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非刚性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非刚性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非刚性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刚性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术中操作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刚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确切,能保证患者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同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非刚性内固定;螺钉内固定;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252-01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多伴随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属于微动连接关节,是通过自身的弹性与张力来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一旦出现损伤,不仅会造成踝关节不稳,同时还会诱发骨性关节炎等。所以,对于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应当尽早恢复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和复位,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保障与基础。既往对该类骨折的治疗主要以手法复位后行螺钉刚性内固定治疗,但由于骨折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造成螺钉固定易断裂、易松动,反而容易引发二次伤害[1]。非刚性内固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相比传统的螺钉内部定治疗效果更佳。为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我院对既往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为研究对象,根據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5例。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42.8±4.1)岁;其中扭伤17例,交通事故7例,坠落伤1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3~65岁,平均(43.1±3.9)岁;其中扭伤15例,交通事故6例,坠落伤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致伤原因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以钢板螺钉将后踝固定,随后使用钢板对腓骨下段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内固定,对内蝶骨骨折部位采用加压螺钉固定,C臂下行Hook试验确定下胫腓骨的不稳定性,再使用大号复位钳对下胫腓骨进行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整复后,使用皮质骨螺钉加以固定,待固定结束后,使用Hook试验对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进行检测,术后3周给予石膏固定,术后3个月将螺钉取出。观察组给予非刚性内固定治疗,在腓骨上钻取骨道,并作1cm的切口,使用牵引导丝经腓骨侧面将重建钢板引入,并从胫骨侧面引出,随后固定钢板在胫骨内侧,缝线固定打结,术毕。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行4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中操作角度、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内固定松动1例,断裂1例,骨折愈合畸形1例,感染1例,总并发症率16.0%;观察组感染1例,皮肤刺激1例,总并发症率8.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下胫腓联合包括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韧带的复合体,具有保持踝关节稳定性和踝穴完整性的效果。人体的正常活动中,外踝能够做出2~5°范围的旋转,并且能进行1~3mm的前后移动,在0~2mm内行内外运动,一旦出现2根以上的韧带损伤,踝关节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不稳定性。通常踝关节出现骨折后也会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若不及时治疗还会诱发患者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功能丧失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尽早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行相应的治疗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方式包括刚性固定与非刚性固定,传统的刚性固定(螺钉内固定)操作简单且固定效果可靠,但采取该术式进行治疗的患者由于术后无法尽快行负重练习,容易导致关节僵硬,传统的刚性固定在持续应力作用下还容易导致内固定松动甚至断裂等,所以患者术后10周时就应当将螺钉取出,这也是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非刚性内固定则是在下胫腓关节后为患者预留相应的微动生理性,不仅能保证踝关节的刚性固定,同时又能让踝关节的应力分布均匀,改善踝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也不需要行二次手术将内固定物取出,优势更明显[3]。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术中操作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非刚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确切,能保证患者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同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马腾,王谦,路遥, 等.非刚性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8):677-682.
  [2] 王林杰,侯煜,高文山, 等.非刚性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的疗效对比[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3):374-376.
  [3] 程锐,曾少鞠,谢伟雄, 等.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对比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9):12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3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