管是古代文学史还是现当代文学史抑或是外国文学史,专家学者们都在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建构起科学完善、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进而开展生动有效的文学史课程教学。在笔者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却尚未发现一篇论文以高职高专的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作为研究范本,更没有将高职高专的文学史课程放置在职业教育背景下进行研究,这就为本文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1文学史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1)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强调要加强实践育人。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设置也必须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那么我们的文学史课程在坚持人文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重职业教育。
(2)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时代在变,学情在变,高校文学史课程的教改势在必行。当下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已悄然发生变化。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已占据学生的阅读时空,加之中学教育的功利化,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没有文本阅读的文学史课程都是空谈。同时,随着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在下降,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高专文学史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以笔者所教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为例展开探讨。
2文学史课程改革的途径及成效
2.1增加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服务需求,就业导向,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要与毕业生的职业需求相适应。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其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的50%以上。从国家层面出台的文件,不难看出,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到岗就能用的技能型人才的,这样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打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通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个纯文学史的课程,如何才能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呢? 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这几年和同学科教师的共同钻研,我们将手抄报、折叠大书、话剧表演、分享式阅读等多种实训方式引入到《中國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效果良好。
学科组的教师,在授课当代文学部分,在分组教学中创新的采用了折叠大书的方式来引导同学们阅读八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并专门开辟课堂时间让同学们来汇报阅读体会,展示学习成果,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授课《雷雨》、《家》等篇目时,我们不仅让同学们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编排了10分钟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演出。这就迫使同学们必须深入的阅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对文本阅读的主动性以及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2.2改革教学方法,强调文本阅读,回归文学现场
文学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是建立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离开文本阅读而进行的的文学史教学都是空谈。共同的文本阅读是师生开展对话的前提,而现实教学中因为课时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赶教学进度等多种原因而没有进行文本阅读,这样的文学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程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感知、记忆、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个体思辨能力的发展和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国内目前的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以史为经,以作品为纬度等方式来串联起近百年的现代文学史。在以史为经的脉络下按年代顺序梳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然后再选取不同流派、思潮下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专章专节的介绍,在作家作品介绍中,大致按照作家生平介绍、重要作品分析,文学成就总结的思路来架构文学史教材的。固然这样的写作思路有其线索清晰,知识点全面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相对理论化、模式化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对于文学知识储备不深的专科学生来说,阅读起来自然是有难度的,加之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综合以上原因,笔者和同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介绍文学史的脉络之外,更加侧重于带领学生走近文本,阅读文本,剖析文本,回归到文学创作的现场去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的采用全文阅读、片段式阅读、问题式阅读、分享式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促使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受经典的魅力。如在教学《边城》、《许三观卖血记》、《骆驼祥子》等作品时,教师会提前两到三周的时间布置学生去完成文本阅读,在阅读完成后以不同的形式汇报阅读的成果。如《边城》读完后,请同学们以PPT、小视频的方式讲述她所理解的“边城”。让我非常惊喜的是,无论是视频还是PPT都有做得很认真、很有创意。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同学,自己做的小视频并自己配音解说,从她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她所理解的“边城之美”。还有部分学生以PPT的方式呈现,从风俗美、人情美、人性美的角度来探讨“边城之美”。小组内汇报后再利用课堂时间给大家分享,分享后教师再顺势利导,结合同学们的作品总结“边城之美”,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既可以引导同学们主动、积极的深入阅读文本,又可以提高课堂质量、优化课堂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在《许三观卖血记》的文本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1)许三观一共买卖了几次血?(2)许三观每一次卖血的原因何在?(3)你如何看待许三观的卖血行为?)去完成全文阅读。通过全文阅读学生能够回归文学现场,感受鲜活的文学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情,真正的走近人物,了解人物,理解人物的行为、思想,从而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人物形象认知。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布置了作业:结合你对父亲形象的认识谈谈你对许三观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作业完成效果较好,学生普遍都能够结合自己对父亲形象的认识去看待许三观这个人物,而且也深化对父亲形象的认识,达到了通过文学教育实现情感教育的育人目标。
在教学《骆驼祥子》时,也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全文阅读。同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小组认领一个任务,阅读文本后以PPT+讲述的方式汇报学习结果。其中一个小组认领的任务是:祥子走向堕落的历程。该小组的同学创新的采用了短话剧的方式现场演绎了祥子走向堕落的历程,课堂效果非常棒。
在文学史课程中强调多种方式的文本阅读,并将文学阅读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评价,使学生回归文本,回到文学现场,和作家对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文学史课堂的授课质量;同时也是促进课程育人的有力方式。
2.3革新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联动,拓展学习时空
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文件中明确提出在师范院校中要实行“互联网+教育”创新行动,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对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为我们革新教学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主动的采用“学习通”上的网络资源,让学生灵活的选择文本阅读的时间和方式,并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阅读笔记,既可以有效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也可以加强对文本阅读的深度。同时教师也会事先收集学习通、网络上有关的文字、视频资料供同学们多角度地去了解所学文本。如在学習巴金《家》时,我利用秒懂百科中对《1分钟读懂巴金的<家>》的短视频引起同学们阅读的兴趣,布置同学们课后完成文本阅读,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领取任务:觉新、觉慧性格的双重性及原因。从资料收集到课件制作再到课堂汇报,小组内责任明确,分工合作。汇总完成后师生对各小组汇报成果进行评价,如此一来,既可以锻炼学生文本阅读赏析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上台的勇气和教态,让学生实现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身份转化,加强“教”、“学”互动,拓展教学时空。
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适当的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既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的混合联动,同时也有利于开阔师范生眼界,为以后走入职场做铺垫。
2.4优化课程结构,开设体系内的选修课
专科院校因学制较本科短,加之专业的区别,《中国现当代文学》师范类专业的开设课时为108课时,非师范类专业开设课时为72课时,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容量而言,现有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讲授当代文学部分,更是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大大的影响了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当代文学本身是一门开放性、现实性很强的学科,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联系程度更为密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大学生是当代文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而由于课时的限制她们却不能从理性的视角去认识这一段文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课程组的老师们开设了一系列相关的选修课,如《当代女性文学》、《江湖与人生——金庸武侠小说》、《山城味道—重庆文化与重庆文学》、《网络文学》等,这既可以让学生深入、持续的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文学现象、了解当代文学,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缓解专业课课时不足。
因种种复杂因素,我校对当代文学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选修课的课程建设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俊虎.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成效——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02).
[2] 张文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