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脓疱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沫 黄瑞信 卓佳兵 高恺屿 陈瑞 张临艳 石瑜

  【摘 要】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刺络拔罐对脓疱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脓疱型痤疮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4例脓疱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针刺)和治疗组(火针结合刺络拔罐)各32例,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及皮损数目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皮损数目减少为(4.62±2.56)个,对照组皮损数目减少为(9.56±3.76)个,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脓疱型痤疮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脓疱型痤疮;火针;普通针刺;刺络拔罐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9-0095-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ire needle combined with 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ustular acne
  YANG Mo HUANG Ruixin ZHUO Jiabing GAO Kaiyu CHEN Rui ZHANG Linyan SHI Yu*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fire needle combined with puncture and cupping on Pustular acne. MethodsSelected 64 cases of  Pustular acne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Sixty four patients with  Pustular acne into two groups,2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fire needle combined with puncture and cupping) and 3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ordinary acupuncture),Obser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number of lesion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Resultsthe number of les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4.62±2.56),the number of les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9.56±3.76).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7% better than 75%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fire needle combined with puncture and cupping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ustular acn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Pustular cne;Fire Needle;Common Acupuncture; Puncture and cupping
  脓疱型痤疮是一种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的寻常痤疮,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额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1]1165。该病主要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特别是中重度痤疮,由于出现囊肿、瘢痕、结节等对面部皮肤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容貌,对青春期男女的心理健康、自信心和社会交往都带来很大負面的影响。笔者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及观察,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脓疱型痤疮得取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自于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我校门诊部收治的脓疱型痤疮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和治疗组(火针结合刺络拔罐)各32例。对照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1.83±2.92)岁;平均皮损数为(24.19±4.32)个。治疗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2.46±3.72)岁;平均皮损数为(23.93±5.17)个。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中“痤疮”的诊断标准[2],并且按《临床皮肤病学》中痤疮分类及痤疮改良的Pillsbury4级分级法[1]1167进行诊断分级。①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皮损数少于30个;②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皮损数在31~50个之间;③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分布广泛,总皮损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④重度(Ⅳ 级):结节性、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皮损数大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痤疮脓疱型的诊断标准,Pillsbury分级属于中度Ⅱ级和Ⅲ级及重度Ⅳ级者。②年龄在18~35之间,男女不限;③能接受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治疗期间停止使用与本疾病治疗有关的其他内服及外用药物;⑤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孕期、经期及哺乳期妇女。   1.4 排出与剔除标准  ①不能坚持治疗或治疗期间自用其他药物,影响治疗效果评定者;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⑤瘢痕体质者;⑥婴儿期痤疮。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版,根据患者囊肿的数量、大小、质地、颜色计算治疗前后总评分、皮损数目变化,评价临床疗效[3]。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皮损变化指数=(治疗前皮损数目-治疗后皮损数目)/治疗前皮损数目×10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皮损变化指数≥90%;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皮损变化指数≥60%而<90%;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皮损变化指数≥20%而<60%;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皮损变化指数<20%[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普通针刺治疗。取穴:阳白、四白、下关、颊车、曲池、合谷、内庭,三阴交。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施术部位,施术者用75%的酒精消毒,采用华佗牌针灸针,规格0.25mm×0.25mm,找准穴位,将针快速准确地刺入穴位,得气后曲池、合谷、内庭行捻转泻法,其它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针刺结束后予刺络拔罐,同治疗组。
  2.2 治疗组
  2.2.1 火针法 取阿是穴,选取每个脓疱顶部中央。火针用盘龙火针,规格0.5mm×50mm。嘱患者清洁面部,仰卧,充分暴露面部或胸背部皮损部位,施术者洗手,患处用75%的酒精消毒,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后,迅速垂直刺入脓疱顶部,快进快出,深度控制约2mm之内,后用消毒棉签稍加挤压,使其脓栓、脂栓、脓血从皮损处流出并彻底清除。治疗中为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及紧张感,可令其在施术过程中闭目。为减少患者痛苦,施术者需进针稳、快、准。施术后嘱患者3d内不可洗脸,疗程内禁用各种刺激性化妆品。一般患处第2天就能结痂,嘱患者不要抓挠,使痂壳自然脱落,痂壳一般5~6d可自然脱落,故7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2.2.2 刺络拔罐 刺络选穴肺俞(双)、胃俞(双)。患者俯卧位,暴露刺络腧穴,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扣刺部位,施术者以梅花针扣刺所选腧穴,至局部出现米粒大小血珠时停止,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火罐拔于扣刺部位并留罐10min,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嘱当天不可沐浴。7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在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及油腻性食物,禁酒及吸烟,禁止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等。
  3 结果
  3.1 两组皮损数目比较 两组治疗前皮损数目变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皮损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4 讨论
  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在中医文献中有“肺风粉刺”“面皰”等病名。本病多因腠理不固,风热之邪客于肺经,加之饮食偏嗜,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胃热上蒸,脾湿化热,肺胃郁热,蕴久成毒,热毒上攻于肌表而发为脓疱型痤疮。该病位在肺胃二经,属实属热。故《内经》云:“寒薄为皶,郁乃痤”。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是雄激素绝对或相对升高,使皮脂分泌亢进,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致皮脂排泄障碍而潴留,加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共同作用引起皮脂腺局部的炎症反应而发病[5]。该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微量元素锌的不足有关。由于痤疮多发于青春期的男女,发生率较高,愈后极易复发,尤其是脓疱型痤疮,在破溃或吸收后颜面部会留有色素沉着及小凹陷状瘢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容貌。今用火针治疗脓疱型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不仅炎症吸收快,且愈后复发率也明显减低。
  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法,是将火针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后,快速刺入穴位或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又称“燔针”或“焠针”或“烧针”[6]。早在《灵枢·经筋》中,就将其称为“燔针”法,如“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火针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集毫针刺与艾灸之热力于一身,既能散结、敛疮、排脓,又有清热、除湿、通络之功等。明代高武在其《针灸聚英》中指出:“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脓溃在内,外皮无头也”。“凡疡块结积之病,其宜火针,比非方之功,火针甚妙”。唐代孙思邈也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痈肿,凡用药贴,法皆当疮头处开孔,令泻热气。亦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即瘥”[7]的论述,这是最早记载火针治疗热症的依据。在《刘涡子治痈疽神仙遗论·针焙宜》记载“疽初生赤硬其患处疮头不拘多少,其间须有一个最大者、即是大脓窍,当用熟铁大针头如钗脚者,于麻油灯上烧令热透,插入一寸至二寸”等。中医这些经典理论是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应用火针的可靠依据。近年来对火针的临床研究证明,火针对甲皱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使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加快。另外通过对针刺局部红外热象图的观察,经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8]。故可加速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营养,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起到了生肌排脓、散瘀消肿之功。应用火针点刺具有直达病灶所在,以热引热,引邪外出,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環,达到治疗的目的,且疗程短,副作用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新发、复发,起到了表里兼顾,标本同治之工。另外,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腠理不密、外邪侵袭、肺气不清,加之嗜食膏粱厚味,胃热上蒸、脾湿化热、湿热夹痰、瘀热痰结于面所致脓疱型痤疮。本病选取膀胱经背俞穴肺俞、胃俞,用梅花针扣刺加拔罐,意在清泄肺胃湿热、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畅通经脉、使血出邪尽,重在治本。正如《内经》曰:“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9]。针刺阳白、四白、下关、颊车为局部取穴,可疏通头面部的经络气血,加速面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的代谢与吸收。曲池、合谷、内庭,具有清泻肺胃湿热之功[10]。
  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对于脓疱型痤疮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5-1169.
  [2]戴 慎.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4]欧阳恒.颜面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2.
  [5]黄林,付红艺,李惠,等.红蓝光联合治疗与单纯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对比激光杂志[J].2010,31(4):73-74.
  [6]徐传博.火针发展源流及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5.
  [7]王华.针灸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76.
  [8]蒋友琼,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1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43-44.
  [9]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0):20.
  [10]李娟.刺络放血治疗痤疮71例[J].江西中医药杂志,2005,36(11):62.
  (收稿日期:2018-12-03 编辑:陶希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5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