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 俊

  摘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将《经济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适应高职教育的高速发展,本文就这些存在的问题做了浅显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拟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该门课程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路,试着和读者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一、从目前的高职教学来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材的选用存在误区。目前很多院校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源自普高教育模式,理论教学比重较大。比较众多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大部分虽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局部有所修改,强调了实践性,但框架上仍然脱不开普高计划和教材,对我们实际教学来说太偏重理论,不太实用。
  2.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较简单。教学方法匮乏,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虽说也有案例教学,但互动教学显得应用不足。对学生来说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好。
  3.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动手能力。经济学属于理论性课程,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传统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就算了解了经济理论,但遇到实际的经济问题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特定的问题不能做相应的分析,变通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
  4.缺乏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方面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对社会对企业不了解,大多数只能沿用书本上的案例,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学生说服力不强,教学效果也不好。
  5.日常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不紧密。对高职教育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既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具有实用型人才素质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教学与考证结合起来。很多学校也没有制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相关制度,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6.考核方式陈旧。很多学校对于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仅以传统意义上的一次性闭卷考试方式去衡量。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仅仅需要通过期末时的临时性记忆与生搬硬套就可以搞定这门课程的考核,这样对学生综合性掌握整个课程的体系与具体的理论细节无甚帮助,更不用说对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了。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选用或自编合适的教材。经济学基础是一门基础课,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经济学基础课程应该重宏观,轻微观,这点不同于普高的教学目标,因此教材选用方面要量身定做,注重实用性,案例丰富,方便学生理解,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与时俱进。
  2.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案例教学。多层次的案例教学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它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青少年常犯的开小差的毛病,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能快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3.深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训、实习相结合,包括学前熟悉,学后练,练后在学,进行工学交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学院多建一些模拟实训室,甚至真实的商业环境,让学生可以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去。
  4.强化教师培训,让教师挂职学习。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比例偏小,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也要增强实际生产管理经验,到实践中锻炼。
  5.注重“双证”教育,提高学生双证通过比例。学生一方面通过在校时间学习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初级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就业竞争力。
  6.建立考试综合评价制度。平时考核又包括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包括平时课堂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平时课堂发言,参与积极性等综合性度量指标。考试方式的综合化对学生掌握整个课程的体系与研究方法都非常重要,可以对原有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6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