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護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该文于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50名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技术、人文素质及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能力,分别(93.64±2.10)分、(94.15±2.33)分、(92.81±1.43)分及(95.18±1.02)分、护理差错率4%、护理缺陷率0%、投诉率0%,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薪酬及排班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6%、96%、92%及92%。对照组护士专业知识、技术、人文素质及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分别为(81.43±2.50)分、(82.36±1.75)分、(83.10±1.29)分及(85.74±1.08)分、护理差错率28%、护理缺陷率20%、投诉率20%,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薪酬及排班管理满意度分别为72%、68%、60%及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护士的管理满意度,且能够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患者的投诉率,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关键词]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护理风险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e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In this paper, 50 nur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ample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bjected to routine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lemented with nurse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to compare the management effects. Results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chnology, humanistic quality, and self-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bility, respectively (93.64±2.10)points, (94.15±2.33)points, (92.81±1.43) points and (95.18±1.02)points, and nursing errors rate was 4%, the nursing defect rate was 0%, the complaint rate was 0%, and the nursing staff training, assessment, salary, and scheduling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were 96%, 96%, 92%, and 92%,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nurs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chnology, humane quality, and self-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bility were (81.43± 2.50)points, (82.36±1.75)points, (83.10±1.29)points, (85.74±1.08)points, and nursing error rate 28%, nursing defect rate of 20%, complaint rate of 20%, nursing staff training, assessment, salary, and scheduling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were 72%, 68%, 60%, and 6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ata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e-level managem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enhance the nurs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of nurses. It can also reduce nursing errors, nursing defects, and patient complaint rates, and improve the hospital's credibility and image.
  [Key words]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risk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展,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对护理管理改革问题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护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有研究指出,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管理过程中,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文于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50名作为样本,观察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5名)性别:男/女=2/23,年龄(31.62±5.62)岁,工龄(6.39±2.00)年。对照组(25例)性别:男/女=3/22,年龄(32.61±4.88)岁,工龄(6.43±1.49)年。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分层:依据护士业务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护士职称体系,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创新能力等因素,分为N0~N4 5个技术能级。上述护理人员,需组成护理小组,共同通过召开会议等方式,制定护理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实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②责任划分:N4级的责任,在于对护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负责对责任护士与护士进行管理,从全局出发,指导两者落实各自的责任。N3级护士应为工作7年以上的护士,能负责重患者的护理,承担临床带教、专科护理指导等工作。N2级: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能负责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N1级: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能负责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N0级:工作1年内的护士,包括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未注册的新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③培训:责任划分完成后,医院需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培训内容则应根据所属科室而确定,培训方法,包括“现场示范”,“专题讲座”,“自学”等多种。例如针对并发症预防问题,应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患者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的问题,则建议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培训。④考核:培训完成后,医院应组织护理人员参与考核。考核未通过考核者,需继续参与培训。考核的方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人文素质、教学科研与自我发展、管理能力等为主。“专业技术考核”的方法,以“情景模拟法”为主。简言之,医院需为护理人员模拟相应的情景,由1名护理人员扮演患者,由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护理服务。⑤薪酬待遇:医院应实施“激励机制”,建立分层级的薪酬待遇发放模式,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提升其护理服务的谨慎性。以护士为例:医院可从学历、工作年限、护理能力等方面出发,对护士的能力进行评价。针对在相应层次的护理考核中为不合格层次的于次年能级聘任时不予续聘原能级或晋级能级,1年内病、事假连续3个月,累计超过6个月,于次年能级聘任时不予续聘原能级或晋级能级者,不得考虑晋升。⑥排班:医院应根据各科室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护士进行排班。高峰时间段,应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夜班期间,同样应增加护士数量,以避免护士因过于疲劳而出现护理差错,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护理风险发生率、管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能力
   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技术、人文素质及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能力,分别(93.64±2.10)分、(94.15±2.33)分、(92.81±1.43)分及(95.18±1.0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风险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4%、护理缺陷率0%、投诉率%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士管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薪酬及排班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6%、96%、92%及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医院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明确落实责任”,“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考核的过程”,“薪酬制度欠完善”,“排班制度不合理”等方面[1]。就护理责任问题而言,常规护理模式下,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护士的责任,均未得到明确。受其影响,三者的工作内容往往较为混乱,护理效率较低,护理服务难以有效展开。就培训内容而言,常规护理模式下,护士长、护士以及责任护士的培训内容,均存在一致性,适应性差。此外,培训后未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同样为常规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2]。上述问题如未解决,极容易对培训的效果造成影响。薪酬制度欠完善,主要体现在未落实奖惩机制方面。上述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員的工作积极性一般较低,且工作谨慎性差,护理风险发生率高。排班制度不合理,容易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易影响护理效率,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的可能。该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后,护士专业知识、技术、人文素质及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能力,分别(81.43±2.50)分、(82.36±1.75)分、(83.10±1.29)分及(85.74±1.08)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均有待提升。进一步观察发现,该组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28%、护理缺陷率20%、投诉率20%,上述数据表明,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难以减少护理风险,对护理安全性的提升不利。该组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薪酬及排班管理满意度,分别为72%、68%、60%及64%,提示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为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指在对护士进行分层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管理的过程[3]。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该护理模式灵活性更强,且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增强其护理能力,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为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改善管理效果,该院尝试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到了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实施期间,将每一科室的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3层,分别对其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的清晰度。根据3者的工作内容,明确其责任,同样可达到上述目的[4]。责任划分完成后,由医院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可有效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使3层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该院所应用的培训方法,包括“现场示范”,“专题讲座”,“自学”3种。采用“现场示范”的方式培训,可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举办“专题讲座”,可提高其专业知识知识掌握水平。通过“自学”的方式培训,则可使护理人员自行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改善护理效果。培训完成后,由医院组织护理人员参与考核,可实现对护理人员培训结果的评定。该院的考核的方法,包括理论考核、专业技术考核两种,采用上述方式考核,可使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操作能力、人文素质能力均得到体现,确保评估结果可真实反映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实施“激励机制”,建立分层级的薪酬待遇发放模式,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以及谨慎性得到提升。根据各科室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护士进行排班,增加高峰时间段、夜间值班护士的数量,可减轻每位护士的负担,对护理风险的减少,具有重要价值。
   为明确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该院于护理后,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该院护士专业知识、技术、人文素质及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能力,分别(93.64±2.10)分、(94.15±2.33)分、(92.81±1.43)分及(95.18±1.02)分,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显著提升(P<0.05),提示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护理安全性的观察发现,该组护理差错率4%、护理缺陷率0%、投诉率0%,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强,优势显著(P<0.05)。该组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薪酬及排班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6%、96%、92%及92%,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汪蕾[4]在研究中,以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作为样本,对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18%、护理缺陷率23%、投诉率18%。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后,上述3项指标分别下降到了1%、2%及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学者的研究结果,与该文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改善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医院同样应将“护理评价”以及“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管理模式中。应以1个月为一阶段,对护士的护理效果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应及时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找出护理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计划进行补充、完善以及修改,降低下一阶段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全面提升护理计划的完善性、科学性及可行性[5]。
   综上所述,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护士的管理满意度,且能够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患者的投诉率,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参考文献]
  [1]  章娟琪,池虹漪,周尧英.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27(8):110-111.
  [2]  杨月洁.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5):125-126.
  [3]  郭艳英,張海英,韩其英.护士分层级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153-155.
  [4]  汪蕾,郝丽丽.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5):144-145.
  [5]  李丽,王雯玉.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6):55-56.
  (收稿日期:2019-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