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门诊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苗东风 重彦珍

  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而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是各种心脏病变的常见症状。现将我院心肌病门诊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用中药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8例患者是2002~2006年来我门诊就诊病人,均有近期明显感冒发热病史。女17例,男11例,年龄9~42岁。心电图确诊为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即每分钟多于6次期前收缩)。其中9例伴有ST-T改变,8例有二联律,3例有三联律,以上患者均未用西药抗心律失常治疗。
  治疗方法酸枣仁O.5g/kg,葛根0.25g/kg,配伍黄芪1.0g/kg口服。伴有sT―T改变患者,加用丹参5~25g/日(根据年龄、性别加减),20~30天为1疗程。每疗程后来门诊复查心电图。
  结 果 经上述治疗方案用药1~3个疗程后,室性二联律8例患者症状基本控制,1例转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3例三联律患者基本控制,1例转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17例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完全控制13例,转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2例,有一定程度减轻者2例。伴ST―T改变9例患者基本痊愈。
  
  讨 论
  
  各种心脏疾病,如克山病、酒精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风湿性心瓣膜病等,临床上都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临床对各种心脏病变在针对病因病理变化治疗基础上,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大同小异。基本上是用各种西药如慢心律、心得安、胺磺酮等治疗。而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在一些有禁忌证的个体患者的应用,对患者,bN和生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门诊医生对患者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临床医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依靠经验和习惯。抗心律失常西药根据其生理效应分成4大类。各类药都能使已有的病情加重和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为10%~50%(致心律失常作用),致使用药剂量不易掌握,停药后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心律失常反弹性加重。 葛根在传统中药分类属于发散风热类,酸枣仁为安神类。现代科学分析证明:葛根所含酮类和苷类,能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外周血管阻力,有B受体拮抗剂药物的功效。酸枣仁所含苷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稳定心肌细胞膜,抑制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明显扩张微循环。清除代谢废物,调整电解质不平衡状态。基于上述药理学特性,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药物疗效的基础。正是这种药理作用机制,临床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十分稳定可靠。应用中药葛根、酸枣仁为主的纯中药制剂,治疗各种心脏病所致的多发性室性早搏,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不仅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细胞机能状态,促进心肌细胞代谢,增加心肌细胞血氧供应,还十分有效地抑制心肌异位兴奋灶,又不引起过度抑制心肌收缩力,不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成本低,疗效好,适用于各类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多发性室性早搏的治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7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