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建敏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 药剂科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558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频率最高。43.32%的患者术前0.5 h用药,56.68%在切断脐带后用药。 11.88%患者用了2~3种的抗菌药物。不同的用药种数及用药时机、以及一次性用药与术后持续用药之间比较,均示对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本组存在着抗菌药物选药档级偏高、术后用药时间长和联用率高等不合理情况,应予以干预。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Abstract】the Objective: To analyze perioperative hospital cesarean section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Methods: 1558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100% of the patients used antibiotics, cefuroxime and cefotaxime sodium frequently. 43.32%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0.5 h, 56.68% in the umbilical cord cut off after the medication. 11.88% patients with 2 or 3 kinds of antibiotics. Number of different kinds of medication and medication timing, and time between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continued after the comparison are shown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p> 0.05). Conclusion: The group of the existence of file-level antimicrobial drug selection and high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for a long time and combined with high rate of irrational, should be intervention.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Keywords】cesarean section ;perioperative ;antibacterial drugs ;rational drug use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56-01
剖宫产手术为清洁一污染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为普遍,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的相关规定,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为此,我们对我院2010年1~12月的1558例产科剖宫产出院病例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产科2010年1~12月产科出院的剖宫产病例1558例,年龄平均年龄26.82岁(20~43岁);术后住院天数(2~13d),平均住院天数(7.86d)。
1.2 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通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用药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机、方式用法及其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对剖官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
1.3统计学处理:并采用SPSS 11.5版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本组病例抗菌药物应用的种类:头孢呋辛(60.24%)、头孢噻肟钠(22.21%)、头孢曲松钠(10.28%)、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7.22%)、甲硝唑(4.48%)、替硝唑(2.53%)。见表1。
表1 1558例剖宫产抗菌药物应用的种类
2.2 1558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单种药物使用为1373例,联合用药185例,其中二联用药155例,三联用药30例。二联用药为头孢菌素与甲硝唑或替硝唑联用,三联用药在二联的基础上加用青霉素或美洛西林。各种用药方案及其感染率之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1558例不同用药方案及其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比较:p>0.05
1558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时机1558例的用药时机见表3
表3 1558例预防用药时机与感染发生情况的关系
※:两组比较: p>0.05;△: 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女性阴道和宫颈内存在大量细菌,58%为需氧菌,42%为厌氧菌[2]。手术后浅层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深部组织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也可通过生殖道逆行感染[3]。因此,为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保障母婴安全,合理地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尤显重要。
在药物选用方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倡在清洁切口手术中优先选用第1代头孢菌素,但结合剖宫手术所涉及污染的病原菌属于混合感染的情况较多的特点,应选用对革兰氏阴、阳性细菌同样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2代头孢菌素为佳。本组的大部分(60.24%)病例选用头孢2代,但3代头孢仍占较大比例(39.76%),提示了部分病例选用的头孢菌素档次过高。
在抗生素联用方面,本组大部分选用了单联(88.13%),这是合理的,但二联及三联用药仍占了9.95%和1.93%。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没有联合应用指征的。本组资料中单联、二联、三联组用药之间的感染发生率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了联合用药并没有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也提示了本组有联用过滥现象。
本组一次性静脉用药病例占79.72%, 20.28%的病例术后持续用药3~7天,经观察两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有报道,需要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危险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长时间预防应用或联用抗菌药物非但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反而可能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耐药发生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4~5]。此外,也增加了药物对母体和新生儿授乳产生的毒副反应。
用药时机和方法是预防感染成功的关键之一,有人认为在麻醉诱导期或切开皮肤前约半小时给予抗菌药物,而对于剖宫产则术前不应使用抗菌药物,应在结扎脐带后用药。胎儿娩出断脐后,胎儿胎盘血循环停止,但子宫创面仍有丰富的血供,此时静脉滴注抗生素,有利于伤口愈合[6]。也有人认为在手术皮肤切开前30分钟静脉应用,还是在断脐后应用尚存争论[7~8]。本组在手术皮肤切开前30分钟静脉应用占43.24%,在断脐后立即静脉应用占56.68%,经观察两种方法的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断脐后应用药物切断了预防用药可能对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正确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严格的无菌手术操作、精细的手术技巧才是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抗感染药学,2006,3(1):48
[2] 章茜.剖宫产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疗效分析叨.抗感染药学,2008,5(3):181-182
[3] 肖艳萍.5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4):230-231
[4] 陈刚,肖朴,花柱明,等.胸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66-268
[5] 李红,张聪,杨晓艳,等.香港玛丽医院及其感染控制工作见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04
[6] 潘亚静.剖宫产术中一次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J].华夏医学杂志,2007,2(20):340
[7] Sullivan SA,Smish T,Chang E,et al.Administration of cefazlin prior to skin incision is superior to cefazolin at cord clamping in preventing postcesarean infectious morbidity:a randomized :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Am J Obsted Gynecol,2007,196(5):455.cl-5.
[8] Thigpen BD, Hood WA,Chauhan S,et al.Timing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uninfected laboring gravida :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j].Am J Obstet Gynecol,2005,192(6):1864-18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