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丕立
(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在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2例,运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严密监测及抢救治疗,成功38例,死亡4例,成功率90.45%。结论:严密监测和及时、正确的药物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关键。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监测;药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97-01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的排血功能下降至衰竭,不能维持机体需要的最低心输出量,导致机体出现血压下降,全身重要脏器比如心、脑、肾供血严重不足,全身微循环障碍,出现缺血、缺氧、器官损害等症状[1]。笔者通过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2例,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77岁,平均年龄为56岁,42例患者其中35例冠心病,7例急性肺栓塞。
1.2 治疗方法: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予鼻管或者面罩吸氧(除6例患者由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外),所有患者均同时给予积极补液补充血容量,常规吸氧,卧床,心电监护,冠心病患者均具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伴有休克的表现,咀嚼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服用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有溶栓适应症患者采用以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及时打开静脉通路,对于部分患者血压下降迅速来不及建立静脉通路患者采取间羟胺肌肉注射维持血压,然后再予外周静脉切开,采用哌替啶或者吗啡肌肉注射以止痛治疗,同时给患者注射镇定剂,在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时应该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采用扩张血管的药物预防肺水肿的发生,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使心脏的前后负荷压力减轻,松弛气管平滑肌,解除了气管的痉挛,使机体的通气量加大,有效地纠正了由于心脏泵出功能减弱导致的低氧血症,使休克症状得到很好的治疗,35例有溶栓适应症,,2例患者溶栓不及时、1例患者由于血压太低死亡。急性肺栓塞组7例,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在60% ~80%,,血压明显下降,患者心电图可见显著的ISⅢQⅢT表现,电轴右偏明显,并且伴有V1~4导联T波地倒置。6例患者在急性肺栓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发作48小时内进行溶栓并且CT肺血管成像(CTPA)均有显示肺栓塞。1例患者由于发病前行阑尾炎切除手术,劳累后突然出现口唇青紫,休克,家属拒绝溶栓治疗,患者3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心源性休克的症状消失,基础疾病好转;好转:血液动力学指标基本稳定,机体末梢循环明显好转;无效:血液动力学指标仍不稳定,心源性休克症状持续存在甚至恶化。
2 结果
42例患者经严密监测及抢救治疗,成功38例,死亡4例,成功率90.45%。
3 讨论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的排血功能下降至衰竭,不能维持机体需要的最低心输出量,导致机体出现血压下降,全身重要脏器譬如心、脑、肾供血严重不足,全身微循环障碍,出现缺血、缺氧、器官损害等症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很高,引起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心肌炎、心肌疾病等终末期也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2]
坏死的心肌和心肌缺血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心脏的功能,五分之四以上的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室广泛受损或者右室的严重梗阻造成的[3],尸体解剖发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几乎快达到左心室面积的一半之多,67%的患者的主要3根冠脉狭窄梗阻达到75%甚至更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梗死相关的血管完全阻塞的比例基本达到百分百[4]。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最主要的是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防止机体的重要器官由于灌注不足而导致脏器衰竭,可以减轻肺淤血,根据临床研究,如果单用血管活性物质治疗容易对心肌造成不良的影响,运用升压要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进一步造成心肌损伤;减少心肌耗氧量的药物造成血压下降导致机体灌注不足,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多巴胺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但是同时容易造成心肌的耗氧量,扩血管药虽然能够增加心脏排血量,降低左心室的充盈压力,但是由于冠状动脉充盈压力明显下降,造成心肌灌注进一步减少[5]。
本研究采用多巴胺硝普钠联合运用,可以互相抵消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形成协同作用,不但降低了左心室舒张压又可以增加心脏的排血量,改善了机体的血氧供应。
参考文献
[1] Hochman JS・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expanding the paradigm[J]・Circulation, 2003, 107(15): 2998.
[2] Griffith GC,WallaceWB,Cochran B, etal・The treatmentofshock associatedwith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 1954,9(6): 527.
[3] BabaevA,Frederick PD, PastaDJ, et al・Trends in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J]・JAMA, 2005, 294(3): 448.
[4] Smith SC Jr, Feldman TE, Hirshfeld JW Jr, et al・ACC/AHA/SCAI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CC/AHA/ SCAI Writing Committee to Update 2001 Guidelines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J]・Circulation, 2006, 113:el66.
[5] Leshnower BG, Gleason TG, O′HaraML, 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support i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genic shock[J]・Ann Thorac Surg, 2006, 81(7):13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