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市共建高校预算执行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区市共建高校内部审计正处于完善发展中,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何在审计人员不足以及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做好预算执行审计,是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区市共建高校;预算执行;审计
  随着教育部的《高等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得以在高校普遍开展起来。对于区市共建高校来说,面临的是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
  一、区市共建高校财务管理特征
  区市共建高校是指“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部分地方院校。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鼓励地方政府参与高等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实行的一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区市共建高等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市财政和学校自筹,比如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等,同时区财政也会拨付部分专项经费,比如仪器设备购置费和基础设施维修费等。
  二、区市共建高校预算执行审计的难点
  区市共建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审计是对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的一系列活动,预算执行的好与坏关系到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与低。
  (一)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
  一方面,区市共建高校受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内审人员不足,有时还需从事其他与审计无关的工作,故未能很好地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区市共建高校是后发展的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从会计转化而来的,审计业务不尽熟悉,对预算执行审计重视不足。且目前还是以日常采购和基建工程预结算审计为主,审计的重心并未向预算执行审计转移。
  (二)预算监督弱化,预算执行审计不到位
  内审部门没有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缺乏对高校预算执行效率的检查监督。预算年度的4月有时甚至是5月财政主管部门才下达真正的预算数,因在此期间未能知道预算数,从而导致预算支出处于粗放管理状态。而一旦知道预算数,因预算年度差不多过去一半,预算支出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特别是后勤基建和资产部分。这几年,随着区市共建高校的扩建,基建维修费用占据了预算的很大一部分。而因为预算下达的晚,导致年初的时候有些基建维修项目不敢实施,预算一下达之后又开始赶工。但是基建维修项目一般得经过结算才能付款,也就是主管部门先有预算,待完工后,审计部门收到施工方要求结算的请示之后再进行结算审计。结算审计往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些项目审计完成已是第二年甚至更长时间,并且有些项目虽当年完工但施工方当年没有提交结算材料,几年以后才提交材料要求进行结算。这都会导致虽有预算但是实际上没有执行。资产、物资设备的采购因为要经过招投标等这一系列程序,导致有些实际付款超过了预算期,从而导致不仅预算没有执行还挤占后面的预算。因为目前区市共建高校没有进行预算执行审计,导致了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弱化。
  (三)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区市共建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较缓慢,内审人员多数是从财务岗位或其他岗位转化而来,这使得内审人员对审计业务往往不尽熟悉。有的则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而且也不是审计专业,没有工作经验。另外,内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相对偏低,多数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硬,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三、区市共建高校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
  (一)健全机构,配足审计专业人员
  针对目前区市共建高校内审人员严重不足,高校需大力引进受过高等审计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审计部门,改善现有的人员情况。随着高校的办学形式与规模不断地扩大和深入,高校内部审计涉及的业务面越来越广,审计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知识,而是需要具有综合知识能力的审计人员。因此,高校审计部门应引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内审人员队伍,这样既满足新型审计的多样性知识需求,又能优化内审人员的配置。
  (二)强化过程监督,实现全过程管理
  1.对于全面的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审计部门首先应主动从财务管理部门获取已经汇总的预算编制材料,审查其所采用的定员定额标准是否真实,审查其项目科学细化的程度等。然后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审计,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和执行的合理性、合法性,从而使预算执行审计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保证预算执行情况真实、合法和有效,促进预算执行的科学与合理。
  2.高校预算执行审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环节多,审计规模大,故需紧扣“预算执行”这一重点。为此,一是有选择地选择审计对象,比如重点抓资产、基建、科研、教务等预算金额大和特殊的部门,审查与这些部门支出相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审查支出是否合理,是否有超预算,例如工程项目,是否设计变更和签证过多,导致合同外金额增加过多。二是有选择地对一些部门所掌握的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的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比如奖助学金,审查各种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审查是否有受领学生的签字确认,审查是否存在虚报名额的情况。三是选择一些比较敏感的项目进行审计,比如业务招待费,审查是否有审批文件,审查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审查是否有虚报现象。四是需对年度增加的涉及金额大的预算外项目进行审计,审查增加是否有审批程序,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五是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调查、审核、抽样、询问、分析性复核等方法。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审计,发现预算执行的问题,以保障预算执行的效益性。
  (三)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协调各方面关系,营造和谐的预算执行审计环境。广西內部审计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内审人员培训,虽然培训只有两三天,但授课老师能就内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也能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高校应积极支持内审人员参加此类培训。当然,如有条件在内审人员入职前可先安排其参加专门的系统培训,并定期派其参加中长期培训。此外,还可以到兄弟院校去交流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也能实现提升业务能力的目的。除了外出学习之外,还可在部门内部进行交流。比如,部门内审人员可就碰到的问题、困难在部门内审人员间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还可在部门内部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与增加内审人员的经验。
  (四)构建预算执行审计指标体系,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效率
  制定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这里的指标,可以是反映预算额度类的指标,也可以是预算完成数额类的指标,还可以是反映预算完成率及增减率的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所示:
  通过比较找出实际与预算的差异、本期与上年同期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其次,制定奖惩办法,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部门绩效考评和奖惩结合起来。对于预算执行情况好的部门,给予部门及部门负责人表扬,同时增加奖励性绩效的金额;对于因主观原因导致预算执行情况差的部门,给予部门及部门负责人一定的通报批评,适当减少部门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并扣减一定的奖励性绩效。通过与奖惩的结合,有利于维护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有效性,有利于调动学校内部各部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为做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成.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几点思考[J].市场论坛,2012 (05):77-78.
  [2]陈小俊,曹晖.高校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初探[J].审计与理财,2012 (12):47-48.
  [3]施翠霞.如何提高内审人员队伍素质[J].中外企业家,2013 (32):156-157.
  [4]张玉昆,朱华.浅析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J].会计师,2013 (06):52-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25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