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左胸食管癌患者, 均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 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分析患者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及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 且均放置纵隔引流管。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为(6.25±0.64)d。其中1例出现咳痰、1例出现肺不张,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例出现心律失常, 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住院时间为(7.88±1.05)d。结论 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 心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纵隔引流管;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应用效果
  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属于消化道肿瘤, 近年来, 在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该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加重了社会、家庭负担, 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食管癌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一般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进行性咽下困难是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 首先是难以咽下干的食物, 随着病情的加重, 患者难以咽下半流质食物, 直至唾液以及水都难以咽下[2, 3]。目前, 临床对于食管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辅助化疗和放射治疗,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虽然近年来,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机械吻合后会出现瘘口较小的吻合口瘘, 患者早期表现为胸痛、胸闷、高热,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明显增加了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4, 5]。因此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如何预防并诊治并发症, 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纵隔引流管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左胸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42~67岁, 平均年龄(54.52±6.26)岁;病程3~9个月, 平均病程(6.06±1.14)个月;体重45~75 kg, 平均体重(60.05±5.14)kg;病灶部位:上段 9例, 中段14例, 下段7例;病理分期:Ⅰ期5例, Ⅱ期 14例, Ⅲ期11例;基础病:6例高血压, 5例糖尿病, 7例冠心病, 6例肺心病, 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纳入标准:①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病情稳定者;③精神正常、意识清醒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经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体征、手术病理检查、细胞学诊断确诊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其他恶性肿瘤、呼吸衰竭者;②合并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者;③合并重大感染者;④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⑥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抑郁症者。
  1. 2 方法 患者均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术前8 h告知患者禁食, 术前6 h告知患者禁水, 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食管癌切除术治疗, 将食管肿瘤切除后, 游离呈管状, 吻合上端食管胸顶同时进行间断缝合, 在胸管外常规放置 1条纵隔引流管, 置于纵隔引流管末端与吻合口下方距离1~2 cm部位, 负压球从术侧腋中线第8肋引出, 术后2~3 d详细观察引流量, 复查X线片, 判断无异常即可将胸管拔除, 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及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吻合口瘘主要表现为胸管引流液有异味、浑浊、胸痛、突发性高热等, 肺部并发症主要包括肺不张、咳痰, 心臟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窦性心律失常、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2 结果
  30例患者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 且均放置纵隔引流管。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为(6.25±0.64)d。其中1例出现咳痰、1例出现肺不张,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1例出现心律失常, 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住院时间为(7.88±1.05)d。
  3 讨论
  临床普遍认为, 食管癌的人群分布与遗传易感性、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地域、种族、职业、性别、年龄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发展至中晚期会出现无力、脱水、消瘦、分泌物难以咽下等症状, 持续性背痛或者胸痛是典型的晚期症状, 癌细胞一般均已侵入到了食管外组织[6, 7]。胸食管癌切除术创伤面积较大、涉及领域广泛, 手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胸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几率极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 30例患者中1例出现咳痰、 1例出现肺不张,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1例出现心律失常, 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分析其原因如下:①纵隔引流管可以充分、及时的引流, 有效减少了炎症介质的释放。②纵隔引流管提高了引流通畅性, 明显减轻了肺淤血症状, 通气良好, 降低了心肺功能紊乱发生率。 ③引流通畅, 降低了心肌组织不均匀、心脏迷走神经刺激的不均一性。④纵隔引流管明显降低了胸腔内张力, 心脏收缩自如, 极大的减轻了缺氧症状[9, 10]。
  吻合口瘘是指发生在贲门、食管部位的常见并发症, 一旦发生吻合口瘘, 患者住院时间会明显延长, 住院费用会显著增加, 病死率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 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为(6.25±0.64)d、住院时间为(7.88±1.05)d。吻合口瘘的防治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 有助于及早发现吻合口瘘。传统手术中胸腔引流管只放置1根, 对吻合口胸腔瘘只能起到预警作用, 但是如果没有出现吻合口纵隔瘘, 则无法达到预警效果。放置纵隔引流管后只要患者发生吻合口瘘, 则会有食物茶渣、脓液从纵隔引流管中流出来, 即可对病情做出诊断。如果放置胸腔引流管后, 患者出现纵隔瘘, 则需要与肺部感染相鉴别[11]。纵隔引流管管身相对较细, 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留置时间较长, 术中放置在纵隔床部位, 有助于术后对引流液的性状进行动态监测, 一旦出现引流液性状异常, 则予以亚甲蓝, 即可确定是否发生吻合口瘘, 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为患者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赢得了宝贵时间[12]。纵隔引流管具有高效、通畅等优点, 是吻合口瘘愈合的关键以及基本条件, 放置引流管之后, 引流通畅, 明显减少了占位效应, 减轻了胃部症状, 促进胃排空, 有效降低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避免心、肺器官受到严重干扰。放置纵隔引流管, 明显减轻了纵隔中结构的压迫, 促使心脏舒张、收缩自如, 减轻了缺氧、缺血症状, 降低了心、肺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放置纵隔引流管明显减轻了对心脏迷走神经的刺激性, 降低了心肌组织的不均一性, 避免触发激动、折返运动, 应激性明显降低, 避免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 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纵隔引流管, 吻合口瘘确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 心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毅, 庄翔, 肖平, 等. 纵隔引流管在防治经右胸上腹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临床应用.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5, 28(3):144-147.
  [2] 林存红. 左胸径路食管癌术中留置右胸管术后防反流引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28):10-14.
  [3] 张智光, 任民, 胡芸海, 等. 纵隔引流管在诊治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中的临床价值. 黑龙江医药, 2017, 30(2):388-390.
  [4] 熊克品. 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術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价值研究.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35(s2):186-187.
  [5] 程飞, 何玉华, 刘术尧, 等. 纵隔置管引流在胃食管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7):1063-1064.
  [6] 乔飞. 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9):82-83.
  [7] 沙纪名, 石开虎, 吴君旭, 等.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 2015, 55(39):56-58.
  [8] 马跃峰, 邢鑫, 孔冉冉, 等. 纵隔留置引流管对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疑难病杂志, 2017, 16(12):1248-1251.
  [9] 徐建康, 田文泽, 陈其友, 等. 预防性引流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应用. 江苏医药, 2017, 43(4):250-252.
  [10] 王志强, 罗俊辉. 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后单根纵隔引流管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8(1):71-73.
  [11] 晁栋, 李明, 李庆新, 等. 纵隔引流治疗微创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3例报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 15(1):92-94.
  [12] 史博, 杨光, 平勇, 等. 经鼻瘘腔内置引流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纵隔瘘6例.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 26(3):250-252.
  [收稿日期:2018-1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