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部的深化教育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诸多教学方式中,任务驱动法可以让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里培养和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本文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好地引入任务驱动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2-0017-02
引 言
任务驱动法是由教师结合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采取演绎或详细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过程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操作、在操作中学习,从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以趣味性教学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动力的情境演绎为基础,旨在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1]。
一、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在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教师希望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塞进学生的大脑,但学生却因为没有方式方法,缺少思考与探索精神,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差,相应的学习效率也较低。而任务驱动法却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给学生或者学生小组去进行处理。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搜索相关信息确定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际实施,然后找到答案。而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整个过程主要是由学生掌控。
2.学生学到知识,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全程跟进,了解各个细节并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出相应的指导,这种情况与传统的学习方法大不相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大大激发自己的求知欲。任务驱动法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全程主动掌控,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也会自主地去找资料和答案,主动弥补学习中的不足,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组成小队,思维的碰撞、合作能力的提升,都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自主探究的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想法都会打破原本的束缚,还能激发学生新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而这就是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目的。
二、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1.任务驱动法的特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原则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布置的任务或者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并且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聪明才智努力解决问题来完成学习任务,并能从中掌握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设定任务时必须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出发,任务设计要明确。其中设定的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内容及途径、预期可达到的效果都要非常清晰,并且最终这一过程会将任务转化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目标。
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若是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花很少的时间就能轻松完成,很容易让学生盲目乐观,但学习任务也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完不成任务就会受到打击,降低自信心。
任务的内容需要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既要与日常生活相连,又要让学生感觉类似真实的场景,同时也很有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以“玩中学,学中玩”的心态,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
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问题,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就很容易对相应的知识点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自主学习。
2.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就是“提出问题—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指导提升—自检总结”。
在布置任务前,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性学习,因为学生的预习效果好坏,就是检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标准。因此,学生在布置任务前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对完成任务会大有帮助。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可以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作出相应的提示,并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研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一起去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需要不断巡视,对各个小组的进程要非常清楚,而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去协助,并调控所有小组的进度,避免学生各种无意義的尝试,或者毫无头绪。教师还需要营造课堂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互帮互学地完成任务。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参与情况,然后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发掘任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自我检测,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需要总评强化学习内容以及信息输出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延伸,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而且,这个收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需要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多给予鼓励与褒奖,少批评与责骂,并将两者适当地结合在一起。
三、使用任务驱动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任务全程设计精心合理
任务是整个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因此教师在设计中必须要很细心地将所学的知识点及与其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同时也要注意对重点和难点的安排,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并对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
2.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形式,如抢答、辩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3.任务与实际相结合
设计的任务不可太过抽象,且需要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4.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对每一个小组的任务过程及进度都非常熟悉,并且能及时给予协助与协调。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将可能会有小组无法完成任务或者达不到想要的课堂效果,那自然会降低学习效率。
结 语
高中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有效地应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应要求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创新。任务驱动法的训练并不是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为了能让这种方法在有限时间、有限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学校或者教师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制订合理的计划,适当调整规模和难度,以得到最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白发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策略[J].名师在线,2019(29):21-22.
作者简介:杨忠良(1982.11—),男,安徽宿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最高荣誉:市优质量课二等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4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