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改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73-01
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否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培养兴趣,鼓励探究,因材施教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与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直接参与和接触的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授课过程中,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也不要简单评论学生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应先让学生尽情地表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再适时、适当地给予启发和诱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争论中发展思维,努力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2、激发探究热情,让学生“学会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鼓励学生的“求异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不仅“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学生能够质疑问难,表示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提问题以外,还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努力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所长,并且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儿。教师要了解哪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哪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让他们扬长避短,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一旦有了敢于尝试的念头,教师应及时用言语赞扬,并积极引导。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并最终得以实现时,哪怕小发现、小制作、小发明,他们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使其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更高,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4、在传授物理知识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情境。首先,充分利用教科书。书本知识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前人呕心沥血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个无尽宝藏。它不仅包括被划分在各学科体系里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而且蕴藏着崇高的思想、德行和自然与社会之美。物理学研究了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宇宙天体,物理规律更是渗透着物理学家的具体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就要引导学生找到这个“无尽宝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运用发现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希纳提出的。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教师启发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变化规律,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去发现主要的教学内容,然后内化,即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这要求教师要担负“导”的关键作用,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主要是要考虑学生如何学。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他们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提高自信心,自觉改变学习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成为“发现者”“成功者”,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内在的动力机制。长期使用发现法教学,能使学生学会思维和探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认为声现象中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等等均可引用此法。现新教科书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所需素材。
三、运用研究性学习法,提高学生和综合分析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步骤是:首先由教师编拟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归纳小结。这样在课堂上便同时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的是“导演”或“节目主持人”,而真正的“演员”则是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在这场“戏”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巧和才能,打开了思路,表达了见解,实现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这样教师便可发挥“导演”的作用,让他们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并给他们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家庭电路”这节课时,可提出以下思考题:(1)家庭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2)在电路中各有什么作用?如何连接?(3)怎样避免触电?然后让学生查看这些问题阅读相关教材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逐步增多,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再不失时机地用投影仪打出图片来讲解并作适当的演示,与学生共同探讨上述思考题。在以适当的方式给出正确答案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小结,从而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尽可能的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总之,物理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符合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因此,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探究式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