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数据式审计的特征与实施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化的社会正悄无声息的步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过去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模式仍存在较多局限性,针对这一现状,积极研究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对审计实务的进一步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数据式审计模式作为建设现代审计方式的重要形式,同时它也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监督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势必在未来的审计中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 数据式 审计
  前言:人类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的社会正悄无声息的步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传统的审计理念以及审计技术都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为保证审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减少审计中存在的风险、提升审计的成效,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为审计人员在数据审计方面突出重点和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审计方面带来了优势。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数据式审计特征
  (一)审计对象主要是系统内部控制以及电子数据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采用数据式审计方法,势必会使得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健全性对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正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关审计人员应该先对系统内部控制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和评价,这是控制数据風险和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前提举措。当然数据式审计中存在其特有的一优势,它能够直接运用电子数据,而不需要审计人员在事先将其变换成电子账套,然后再接着开展相应的审计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审计对象只要是对业务内部的账表和控制。这一优势是数据式审计特有的一大优势,是其他审计模式所不具有的。由于数据式审计是对没有经过认为处理过的底层数据实施审计的,这些底层数据比处理后的信息更加具有潜在的价值和可变性去组合成审计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能够避开由于单位做假帐而带来的审计风险,有助于开阔审计视野,提供更多丰富的有效信息。
  (二)促使审计的核心方法发生改变
  测试作为传统审计中的最主要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运用风险控制模型,通过测试业务内部控制和会计余额,最终完成审计测试活动。由于计算机的功能强大,可以对所有需要审计的数据进行仔仔细细的审计,因此数据式审计替换了传统的审计方法,把测试法和详查法已经不再作为关键性的问题来对待了。在处理大量各种各样的数据时,关键是审计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还要使得不同类型的原始数据变成为审计人员所用的有效信息。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为实现最终的审计目标,唯有把所有的数据转化为信息。所以可以认为,数据式审计的最主要方法便是数据的分析。传统的分析性测试可以认为是一种实质性测试,而数据分析则可以认为是不仅是限定于某种测试,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数据式审计能在被运用于多种测试场景中。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其本质就是使用计算机来实现人对所获取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判断。
  (三)具有特殊的作业方式
  现如今的审计作业方式已被数据式审计模式所改变。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前,已先经过了详细的调查,审计单位的相关底数已被调查清楚,进一步确定了审计的重点和线索,可以运用采集、清理、转换、分析等步骤来处理电子数据,在进行审计时可以对线索的延伸展开调查,以广泛采集、集中分析、延伸取证为导向,这样的审计作业方式不仅方向明确,同时还大大的提升了审计的效率。
  二、数据式审计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方向
  (一)数据式审计中的一般计算机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种传统内部审计以外的非现场审计。由于非现场审计的成本较低,并且还能有效的发现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因此非现场审计在国外的电力公司审计过程中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式。现在主要包括两种数据的审计方式,现场数据审计和远程数据审计,起审计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清理以及数据分析四个阶段。在这每一阶段所运用的审计技术分别是:在现在所运用的采集方法中,需要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应的账套和软件的输出,这势必无法保证所采集到的电子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因此,为实现真实可靠的迁移电子账套的技术,先需要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再根据审计专家系统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这一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审计技术方法的主流趋势之一。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通过研究发现,嵌入审计模块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其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此项技术在进行审计信息系统开发时就应该考虑到。目前我国普遍使用cAATTs这一技术作为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形式。通用的审计软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功能把各种数据采集到审计软件中来,并且还具备了数据处理功能,可以把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审计过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并行审计技术上,包括了集成测试和内嵌审计模块。通过运用并行审计技术可以直接把收集的审计证据传输到计算机终端上面,同时处理应用系统,从而达到对信息系统进行一个实时监控的过程。为了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及时的服务,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这些新的技术来实现。在计算机辅助审计过程中,把审计务实铜计算机人工智能两者相结合将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了。审计专辑系统内部存有许多审计实务和会计审计的相关法规,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而对大量审计数据进行推理判断、分析总结和计算等几方面,并为方便审计师能有有效的得出相关的审计结论,能够在作出相应的判断之后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思路线索。
  (三)审计信息化的建设
  在审计领域这一重大改革中,审计信息化主要是利用了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了能够帮助审计作业、审计决策和审计管理的一套完整系统,同时还改变了审计作业的模式,使得大量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运用,也在审计的实施、决策和管理方面提供了大量精准的帮助,使得审计监督的职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面,作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增强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整合审计资源;其次,加快相应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最后,完善建设审计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能够快速实现向现代审计方式的变革,务必要先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共享化、标准化,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计算机审计标准、准则和规范时,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规范,包括对计算机审计概念及审计过程、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计算机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相关审计技术、审计证据收集、计算机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目前,绝大多数的审计工作仍以传统的人工审计为主导,其运用计算机审计的水平高,这就需要普遍相关审计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工作。为此很有必要在相关审计考试中加强对计算机运用的考核,同时也需要增加计算机审计的要求。为使得专职审计人员能够胜任审计方面的工作,需要在计算机审计方面的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地培训。此外还需要注意到,在注重普及计算机审计的时候,积极培养具备多学科的复合性知识结构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是很有必要的,就比如为了使得计算机技术人员能够成为专业的计算机审计技术人才,让他们也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和审计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结论
  总之,面对信息化背景,加快构建起数据式审计体系以及审计路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的审计工作也很有利。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数字式审计给予足够的重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