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当今高职英语仍然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教材与实际脱轨,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师资力量紧缺等诸多问题,如何正视问题,找出办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一项紧迫任务。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应用能力;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2-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而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两者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途径以及目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雄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问题,即需要更多的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纪实片《美国工厂》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中国的玻璃制造企业到美国建厂,大量的中国技术工人被派往美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工,语言关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而语言的学习、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的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了急迫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仍不理想,依然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生源质量下降,英语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经过三年较为严格、系统理论学习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持续扩招,各高职院校在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已低至一两百分,英语高考分数能达到及格线的高职生寥寥无几,这种现实情况显然已经说明了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扎实,整体水平较低。二是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单招、对口升学这一途径升入高职,这部分学生在中职阶段即已对英语失去兴趣,英语基础普遍更差。
   (二)培养目标错误,教材与实际严重脱轨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从事于技术、生产、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的不应是像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为了进行理论学习、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将来所从事专业相关的业务工作。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的纵深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教育部曾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然而,在中国的很多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与教育部要求背道而驰,严重不符,英语教材普遍重理论,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多数高职生由于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从而听不懂,进而没兴趣,英语课程最终形同虚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过于陈旧、单一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实时状态,“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理论为主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方面的培养,以致学生学习多年仍处于“哑巴英语”阶段,不会讲,不愿讲,不敢讲。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互动,很少放慢节奏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环节,不会更高效地组织学生讨
  论等。
   (四)师资力量缺乏
   当今很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对英语学科对各专业科的辅助、提高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随之简配,由此只能采取合班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语言教学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有着其特殊性,如若采取大班教学或者讲座式授课,则必然侧重于高职生最不擅长、最厌烦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很难涉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此举必然导致“哑巴英语”的产生,从而无法形成“即时战斗力”。
   (五)“双师型”教师紧缺
   拥有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应重点宣传的优势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但多数学校缺乏对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和培养,导致英语教师只有单一的英语专业知识,但对所教授班级的专业知之甚少,很难形成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另外,很多高校虽然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双师”,但大多数“双师”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导致不能产生即时战斗力,学校账面实力远大于现实!
   三、解决高职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办法
   以上五点问题是阻挠高职英语教育的“罪魁祸首”。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使高职教育失去特色,缺乏竞争力,成为学生迫不得已才考虑的一个选择。为了能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正视学生基础,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引导教学的一盏“航灯”,好的教材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充分调动,是否符合学生的程度从而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等问题。对高职学生群体来说,好的英语教材首先应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真正把握轻理论,重实用的原则,多加入实用性强的各种日常对话,降低难度与进度,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与消化。其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依据各专业的不同,编制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英语教学辅助教材。教材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专业、岗位用语为主,并辅以相應的课堂活动安排。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开拓海外市场,与外国友人进行商业往来的场景,那么教材中可选编与客户的日常对话、报关用语、价格谈判用语、产品介绍用语、电子邮件的书写等知识点。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    (二)运用多种教学、评测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交际功能应在其所有功能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与职能。在以师生交际互动、学生小组活动为特色的开放式课堂中,教师努力设计、营造自由、宽松、宽容、有趣的交际情境与氛围,增加简单实用的听说对话练习环节,模拟各种工作场景,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不怕错,敢于表达,敢于展示,课堂上要创造机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简单易懂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感受,产生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微课、慕课、云班课等信息化互联网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中的海量信息和名师的专业水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线上自学提升,线下教师辅导、答疑并组织练习,以此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摒弃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评价制度,应参考目标企业的要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职场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英语考核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积极与企业合作,联系课外实习实训,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效果。
   (三)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继续扩充英语教师队伍,完全摒弃英语大班授课这一不符合高职学校语言学习规律的做法,逐步达到每班不超过三十人的规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实践、展示、锻炼。另外,作为高职院校,应继续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新招录的英语教师要求其有在企业实战的履历。学校对已经在职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实实在在为其提供从事实践教学的条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他们深入企业学习与学校所开设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定期到社会第一线了解企业技术与英语专业融合的应用,使理论型教师逐渐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转变,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对口,技术过硬的高职“双师型”人才队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符合社会对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实现学校和单位的无缝对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漫长的系统性工作,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按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抓住问题的“牛鼻子”,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改变目前现状,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含金量,培养出越来越多既精通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专业英语知识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漪.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J].科技资讯,2014,12(5):115,117.
   [2]徐张咏.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61-63.
   [3]谢海燕,胡志平.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9,24(8):103.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