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儿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咳嗽、发热、扁桃体充血及闭塞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予以延续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有效提升,并加速改善其临床症状,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也更加满意。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7..02
  在各类儿科常见疾病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是较为多发的一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计划难以有序实施,存在大概率诱发肾炎、哮喘等更严重疾病的风险,严重威胁患儿健康成长,对患儿家庭也会带来更大伤害[1-2]。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周期较长,在病程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特殊性,而常规护理干预很难适应患儿病情复杂多变的实际需要,亦难以实时追踪患儿居家治疗及康复情况,无法及时给出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意见[3]。本次研究收集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对照分析,旨在明确延续性护理的实際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标准:患儿皆已确诊,其临床症状、年平均发作次数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诊断标准一致;患儿及其家属无认知障碍,可顺畅沟通;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等器质性疾病;近期服用过免疫调节类药物;伴免疫系统疾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9岁,平均(3.86±0.79)岁;每年感染5~10次,平均(7.07±1.15)次。研究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1~9岁,平均(4.02±0.83)岁;每年感染5~9次,平均(6.98±1.21)次。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出良好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况监测、环境改善、生活指导等方面。研究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并进行统一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统一为患儿建立健康档案,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及家属接受能力、文化程度等制定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方案:(1)定期就疾病诱因、病因、治疗方案、预防措施、护理配合要点等知识向患儿家属讲解,指导其应对常见不良症状的方法;(2)指导患儿家属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纠正患儿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多食用新鲜蔬果,科学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引导患儿养成自主进食,以及在固定场所、时间进餐的习惯,促进患儿免疫力提升;(3)帮助家属建立科学的运动观念,明确开展适量户外运动的好处,进而规划好患儿的活动时间、类型,通常每天需在户外活动1~2 h,坚持每天进行康复锻炼。但不可带孩子频繁出入商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出现交叉感染;(4)对患儿家属进行生活指导,保持康复环境空气清新,监督患儿适当增加饮水量,勤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卫生。为其制定较为客观的穿衣标准,在室内或常温下通常不能比妈妈穿的多,室外温度较低时可多穿一件;(5)通过微信沟通平台等线上交流方式联合线下随访实时跟踪患儿康复情况。同时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了解家属护理计划执行情况,就产生的问题进行在线指导分析,做到查漏补缺,保证医护患之间良好有序的协作,共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详细记录两组咳嗽、发热、扁桃体充血及闭塞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并比较。(2)治疗依从性评价[4]。以患儿配合态度为依据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三个等级,其中在护理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完成治疗视为完全依从;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督导下方可完成治疗视为部分依从;不服从护理人员或家属指导,需结合相应措施方可完成治疗视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数×100%。(3)护理满意度评估。通过本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涉及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态度、护理操作熟练度等方面,共设十分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四个梯度,定其总分为10分。其中评分≥9分即表示特别满意;7分≤评分<9分即表示满意;5分≤评分<7分即表示比较满意;5分以下即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比较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以(x±s)表示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采用 x2检验。皆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开展数据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咳嗽、发热、扁桃体充血及闭塞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依从率
  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 论
  小儿诱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大都认为与免疫功能低下、不良喂养方式、欠缺微量元素、护理不当、遗传因素等有关[5]。相关统计资料显示[6],该病有高达20%以上的发病率,复发频率更是将近10次/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无法实现一次住院治愈疾病的目的,对于行为能力相对较弱的患儿来说,很难保证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对其家长进行科学行为指导的意义往往远胜于疾病护理本身[7]。   作为院内护理的延伸,延续性护理将单纯关注患儿疾病本身,扩展到对其身心健康的全面照护,并实现了医院与家庭之间的良好衔接,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持续性的科学指导[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咳嗽、发热、扁桃体充血及闭塞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中原因可知,延续性护理结合患儿家属文化及认知层次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促进家属深层次的了解疾病及护理相关知识[10]。同时,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密切沟通及问卷调查,能够及时发现居家护理存在的问题,做到对健康知识的查漏补缺,提升家属认知水平,并结合患儿实际恢复情况作出进一步的科学指导,保证治疗计划的科学、有效开展,更快的消除患儿不良症状,有助于其快速康复。此外,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很容易因身体欠缺抵抗力而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延续性护理措施中关键的一项是确保患儿饮食营养搭配合理,以及养成科学的进餐习惯,这正是提升其免疫功能、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抑制疾病反复发作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通过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规范患儿行为,督促其开展适当运动,坚持自主进餐,遵医嘱规范性用药,为实现最优化的治疗效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不断康复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患儿治疗信心和积极性,再加之家属的正确科学引导,保证了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患儿身体随之日渐康复,因此,家属也會对护理服务做出更加积极的评价。
  综上所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予以延续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提升,并加速改善其临床症状,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也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 娜.延续性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疾病认知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15):2847-2848.
  [2] 金 英,吴凤华,魏云芳.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饮食保健,2018,005(015):240-241.
  [3] 田秋慧.延续性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3):113-115.
  [4] 陈立新,徐 浩.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及家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159-162.
  [5] 秦彦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10):92-93.
  [6] 沈淑芬,,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儿科,沈淑芬,等.基于动机性访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57-59.
  [7] 周 骁.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107-109.
  [8] 翟艳华.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8,000(007):143-144.
  [9] 吴 斌,谢惠芳,廖志芬,等.社区干预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复发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4):3040-3041.
  [10] 刘晓云,郭玉平.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哮喘发作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1):179-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9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