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和修订,成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课程建设进程中最为基础的环节。由于行业的发展,岗位群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无法满足当下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针对这一现状,从专业现状、行业发展带来的岗位群变化、专业内涵转变的建设与实践和专业建设实践分析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電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74
教育部发布的新版高职专业目录中,将“电信服务与管理”、“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电信商务”、“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四个专业合并为“电信服务与管理”新专业。原有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名称虽然延用,但是专业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电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讯技术设备、企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原有“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其专业服务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训条件都亟需调整。
我国现行“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于2012年,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条件的描述等,已经与行业的新技术、企业岗位的新需求脱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于2015年开设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上述问题。通过近年来的专业建设实践,逐步总结出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转变的规律和应对策略。
1 行业发展带来的岗位群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服务平台的需求快速增长,呼叫中心服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信领域,而是延伸到政府、金融、能源等社会的各行各业。
与此同时,我国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发展迅猛,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岗位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学生的就业已从电信营业厅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电信市场营销岗位群延伸拓展到整个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岗位群,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日趋变化的岗位需求。
由于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岗位群的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需要在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同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2 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转变建设与实践
2.1 调整培养目标
企业对岗位的技能需求逐步从单一走向复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却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之外,对市场经营分析、通信新技术、方案策划与应标、电子商务等通用职业能力技能的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
2.2 引入校企合作机制
培养与行业接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必须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公认的提升我国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性手段。通过引入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开展实践教学、学生职业化管理等方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专长及优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调整后的培养目标,更加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3 重构课程体系
就业岗位群发生了变化,课程体系需要同步更新。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想要在行业里发展,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为清楚。因此我们邀请行业、企业等专家,通过企业调研、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岗位群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常规营业厅、话务员等岗位的需求。明确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应包括:电信服务方案与设计、电信市场营销、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应用、电信客户异议投诉处理、电信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沟通与谈判。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应包括:经营分析、电子商务、数据网络基础、营业厅管理、通信新技术、方案策划与应标、创新创业等课程。
2.4 完善教学条件
由于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实训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也需要进行配套和调整。一方面新增了招投标实训室,用于招投标及方案设计与宣讲相关课程的实战演练;另一方面通过国家资源库建设,建设了一套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3 专业建设实践结果分析
通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5年的专业建设实践和两届毕业生的实际培养,结合用人单位调研和毕业生调研结果来看,专业内涵调整后的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更新要求,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双向好评。 两届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均达到100%。
3.1 企业调研方面
无论是传统营业厅、话务员等企业岗位还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技术服务、系统集成等企业岗位,均反馈学生专业技能扎实,到岗后工作上手快,另外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方面均优于同类型专业毕业生。
3.2 毕业生调研方面
绝大部分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就业表示满意,认为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于实际工作匹配度较高,工作上手较快。由于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不仅面向电信营业厅和行业话务员,还面向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内各类型公司的技术、服务、营销等岗位,很好的解决了通信类专业女生就业难和传统话务员岗位发展口径小的问题。
4 结语
本文结合了16所开设电信与服务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24家通信企业单位和194名本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报告,充分考虑全国不同地区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差异,并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以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改革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研制“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提供实践依据,为现有专业转型以适应产业新需求提供借鉴,为保障专业办学质量提供规范,是行、企、校产教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燕,祁银德,吴美珠,等.校院企合作在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9):39-40.
[2]刘永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与应用问题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1):18-23.
[3]刘红兵.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标准开发技术方案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7(15):228-229.
[4]徐涵.教学标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准绳[J].江苏教育,2017,(36).
[5]于淑萍,孙皓,康彦芳.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创建初探[J].职教通讯,2016,(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8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