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手术治疗属于肝胆管石病重要方式,然而,因我国多数医疗机构在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时,普遍缺少规范性特征,从而造成其结石残留率、复发率的不断上升。所以,在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中,对其临床分型予以重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直接关系到其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首先分析肝胆管结石病临床分型,其次进行手术方式的浅析,最后对其治疗方法予以具体研究。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临床分型;手术方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200-02
  我国肝胆管结石病的发病率较高,达到10%左右,虽然近几年研究统计显示,其发病率并未下降,但对于部分内陆与农村、偏远地区来讲,其发病率达到38.0%-55.8%左右。在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手术属于主要治疗方法,但因为各区域医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化,且属于胆道疾病比较复杂治疗方法。因此,肝胆管结石进行科学分型,有利于其有效治疗。
  1 肝胆管结石病临床分型
  在对结石解剖部位与胆管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按照I型(肝内型)、IE型(肝内外型)、L型(左叶型)与R型(右叶型)等标准,结合胆管是否存在狭窄、扩张情况进行具体标记,即S0、S1、S2和D0、D1、D2,分型优点包括:结石位置和胆管狭窄程度等特征,然而,如果过于重视结石解剖部位,直接忽略肝脏实质病例特征,例如:肝实质萎缩,加之胆管狭窄和扩张的并存,使其呈现较高重复率,无法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病变进行准确判断,最终影响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1]。
  在提出新型结石的分型标准后,具体表现为:I型为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即结石根据肝内胆管的局限性置于相应肝段中,通常伴有肝管狭窄和受累肝段萎缩情况,其临床表现包括:梗阻型与静止型等。Ⅱ型为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主要分布于双侧胆管内,结合肝实质情况将其分为三种亚型,即Ⅱa型,未出现显著肝纤维化与萎缩;Ⅱb型,存在区域型肝纤维化,同时伴有主肝管狭窄等;Ⅱc型,肝纤维化比较广泛,并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等。E型为肝外胆管结石,结合肝管Oddi括约肌状态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具体分为三个压型,即Ea的胆管下端维持正常状态;Eb的胆管下端比较松弛;Ec的胆管下端较狭窄。
  在进行临床分型时,除了需要对结石的分布特征予以考虑,还应该研究肝脏实质程度,即按照结石分布和肝脏病变程度等进行,确保其分型方式的科学性與合理性[2]。
  2 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方式选择
  按照其临床分型标准,在进行手术选择时,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第一,Ⅰ型,需要将病变肝段的切除作为重点,以实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第二,Ⅱ型,其中Ⅱa、Ⅱb型应该在多种手术方式的联合下进行,根据术中超声与胆道镜取石方式治疗,对于Ⅱb型患者,需要实现病变肝段的全面切除。若是肝功能是以代偿状态为主,在进行Ⅱc型选择时,也需要按照胆道病变复杂性等予以选择,尤其是合并胆道与肝脏病变等患者,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第三,在诸多肝门胆管狭窄病例中,特别是在Ⅱ型患者中,对其进行肝门胆管修复重建术治疗,还需要辅助进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以此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3]。第四,结石残留可能存在复发病例,如Ⅱa、Ⅱb型患者,可以在术中通过预置空肠、胆囊等进行皮下盲襻,能够为术后取石创建通路。第五,肝外肝管结石患者可以通过取净结石方式进行,无论胆总管的扩张程度达到任何标准,无需给予胆肠吻合。第六,Oddi的括约肌呈松弛、狭窄状态(Eb、Ec)应该予以胆肠吻合。第七,对于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受累肝管等患者,需要对其予以胆管取石术和T管引流术的治疗。
  3 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3.1 肝切除术治疗
  在对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肝切除术治疗时,除了可以有效取石之外,还能对萎缩肝脏实质与狭窄胆管进行相应处理,进而降低结石复发率,尽可能减少胆管细胞癌风险。然而,在进行肝切除术治疗时,应先进行肝脏储备的全面评估,尽可能降低肝衰竭风险。对于肝细胞癌患者来讲,应该根据荷瘤肝段门静脉的分枝予以转移,以此进行肝切除,在实现肿瘤全面切除的同时,对可能出现转移门静脉分枝情况进行有效预防,以此减少肝细胞癌的复发率,使其临床疗效得到全面提升。肝胆管结石病变时,其范围主要是以病变胆管阶段性的分布为主,根据肝叶、段胆管分枝发现,引起具有播散与迁移等特征,需要将肝叶或肝段作为标准进行解剖切除[4]。但是,因为肝胆管结石病病理特征比较显著,可能造成肝门扭转情况,以及肝脏旋位等问题,最终无法进行肝叶、肝段的主区内判断,极易造成预切不准的情况,是并发症和症状复发主要原因。然而,按照肝细胞解剖切除经验和研究发现,新型手术方式(美兰持久染色解剖定位解剖性肝切除治疗)的出现,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从而解决解剖肝切除面临问题。
  3.2 肝肠吻合治疗
  在对肝胆管结石病浑浊进行治疗是,肝切除属于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相关研究和讨论下发现,对于Oddi括约肌保留患者来讲,其治疗失败进行再次手术时,其主要原因为胆肠吻合术,可能会加重患者胆道感染,最终发生胆道慢性狭窄等。而胆肠内引流患者中,虽然部分报道与动物实验显示,胆肠吻合术治疗后,可能因为胆汁反流出现粘膜上皮异生等,而在长期随访发现,患者并未因为胆肠吻合引发胆管炎。由此可见,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临床治疗时,对其进行胆肠吻合术治疗,并非手术治疗禁忌,但不可过度选择胆肠吻合,仅能在肝门部胆管狭窄等疾病中应用[5]。
  4 结束语
  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外科手术属于主要治疗手段,应该坚持按照去除病灶、矫正狭窄等原则进行。在对肝内胆管结石分布情况等进行具体了解后,需要判断患者全省情况,以便于制定符合其病例治疗方案,同时保证手术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属于肝胆管结石患者主要治疗方法,需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以便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滕涛.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6):120-121.
  [2] 夏云.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J].医药前沿,2014,(33):81-82.
  [3] 刘科,郑必祥.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在肝胆管结石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46):352.
  [4] 陈显中.不同临床分型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外医学研究,2016,(11):117-118.
  [5] 袁行文,刘昌利.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及其各型手术方式分析[J].医学信息,2016,(25):118-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3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