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层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友贤

   摘 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更是校长的得力助手,一所学校,只要班主任得力了,学校也就好管理。因此,班主任这个特定的角色是任何一所学校不可缺少的,诚然班主任的素质更应该是备受关注的,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超强的管理能力这才是做好班级管理首要条件。班级管理具体到实践中,就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的实际因素进行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有了管理目标,就要付诸于行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班级,这才是班级管理中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班管目标; 班管日记; 家访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32-01
  
   任教多年来,我历年都担任小学高段班主任工作,在高段的班级管理中,通过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和尝试,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点体会,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班级目标管理是班集体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不管干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目标就不会有向上的动力。因此,在新接的班级中班主任首先要对本班学生的基本状况了解清楚。比如家庭状况,家庭住址,是否单亲,是否有其他习惯等等。其次是要纵向和横向了解该班情况。比如向前任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横向比较几个班级情况等。再次就是根据调查的信息确立自己本班的奋斗目标。诚然,这个奋斗目标只是班主任的班务管理计划。整个班集体的目标(即班级管理具体目标)是班主任与全班学生共同制定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具体的目标,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是导向指引功能,即指明了全体学生向这个目标奋进的方向,二是调节调控功能,即向这一目标奋斗过程中遇到一些活动环节因素的制约时,可调节调控奋斗的步骤、阶段。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的目标具有重要的职能。不但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班级管理的最终归宿。如我去年带的六(1)班,在把握以上分析原则事项后,就和全班学生共同起草了本班的奋斗目标:我们六(1)班是学校的龙头,要想舞动这个龙头,我们就要做到所有事情都要争夺第一,永不言败。这样一来,才能挥动起这个龙头。就是这一个样样都夺第一的目标,一下就激起了全班学生的欲望,在去年的春季运动会中,六(1)班是团体总分第一名,包揽所有集体项目的第一名,当时有个老师问我:“你们这个班在五年级时运动会所有项目都败给了(2)班、(3)班,今年你用了什么方法让他们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我只说:“目标是激情迸发的动力,何况过了一年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何其知道,我们为了整个班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很多的奋斗和努力啊!又如在六一儿童节上,我们六(1)班学生自编自演的舞狮节目给全校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现在都离开了母校,但是他们的成绩却在母校烙下了烙印。这样的奋斗目标是否还具有激励的功能呢?
   二、日善一事、持之以恒,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在的高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见解。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体现民主管理,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班集体的荣誉。这样一来,既培养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又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主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今年我带的是五(1)班,在接班后的两周内,我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后,组建了班委会,班委会成员是通过全班学生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的。班委会成立后并与全体班委成员共议、讨论,制定了本班《学习制度》、《纪律制度》、班委会成员分工和职责。大胆放权,让学生干部自己管理自己并管理班级。同时并为每个学生订出了每人必须为班集体做一件事,即为大家服务。每个人做的那件事必须天天去做,形成日善一事,持之以恒,并告诉大家互相监督班干部,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递给班主任,也可以直接告诉班主任。这样一来形成了班干部管学生,学生监督班干部的氛围。一学期下来,班上很多纪律差的学生变规矩了,学习差的学生也有进步了,班上各种事情都有人做,且都有一种认识:我做不好就影响了班集体,影响了别人,我落后,大家都被拖累的局面,迫使全体学生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上进,力争上游,形成了不给班级抹黑,不给别人拖后腿的风气,从而也为实现奋斗目标夯实了基础,铺平了路。
   三、巧用班级日记,修筑师生沟通的桥梁
   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团体,是一个有生气活力的团队。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不可能全面及时地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行动和内心感受。因此,巧用班级日记是沟通师生心理界线的桥梁和纽带。如我在班级管理中就订了班级日记簿挂在教室内。班级日记跟私人日记不同,是公开的,不是秘密的。是全体学生都可以在上面记日记的一个本子,同学们可以在日记上写自己今天的收获,自己所犯的错误,自己的过失,自己的委屈,自己的疑虑,自己的心态,对班级的建议、对班干部的监督等等。这是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班级学生坦白自我,放松心态,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一个空间。我每天都去查看班级日记,从这上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态、思想、感悟,倾听学生诉说自己的喜悦和苦恼,是学生自己真实的记载。这里是学生和班级共同成长的乐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可以言论自由,是班级的主人,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也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达到了与老师交流的目的,从而也改变了师生关系,也使学生达到了自己完善,自我锻炼的目的,这样的班集体就变成了学生温馨的家园。
   四、经常家访,是巩固班级管理成果的重要途径
   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搞好班级管理,就要了解自己班级孩子的情况,我们只能是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但不是很了解学生在家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这就需要和家长沟通。我们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也要进行备课,即家访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指向,交流什么?沟通什么?需要向家长了解什么,给家长反馈什么,对家长提出什么要求等等。作为班主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家访才会是有效的,也才会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和共鸣,也才会得到家长的配合,这样我们在学校的要求就会延伸到家庭,就会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相互配合的环境下,受到教育,巩固我们在学校的教育成果。
   五、不断学习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断的学习也是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途径。提到学习,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大家都在提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学习才会进步。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光凭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远远不够。那么学些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这都是作为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看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还缺少什么,哪些不足,这样才会有学习的目标,也才会具有学习的指向。其次是要选择学习的内容,不要所有的东西都学,要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实际的、可以实践的、具有一定理论支持的来学习。第三是做到学有所获。将自己学到的可以做成笔记、摘要、撰写心得等。第四就是不要局限自己学习的视野。我们可以学习书本上的理论、互联网上的资源、和大师交流(即阅读教育专家的名著,如李镇西、叶澜、魏书生、肖川等专家的教育专著),同时还可以向自己身边的同事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点,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要不断的汲取,更新我们的知识储备。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新的活水,也才会更好的去浇灌幼苗,使他们能茁壮的成长。
   以上只是我这么多年以来在班级管理中得出的点滴体会,也是自己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经验。由于时间仓促,整理总结的太仓促,谨请各位斧正,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