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了,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向。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也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的,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为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二、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三、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实际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民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著名的教育农民苏霍姆林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五、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生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自愿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很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
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嘀嗒,嘀嗒,铛,铛,铛;嘀嗒,嘀嗒,铛,铛,铛;会说没嘴,会走没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猜谜语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2.教学内容与学生民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到要解决的问题上
例如教学《连减应用题》,不学生要学会两种方法解答,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比如给学生三个条件:“姐姐有50元,买衣服用去15元,买裙子用去30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情境一:姐姐有50元,第一天买衣服用去15元,这时姐姐还剩多少钱?第二天姐姐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条30元的裙子,姐姐现在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快说出:50-15=35元。从而明白了第一种解法是用连减。情境二:姐姐到商店买衣服用去15元,买裙子用去30元,一共用多少钱?给售货员5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列式是:15=30=45元、50-45=5元。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二种方法的特点是求两个部分数的和,再用总数减去两部分之和。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地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六、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愉悦”学习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的问题的积极性将越来越大,其学习也 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快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让自己获取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