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8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8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各症状消退时间、治疗费用、口腔黏膜积分差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通过中医药治疗,其总体有效率、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费用、口腔黏膜积分差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医药治疗,能够提升此症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并且还能够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手足口病;症状缓解时间;治疗费用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0)01-66-04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腔等位置会发生小疱疹、小溃疡,以及会出现低热、咽痛、厌食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症于7d左右之后便能够自行消退,但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炎、脑膜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病症,当病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会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36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中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8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11岁,平均(3.5±0.4)岁;病程2~6d,平均(3.69±0.42)d。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选择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8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43例,女25例;年龄1~10岁,平均(3.4±0.3)岁;病程1~7d,平均(3.64±0.39)d。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与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且所有患者手足口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疱疹、溃疡、神情倦怠、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1];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此次研究已通過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其他病因导致的疱疹、溃疡、发热等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首先对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如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C治疗、补液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重给予其服用奥司他韦颗粒(H20080763,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5mg×10袋),使用温开水将药物溶解后口服,2mg/kg,2次/d,持续治疗5d,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若患者体温高于39℃,且此发热症状持续时间在2d以上,则应该再给予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退热药剂治疗,如果高热症状仍然持续,则应该给予患者静脉补液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此次对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使用中药外洗洗方联合中药内服药方同时进行治疗。其中,中药外洗方组方包括:野菊花20g、蒲公英20g、蛇床子20g、龙胆草20g、紫花地丁20g、苦参20g、荆芥20g、金银花20g、地肤子20g、黄芩20g、白藓皮20g,用清水煎制适量,并待微温时给予患者泡洗,2次/d,持续治疗2周。同时给予患者内服方,根据普通分型(1)邪犯肺卫: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仅见于咽部散在疱疹、咽痛、手足疱疹隐隐、微恶风寒,可伴有咳嗽、流涕症状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加减,银翘散组方成分包括:金银花10g、连翘10g、淡豆豉6g、牛蒡子8g、荆芥6g、薄荷6g、桔梗6g、甘草6g、淡竹叶6g、芦根10g。(2)肺脾湿热:证候:发热,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疱疹,疱疹分布稠密,疹色红质润,疱液清亮,口渴汗出,大便不畅,纳差、恶心作吐,舌质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滑数,治则: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甘露消毒丹组方成分包括:滑石10g、茵陈10g、石菖蒲8g、黄芩8g、川贝母5g、连翘10g、藿香10g、射干5g、木通5g、白豆蔻10g、薄荷5g,给予患者口服治疗,2次/d,持续治疗2周,针对热盛患者可加生石膏;针对大便干燥患者可加生大黄;针对皮肤瘙痒患者可加蝉衣、防风。将上述中药使用清水煎煮适时,取药汁200mL,1剂/d,分两次服用,若患者在3岁以下,则应适量减少药物使用量。
两组患者均给予2周随访观察,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临床各症状消退时间、治疗费用、口腔黏膜积分差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可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治疗显效、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治疗显效:通过对患者治疗,其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疱疹全部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疱疹消退现象明显,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均为出现明显改变,或者是出现加重征象。总体有效率为治疗显效例数与治疗有效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2)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费用。主要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需要观察及记录的临床症状包括皮疹、口腔疱疹、发热。同时根据医院系统得出每组患者的治疗费用。(3)口腔黏膜积分差值。口腔黏膜积分差值主要是根据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口腔黏膜积分之差所形成的值,口腔黏膜积分主要是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为依据,根据手足口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标准分别计分,分值分别为2、4及6分。(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根据临床观察记录的实际不良反应计算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不良反应例数除以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口腔黏膜积分差值及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在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口腔黏膜积分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通过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出现呕吐4例,轻度腹泻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129,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常见多发性传染病,而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是此病致病的常见病毒,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或者是呼吸道,也能够通过接触进行传播[4]。此症临床用药治疗一般采用西药治疗,虽能够缓解表征,但治疗效果不够明显,且容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5]。
从中医学理论角度来讲,此症属于“风温”“时疫”“湿温”等病症范畴,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受到疫毒、湿热蕴毒以及时邪的侵犯致病,其病位在肺、心、脾三个脏器[6-8]。因小儿肺腑相比于成年人肺腑尚未成熟,所以容易受到时邪、蕴毒等感染,导致小儿火热炽盛、湿毒内蕴,且口舌生心经之火,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症状的出现,而四肢通常会受脾胃湿热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疱疹,因邪毒尚未及时得以清除,造成气阴耗伤,导致心悸,若该症状比较严重,便会出现邪毒炽盛和逆转心包,从而损伤机体营血,导致患者出现壮热、抽搐、沉昏等临床症状[9-11]。因此,此症治疗应以疏风散热、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为治疗目标[12]。
本研究选择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中药外洗加内服来对此症进行治疗的[13]。通过外洗可缓解表征,经内服可治疗内证,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4]。在本组患者治疗所用的中医药药方中,金银花具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抑制病菌的功效;连翘具备清热解毒的作用;甘草能够补脾益氣,还可缓解疼痛;淡豆豉主要用于伤寒热病,且具有解毒解表之功效;牛蒡子主要功效为疏风散热、宣肺透疹[15]。主要合剂可有效治疗此症,能够达到治疗目标。
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中医药治疗,其总体有效率、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费用、口腔黏膜积分差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能够获得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医药治疗,能够提升此症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并且还能够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彦毕,刘景珍.清解透表汤联合针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89-91.
[2]佚名.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及对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4):28-31.
[3]杨嘉恩,唐金模,吴春城,等.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7,16(1):49-51.
[4]冯爱东,刘云燕,李敏然,等.清热抗毒煎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1):1657-1659.
[5]陈新宇,文江,王笑莹,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5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4):66-67.
[6]张娇,赵迎盼,李媛媛,等.运用泻黄散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老年顽固性口腔溃疡[J].中医杂志,2016,57(9):792-793.
[7]洪源,王玉珍,张双.中医药辨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85-188.
[8]赖虔虎.中医药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76-77.
[9]印志霞,蒋新.蓝芩口服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12):2912-2915.
[10]王凯萍,曾雪飞,何颖慧,等.白虎汤加味联合氢溴酸东莨菪碱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J].中医药学报,2016,44(3):108-110.
[11]冯炽光,骆沛玲.热毒宁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2例[J].西部中医药,2017,30(6):104-106.
[12]陈耀华,张敏涛,刘小燕,等.加味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2):211-212.
[13]李朕,李琦,蔡钢,等.手足口病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0):2153-2154.
[14]杨海英,王明月,张全发,等.中药辨证与α-1b干扰素防治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30-32.
[15]李秀惠,李双杰,温韬,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362-365.
(收稿日期:2019-0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0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