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与抑郁在成年群体中的现状和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成年人作为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柱,关注其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次将在前任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成年群体自尊与抑郁的关系。研究随机抽取了东部沿海城市的成人(N=240)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该群体的人口学特征与自尊、抑郁的相关性以及自尊对抑郁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成年人群体的自尊水平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抑郁。此外,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与成年群体的自尊水平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 抑郁;自尊;成年人;直接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42
1 前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节奏日渐加快和人们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成年人(尤其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上下级的隔阂、同事间的摩擦、地位或经济上的变化等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煩躁不安。成年人又是家庭的主心骨,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的角色。繁杂的关系,子女的教育,家计的安排也使他们身心疲惫。成年人时常身不由己的卷入压力之中。若压力得不到释放则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心理问题多数都是抑郁。研究现实,中国成年人的抑郁患病率从5.9%到30.39%不等。
自尊是对自我的评价和感受,研究者认为自尊是个体的一种保护功能,可以减少生活和死亡的焦虑(Greengerg,1986)。许多研究者都发现,自尊与人们的幸福感以及各种心理疾病都有密切联系。高自尊的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价会偏向正向。自尊高的人在大部分情况下表现出喜欢自己,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觉良好。而自尊水平低的人,可能会出现缺乏基本的自信和自我欣赏等情况。低自尊的个体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沮丧等情绪,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尊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Showily和Orth在探索自尊和抑郁的双向关系时发现,自尊对抑郁的预测作用比抑郁对自尊的预测作用要高,即自尊更能预测个体是否抑郁。Beck 等人(1975)认为,抑郁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消极自我评价是抑郁的一个重要成分,这与自尊十分类似。Brown(1993)对抑郁和自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尊与抑郁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先前的消极社会经历和生活事件,导致了低自尊,低自尊又与后来的消极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增加了人们产生抑郁的可能性。
迄今为止,国内关于抑郁的研究对象多为青少年群体,很少有研究关注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东部沿海地区的240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抑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年群体中的现状,探究自尊和抑郁的关系,为抑郁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有:(1)探讨抑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年群体中的现状。(2)探讨成年群体郁、自尊两变量中的人口学(如性别、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3)探索自尊与抑郁以及其他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关系。(4)考察自尊对抑郁的预测作用。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成年群体240份(18~25岁6.3%;26~23岁6.3%;31~40岁36.3%;41~50岁30.4%;51~60岁17.9%;60岁以上2.9%)。其中成年群体男性103人,女性137人。
2.2 研究工具
2.2.1 自尊量表(SES)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是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的量表,国内由汪向东,王希林,马宏于1999修订,在心理学界被广泛使用。 该量表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条目组成,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为α= 0.88。
2.2.2 贝克抑郁量表(BDI)
贝克抑郁量表由亚伦·贝克于1996编写,国内由张雨欣等于1990修订。是最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用于评价抑郁的程度。该量表由21个题目组成,每道题的给分范围为0~3分,总分范围为0~63,0~4分为无抑郁;5~13分为轻度;14~20分为中度,21分以上为重度。本研究者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α= 0.88。
2.3 施测程序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在网络上发放问卷,愿意参加的成人自愿点击填写问卷。指导语中向被试说明本次调查的意义和保密原则。
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的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自尊的描述性分析和人口学差异
3.1.1 自尊的描述性分析
成年人自尊得分的平均分为22.28,标准差为2.77,最大值为30.00,最小值为14.00。
3.1.2 成年人群体自尊的性别差异
受测成年人总数为240人(男性103人, 女性137人)。成年女性的自尊得分(M=22.73,SD=2.64)显著大于成年男性(M=21.67,SD=2.84)。成年人群体自尊在性别上差异明显(t=-3.00,p<0.05)。
3.1.3 成年人群体自尊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受测总人数为240人,其中独生43人(M=23.16,SD=2.45),非独生197人(M=22.09,SD=2.81)。独生子女的自尊得分(t=-2.33,p<0.02)显著高于非独生者。成年人群体自尊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 3.1.4 成年群体自尊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的差异
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成年人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显示,高收入家庭的成年人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成年人自尊(1-2M=1.09,p<0.05),且家庭收入持平均水平的成年人的自尊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成年人自尊(1-2M=1.04,p<0.05)。
3.2 抑郁的人口学差异
3.2.1 抑郁的描述性分析
成年人平均数为10.19,标准差8.46,最大值44.00,最小值0.00。
3.2.2 成年人群体抑郁的性别差异
受测者共240人,男性103人(M=10.42,SD=8.74),女性137人(M=10.01,SD=8.27)。成年人群体抑郁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0.47,p>0.05)。
3.2.3 成年人群体抑郁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受测总人数为240人,其中独生43人(M=11.49,SD=10.14),非独生197人(M=9.90,SD=8.05)。成年人群体抑郁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不显著(t=-1.1,1p>0.05)。
3.2.4 成年人群体抑郁在家庭经济水平上的差异
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成年人在抑郁水平上存在顯著差异。事后比较显示,高收入家庭的成年人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低收入家庭的成年人抑郁水平(1-2M=-4.04,p<0.05),且家庭收入持平均水平的成年人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高收入家庭的成年人抑郁(1-2M=-2.30,p<0.05)。
3.2.5 成年人群体抑郁的频数分析
如表所示,大多数(72.10%)成年人无抑郁,14.17%成年人轻度抑郁,10.00%成年人中度抑郁,4.00%成年人重度抑郁。
3.3 自尊与抑郁在成年人群体的相关分析
结果所示,成年人群体中自尊与其他人口学变量性别无显著相关性(r=0.19,p>0.05)。 而自尊和独生与否(r=-0.37,p<0.05)、家庭收入(r=0.21,p<0.05)均呈显著相关。成年人群体中抑郁与其他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独生与否、家庭收入)均无显著相关(r=p-0.24,-0.07,0.09,0.07,p>0.05)。成年人群体中自尊与抑郁显著负相关(r=-0.26, p<0.001)。
3.4 自尊与抑郁在成年人群体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发现,成年人群体的自尊水平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抑郁(β = -0.26,95%置信区间为[-1.16,-0.41])。
4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成年群体的自尊、抑郁以及相关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
4.1 成人群体中自尊、抑郁在性别上的差异
在成年人群体中抑郁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但成年人群体自尊在性别上差异明显,即女性的自尊得分显著大于男性。此前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女性抑郁水平高于男性。本研究与先前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因为受测者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并没有低于男性,甚至许多女性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外界影响与男性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男女差异不明显。同样因为上述原因,本研究中的女性群体显示出更高水平的自尊也可以归因于该地区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2 自尊和抑郁在成年人群中在独生与否上差异
本研究发现成年人抑郁水平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不显著,但自尊水平在这一特质上有显著差异,即独生子女的自尊高于非独生子女。受测成年人大多在19世纪60、70年代,那时候的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一家可能有五六个孩子,父母将家务分配给孩子的情况十分常见,有些孩子甚至因为要做家务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一些孩子在家中会被家长忽略,得到的关爱不足,感受到更多的焦虑,遭受排挤甚至暴力。所以那时的非独生子女可能会呈现出较低的自尊水平。
4.3 自尊和抑郁在成年人群中的收入差异
本研究发现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成年人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家庭收入较高的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低,取得的成功较多,根据James成功/抱负水平这一公式来看,家庭收入较高者在自我评价时一般会偏向积极。而家庭收入较地区平均线之下的人一般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上,在物质或精神上承受的压力更大,一般人会对现状进行抱怨,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怀疑,自尊水平较低。
4.4 讨论自尊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在成人群体的情况
成年人群体的自尊水平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抑郁。也就是说在成年人群体中自尊水平越高抑郁的水平会越低。成年人抗压能力较强,所以自尊水平高的人在遇事时一般会向好的方向去想,一般不易出现抑郁情绪。且决定成年人人际关系好坏的不仅是这个人的性格如何,还需考虑该个人的社会地位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可以理解成年人的高自尊预测低抑郁的结果。
4.5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1)只用了问卷调查这一形式,具有社会称许性,后续研究可以采样多种方法深入探索。(2)本研究因研究者读书等受限原因没能取得更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数据。(3)自尊与抑郁的机制研究仍有待商讨。(4)后续可用追踪研究更好地探索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虽有不足之处,但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后续人们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5 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讨了自尊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年人群体的自尊水平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抑郁。此外,家庭经济收入、性别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与成年群体的自尊水平有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 顾思梦,郭本禹,杜文东,王福顺.大学生抑郁与成人依恋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9).
[2]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5):110-116.
[3]王纯,张宁.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9-631.
[4]Abramson,L.Y.,Seligman,M.E.,& Teasdale,J.D.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78,87(1):49-74.
[5]Beck,A.T.,& Alford,B.A.Depression: causes and treatment[J].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9,14(4):765-786.
[6]Williams,J.B.A 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for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88,45(8):7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