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凤兰
【摘要】 依据会计人才需求和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构建了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了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 会计毕业生; 就业; 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
一、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表明,今后我国最需要的12类人才中,会计排在第一位。2009年5月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会计队伍的培养方面,财政部希望用5-10年的时间,实现执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数量各翻一番,分别接近20万人和50万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人才市场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注册会计师有望成为未来职业的“金领族”。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高需求相矛盾,除名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比较理想外,一般院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据统计,一般院校,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60%―80%左右。有些学校甚至更低。以上分析可知,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三、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矛盾分析
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经济学经典的供给需求理论在会计毕业生就业市场面前失效,出现了会计人才需求与高校会计毕业生就业的矛盾局面。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对会计人才实践经验的高要求与毕业生低实践能力的矛盾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一般要求有3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财务、防伪税控软件等软件;熟练使用计算机,特别对会计人员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用人单位实践经验的高要求相反,会计本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实际会计从业经验。因此,这种社会对会计人员实践能力的高要求与毕业生低实践能力的矛盾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二)社会会计人才培养的低成本与高收益的矛盾
目前,高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高校会计毕业生离“零距离”上岗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会计毕业生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能力要求的差距,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对录用的会计毕业生进行再培训。但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再培训成本。这种社会会计人才培养的低成本与高收益的矛盾,影响了高校会计毕业生就业率。
(三)社会会计人才需求的“精英化”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大众化”的矛盾
现在社会会计需求趋向精英化,高层次会计人员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比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需求量逐年上升。与此相反,很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以“大众化”为目标,学生就业层次以一般企业会计人员为主。这种社会会计人才需求的“精英化”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大众化”的矛盾,加剧了会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四、构建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会计本科学生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矛盾的分析发现,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根源是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构建基于就业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中。
(一)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的定位
目前,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差、创新意识淡薄。因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基于就业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的要求,全面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双高”型会计人才。
(二)基于就业的会计实践动态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实现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双高”毕业生目标,设计了实现目标的单项基础实训、课程综合实训和创新实训“三结合”实训体系。具体见图1。通过会计单项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创新实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之目的。
(三)会计通识实训和专业方向实训匹配的动态实训(项目)内容的构成
为提高会计毕业生就业能力,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在会计实训的设计上,既要培养学生会计通识应用能力,还要兼顾学生兴趣、社会需求等方面内容,所以把实训内容设计为通识实训和专业方向实训匹配结合的动态实训模式,见表1。
五、基于就业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能否顺利实施,其保障工作非常关键。从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缺乏配套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保障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应做好以下方面的保障工作:
(一)完善实训教材体系
实训教材是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要依据实训项目的内容,设计配套教材,包括基础会计单项实训教材、分专业方向的财务会计仿真实训教材、电算化会计实训教材等。实训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行业代表性企业的仿真会计交易或事项,还原学生真实的会计环境,以达到模拟实训的高仿真目的,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
会计模拟实验室是会计模拟实训实施的场所。因此,构建仿真模拟实验室,健全会计模拟实训配套用品,还原企业会计交易或事项的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直觉,这不仅是保证学生实训效果的需要,而且能增加学生实训的兴趣,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三)组建高素质会计实践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训项目的指导者,是学生实训的领路人。为保障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求会计实践教师要有熟悉的会计实践。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实践教师定期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训,不断积累实训经验;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人员定期到学校指导会计模拟实训。逐步构建高素质会计实践教师队伍。
(四)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给学生创造真正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交易或事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真正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五)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给学生以公正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营造学生学术氛围
制定创新学分,营造学生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学术意识、创新意识,倡导学生利用实训教学平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承担一些科研项目,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就业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训,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通识实训和专业方向实训相结合的动态实训模式,开拓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秀莲.论会计教育的需求与改革[J].会计之友,2005(4).
[2] 傅宏宇.创办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2).
[3] 胡克琼,杨侃.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综合),2007(10).
[4] 蒋海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管理现代化,2009(2).
[5] 刘晓辉.关于会计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3).
[6] 包惠群.不规范会计实践性教学对会计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07(3).
[7] 吴丽君,王远利.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会计之友,2008(8).
[8] 郑劬.会计人才培养的分层实训模式设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0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