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洪琴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 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宜兴市区168名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糖尿病运动知识宣教,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名,出院后对照组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运动,观察组采取同伴教育的方法行运动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关键词】同伴教育;2型糖尿病;运动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24-01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1]。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了运动疗法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且具有远期效应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国内糖尿病治疗仍以控制饮食、药物治疗为主,运动疗法仍未得到足够重视。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96%已采取饮食控制,只有38%采取运动措施,而规则运动不足5%[2]。怎样使2型糖尿病患者持之以恒的运动,从而达到效果最优化。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行运动干预,收到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宜兴市区168名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口服药治疗者②自愿参与本研究③年龄30-70岁。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及运动禁忌症者②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
  1.2 入选分组:符合标准的患者按入选顺序的单双数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男44例,女40例,年龄55±8.5岁,小学文化12例,初中32例,高中及以上38例,文盲2例;对照组:男46例,女38例,年龄54±8.7岁,小学文化13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39例,文盲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措施:对照组:对照组84人住院期间行常规治疗和糖尿病五驾马车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运动知识的教育并留下联系电话,有问题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观察组:观察组84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以下干预措施。
  ①成立由项目负责人1名、1名内分泌科医师、3名内分泌科护士组成的同伴教育运动指导小组。②人员培训,由项目负责人对小组成员进行同伴教育相关知识培训。③观察组84人按居住区域,就近每7人按自愿方式组成12个小组,每小组7名患者采用自荐和推荐的方法选出1名小组长,共推选出12名同伴教育小组长。入选条件是为人热情,善于语言沟通,具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尊重科学,糖尿病患病时间相对较长,有良好运动的习惯,热心传播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愿意承担同伴教育者的工作。④运动指导小组人员对12名组长进行糖尿病运动规范性的培训2次,第一次由项目负责人对12名组长进行集体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同伴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法,糖尿病患者运动的目的、意义,科学运动方法,运动注意事项等等,如何带动小组成员坚持运动、共同进步。第二次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内分泌医师及3名内分泌护士与小组长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解答等,并将运动指导小组全体人员的联系电话提供给同伴教育组长。④每1名组长与组内组员保持通讯联系,并每周组织每一位组员集体运动3-5次,每次30-50分钟,运动的类型可根据各小组的爱好或需求自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等。⑤组长负责监督每一位运动者记录运动日记,记录自己每一次运动后即刻心率,食欲、精神状态、睡眠等内容。⑥运动指导小组每月举办一次分享活动,要求所有组长必须参加,组员尽可能参加,主要交流组内成员运动的情况、畅谈运动的感受等等。
  2.2 评价方法: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年时由运动指导小组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问卷方式自制的糖尿病运动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进行测评,评定时间为过去1月内坚持每周运动5次,每次30-50分钟为依从性好;每月有缺席3次以下为依从性较好;每月有缺席5次以上为依从性差。
  ②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干预1年后2组运动依从性比较见表1。同伴教育组依从性好的占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p<0.05)
  表1
  
  4 讨论
  4.1 同伴教育的临床实践意义:同伴教育[3]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一种同伴互助式健康教育方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有效方式,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同伴教育的培训中,不仅是知识的培训更侧重于态度的讨论和技能的培训,同伴教育利用同伴之间的共性和相似性,通过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同伴更好地接受信息,对同伴施加影响。同伴教育者的教育与医护人员的教育相比,患者往往更容易更愿意相信病友的建议和意见,正所谓的“同病相怜”“患难见真情”等等,同伴教育者和同伴之间用他们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组织运动,具有花费少、效果好的优点。医护人员只需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对我国医护人员比例严重不足特别是社区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可有效节约人力资源,但同伴教育者必须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以保证教育信息的准确和安全。
  4.2 同伴教育在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中的应用:2型糖尿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公众的健康问题之一,给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4]。有研究显示,在最低体力活动和最高体力活动的个体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存在着2-4倍的差异[5]。运动减少在糖尿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它与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直接的关系。运动疗法可作为糖尿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正受到医生和糖尿病患者的重视,它在改善人体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减少心血管并发症、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6]。本次研究的人群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患者知晓一些运动对糖尿病的益处也希望通过运动来改善糖尿病,但有>90%的患者不能坚持长期运动。而运动干预主要依靠院后干预,此次通过同伴教育方式使糖尿病患者不仅坚持运动、有效提高了运动依从性,而且通过同伴教育学到了更多科学的预防、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同时通过同伴之间的集体活动、相互交流使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心理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3 注意事项及应用前景:研究结果显示,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小组长的推选和培训为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同伴教育在糖尿病教育方面还有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比如对胰岛素的认识误区,饮食控制的误区、糖尿病患者怎样坚持饮食治疗等等。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3-427.
  [2] 吴毅,吴军发.运动疗法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5):335-337.
  [3] 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29-430.
  [4] 王慧,刘华平.低血糖指数饮食对2型糖尿病中长期血糖和血脂控制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58-860
  [5] 李涛,张人天.2型糖尿病治疗与控制的运动处方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院报,2008,27(1):53-55.
  [6] 王平,李敏.运动对2型糖尿病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85-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5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