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误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并分析其误诊情况和相关原因。方法 选取28例乳腺错构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 , 观察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比较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的准备率和误诊率。结果 28例患者中12例患者的肿块位于外上象限, 占比为42.86%, 5例患者的肿块位位于外下象限, 占比为17.86%, 7例患者的肿块位于乳腺脂肪层内, 占比为25.00%, 其余患者未作出明确显示。患者的肿瘤最小直径为0.4~7.1cm, 平均直径为(2.27±1.75)cm;20例患者肿瘤的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或团块, 占比为71.43%, 其中有1例患者的回声表现不均匀, 占比3.57%;5例患者为稍高的回声肿块, 占比为17.86%, 2例患者肿瘤为等回声, 占比为7.14%。6例患者的肿瘤边界欠清晰, 此外准确检测到的患者肿瘤边界均相对清晰。28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 同时未见其腋窝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乳腺错构瘤诊断准确2例(7.14%), 漏诊1例(3.57%), 误诊25例(89.29%);其中有11例患者被误诊为脂肪瘤、占比为39.29%, 8例患者被误诊为增生结节、占比为28.57%, 3例患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占比为10.71%, 3例患者被误诊为腺纤维瘤、占比为10.71%。病理检查乳腺错构瘤诊断准确28例(100.0), 漏诊0例, 误诊0例;病理检查乳腺错构瘤的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 误诊率低于超声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和其他乳腺疾病存在类似性, 容易出现误诊现象, 故而临床应注重做好相关鉴别, 最终减少误诊率, 为准确治疗的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乳腺错构瘤;超声图像特征;误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4.031
乳腺疾病在妇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病发后主要可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等现象, 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而按照乳腺疾病的良恶性可对其性质进行区分, 其中乳腺错构瘤、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均属于良性乳腺疾病[1]。乳腺错构瘤则是良性乳腺疾病中发病较低的一种, 临床上相对罕见, 故而尚未对该类患者的疾病诊断给予客观、准确的标准, 但是临床普遍认为早期对乳腺疾病实施诊断, 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 对于其及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则以作者工作实际情况为基础, 在2016年
1月~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分析, 目的在于总结超声应用于乳腺错构瘤中的价值, 进而为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现将本次研究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8例乳腺错构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2~42岁, 平均年龄(29.32±5.14)岁;患者自发现乳房肿块到接受本次诊断时间最短1个月, 最长3.8年, 平均时间(1.62±1.00)年;均为单侧发病, 其中13例疾病位于左侧, 15例疾病位于右侧, 患者均为发现自身乳房异常或近期伴随不适感加重现象来本院接受诊断治疗, 本次研究前已经将研究概况向患者或家属做出了说明, 入选者均表示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 2 方法 均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GE的E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 双臂外展上举充分暴露乳房, 超声探头频率为7.5~10 MHz, 扫查时以患者乳头为中心, 以放射状对其乳腺进行多切面扫查, 扫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肿块位置、肿块边界、肿块性质、肿块厚度、肿块内部回声情况等, 逐一明确其肿块情况后, 将超声切换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 继续观察患者乳腺和肿块内的血流情况, 完成检查后详细整理检查资料。完成检查后在患者或家屬同意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手术, 并进行手术病理检查, 记录其相关的检查结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乳腺错构瘤超声图像特征, 并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比较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的准备率和误诊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乳腺错构瘤超声图像特征 28例患者中12例患者的肿块位于外上象限, 占比为42.86%, 5例患者的肿块位位于外下象限, 占比为17.86%, 7例患者的肿块位于乳腺脂肪层内, 占比为25.00%, 其余患者未作出明确显示。患者的肿瘤最小直径为0.4~7.1cm, 平均直径为(2.27±1.75)cm;20例患者肿瘤的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或团块, 占比为71.43%, 其中有1例患者的回声表现不均匀, 占比3.57%;5例患者为稍高的回声肿块, 占比为17.86%, 2例患者肿瘤为等回声, 占比为7.14%。6例患者的肿瘤边界欠清晰, 此外准确检测到的患者肿瘤边界均相对清晰。28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 同时未见其腋窝肿大淋巴结。
2. 2 病理与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比较
超声检查乳腺错构瘤诊断准确2例(7.14%), 漏诊1例(3.57%), 误诊25例(89.29%);其中有11例患者被误诊为脂肪瘤、占比为39.29%, 8例患者被误诊为增生结节、占比为28.57%, 3例患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占比为10.71%, 3例患者被误诊为腺纤维瘤、占比为10.71%。病理检查乳腺错构瘤诊断准确28例(100.0), 漏诊0例, 误诊0例;病理检查乳腺错构瘤的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 误诊率低于超声检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错构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临床多认为和胚胎时期乳腺组织错构存在一定关系, 此后患者的乳腺正常结构成分比例出现紊乱, 而由于其存在残留的纤维脂肪组织和乳腺管胚芽, 导致在出生后进一步发育, 其异常情况随之加重, 表现出瘤样畸形生长[2]。
由于乳腺错构瘤在临床中发病率较低且并不多见, 故而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和发病特征尚未作出准确阐述, 超声医师对其诊断的思路也相对局限, 因此十分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 本次研究则主要针对超声诊断乳腺错构瘤的图像特征和误诊情况做出分析, 结果显示:该病的特异性超声征象缺乏, 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误诊率则高达89.29%, 且误诊的类型较多, 其中乳腺脂肪瘤主要是发生在患者皮下脂肪层内, 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 且回声强度和临近脂肪组织存在类似之处, 故而和该病类似, 但是该研究中疾病伴随不同程度的高回声, 故而临床应注重捕捉, 做好鉴别[3];其中的乳腺增生结节则多数较小, 无包膜且呈现梭形或纺锤形, 中间无显著的血流信号, 故而临床容易出现混淆, 本病在疑似征象出现时可考虑对患者实施随访或进行活检穿刺, 进而予以明确[4]。此外的乳腺纤维瘤则一般在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 该类肿瘤的形态则较为规则, 且形态相对清晰, 存在纤细的包膜, 且内部回声均匀, 后方常常伴随轻度增强现象, 但本次研究疾病存在低回声结节, 同时边界清晰, 活动度较高, 应该注重以此特征对其进行鉴别, 进而做好相关诊断和治疗[5-9]。超声对于乳腺错构瘤患者诊断的安全性较高, 无创伤, 且分辨率相对较高, 因此临床应注重对其特特征进行总结, 继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10]。
综上所述, 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和其他乳腺疾病存在类似性, 容易出现误诊现象, 故而临床应注重做好相关鉴别, 最终减少误诊率, 为准确治疗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孙英姿, 马艳红, 吴丽萍. 肝内胆管错构瘤的超声诊断、误诊分析及相关探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8):1509-1511.
[2] 邓晶, 徐祎, 栗翠英. 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超声表现及其误诊原因分析.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 19(5):325-328.
[3] 杨莹, 潘国庆, 马芸. 乳腺肌样错构瘤四例临床病理分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 45(10):715-716.
[4] 田武国, 赫帅, 汪伶俐. 乳腺巨大错构瘤合并乳腺癌一例.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7, 11(2):158-160.
[5] 王冬梅, 杨裕佳, 邱逦. 乳腺肌样错构瘤超声表现2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 32(5):696.
[6] 刘磊磊, 赵红佳, 游涛. 乳腺错构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误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5):220.
[7] 吴建萍, 李鹍, 李卓琳, 等. 乳腺错构瘤X线、超声表现与病理11例病例并对照分析. 昆明醫科大学学报, 2015, 36(3):95-98.
[8] 丁晶梅. 乳腺脂肪瘤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5):253.
[9] 王豪, 夏爽, 宋嫣. 右乳恶性叶状肿瘤合并左乳腺错构瘤超声表现1例.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8, 34(6):538-539.
[10] 贾雄, 石新霞. 乳腺错构瘤分型在钼靶与病理中相关性研究. 临床军医杂志, 2015, 43(11):1178-1180.
[收稿日期:2018-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