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实施现状及改革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幼儿教师的使命,其在教师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对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反思,在梳理问题、探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课程实施的科学保障机制建设、园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先进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法课程;改革;园校合作;数字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发,进一步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人才质量标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依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既是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满足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保证人才专业性的前提。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的设置有较高的同质性和相似度。课程教学的效果是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但是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大学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较为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功底,但这些理论知识难以顺畅的转化成为幼儿园教师必需的有效教育教学行为,以至于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委员会主任钟启泉曾说,“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 年,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法课程在师范生培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它是连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桥梁,提高教学法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质量是破解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内容零散
  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例,课程内容大体分为:身体认识与保护、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安全自护、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幼儿体育等幾个部分,涉及卫生学、心理学、营养学、体育等多学科,这对师生双方的知识广度都是极大的挑战。
  (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班级授课制仍然是高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大,本应注重实践性、操作性的教学法课程教学甚至不得不在合班情形下开展,教师的工作量超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被挤压,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实践练习的可能。
  (三)教学手段落后
  多媒体辅助设备除了PPT展示和视频播放外,能给予教学的支撑很有限,大多数时候只是起到了代替板书的效果。在实践教学环节,受限于场地条件、人数、设备完好情况或教师使用水平等因素,学生基本上很难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带给教学的实质影响。
  (四)教学资源匮乏
  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把所学教育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观察儿童的反应、表现,观摩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无疑能加速这种转换的发生、提高这种转换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可以供学生观察、观摩的直观性教学资源数量少、匹配度低,学生看得一知半解,更无从谈起从中模仿学习。
  (五)教学实践机会不足
  在目前课程实施中,模拟教学虽然也达到了总课时一半左右,但学生实践操作或模拟训练还是只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更多的学生处于静态观摩的状态。去幼儿园见习时间又有限,学生很难做到把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现象表现充分感知、深入思考、内化于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法课程实施保障体制
  1.探索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释放教学效益。
  改变现有教学管理中对每门课独立进行教学安排的简单化处理,整合、优化五大领域教法课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辨识、梳理、区分教学内容上的不同与相同,对不同内容分科教学,对相同内容集体研讨、共同备课、协调分工,并科集中教学,既避免了分科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要求不一致现象,又可以节约出教学时数用于实践教学,凸显教法课的实践性特点,可谓两全其美。
  2.探索幼儿园教师进入高校课堂示范教学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使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
  要建立鼓励和保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外请幼儿园教师或行业专家进入高校课堂授课的科学制度。教法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把所学教育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毋庸置疑,但他们大多都没有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经验,所以要让他们给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示范就显得勉为其难,而这恰恰又是幼儿园一线教师最擅长的,外请幼儿园教师承担示范教学工作就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需要学校从制度、经费、评价等方面提供科学有利的保障,否则很难实现。
  (二)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全方位深化园校合作
  高校与本地幼儿园有成熟的合作模式,但这种合作更多体现单向性,即高校依托幼儿园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这种合作在内容和深度上已不能满足园校双方的发展需求,深化合作、互惠双赢已成为双方共同的愿望和要求。高校要继承已有经验,创新合作方式,利用幼儿园鲜活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注入活力。
  1.开发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高校缺乏可供教学利用的幼儿园资源,如幼儿活动实景、教学设计思路与流程、教学实况、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等;幼儿园缺乏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资源,如学术报告、教学研讨、科研项目、儿童行为观察方法、教学评价策略等。通过一定专门化的引导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双方的互通,满足双方的需求。
  2.打造师资发展的平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依托幼儿园进行科学研究,幼儿园教师需要高校教师引领他们专业发展,把来自于真实教学的零散经验梳理升华为可以推广的理论,让更多的幼儿教师受到启发,塑造自己的 “品牌”,实现职业发展的新突破。   3.有效指导实践教学。深化园校合作,形成制度化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从形式、内容、时间、指导教师选派、结果评定等各个方面落实和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见实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也提高了自身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活动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三)构建数字互动平台,实现园校共赢发展。
  原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從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设备的普及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要充分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广泛利用新技术创造性开展教学改革。
  1.建设技术先进的校园数字平台。依据数字平台和网络的使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课堂实录、教案等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原本单一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学也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学生的学习变得灵活;在现有课时下,合理遴选内容制作成数字资源,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理论学习,把课堂时间更多用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以“翻转课堂”的形式革新教学,等等。
  2.实现高校和合作幼儿园数字平台的互通互动。在深化园校合作的前提下,与合作幼儿园协议教育教学资源互通互动。学生可以远程观察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表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教学研讨和示范教学展示等;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在园聆听高校课堂及各种学术报告,并与高校教师进行在线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高校牵头,组织各个合作幼儿园之间也实现数字平台的对接,从而形成本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网络体系,带动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3.建设园校共用的教学资源库。在数字平台使用中,及时提取和整理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合理化处理,使之成为幼儿园和高校共用的教学资源,经过大量的积累,形成资源库,无论是促进园校各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用于对外交流、教师培训,都能发挥极大的效益,是一笔宝贵财富。
  总之,教学法课程的改革是提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依据园校合作的宝贵经验,以信息化新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高校和幼儿园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晶.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3(11).
  [2] 李敏.基于课程整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改革[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3] 苟顺明.新世纪美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透视[J].外国教育研究,2013(7).
  基金项目:基于实践智慧生成的“驻园式”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探索,2017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7BZ043)。
  作者简介:赵四鸿(1977.06- ),男,甘肃泾川人,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4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