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分娩催产方法中应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催产的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计划分娩催产方法中应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静滴)催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800例行计划分娩的催产产妇, 根据产妇分娩催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50例)及观察组(450例)。对照组应用缩宫素静滴进行催产, 观察组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进行催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时间、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时间(322.6±28.4)min短于对照组的(449.6±44.3)min, 出血量(151.6±45.1)ml少于对照组的(193.4±48.7)ml, 引产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6.57%, 剖宫产率4.67%低于对照组的13.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在计划分娩催产中应用效果显著, 可缩短引产时间, 减少出血量, 降低产妇生产风险。
【关键词】 计划分娩;人工破膜;缩宫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29
產妇在待产过程中, 妇科专家一般建议等待自然分娩, 但对于出现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产妇, 则应考虑等待分娩的时间是否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若存在胎儿窘迫、窒息等较大风险, 则应考虑进行计划分娩催产, 以降低待产所致母胎风险, 提高产妇分娩成功率[1]。本院在实际计划分娩催产中, 主要采用缩宫素静滴催产以及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催产两种方式, 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产妇分娩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对行计划分娩的800例催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本院行计划分娩的800例催产产妇的临床资料, 根据产妇分娩催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50例)及观察组(450例)。对照组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28.3±5.1)岁;孕周38~45周, 平均孕周(42.2±4.8)周。观察组年龄24~40岁, 平均年龄(27.8±4.6)岁;孕周37~45周, 平均孕周(41.7±4.9)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单独运用缩宫素静滴进行催产。方法:因缩宫素的个体敏感性差异, 严格控制缩宫素的浓度、用量和滴速, 先从小剂量开始, 将2.5 U缩宫素混入500 ml 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 通过输液泵进行静滴, 8滴/min, 密切关注产妇宫缩、胎心调整情况, 在产妇出现有规律宫缩之前, 每隔30 min对滴注速度进行调整, 增加5滴/min的滴速, 但应保证最大滴速<40滴/min。若在此情况下产妇仍未出现有规律宫缩, 可根据产妇情况增加缩宫素浓度, 但应保证最大浓度<1%。若产妇2 d之内还未发生规律宫缩, 则视为引产失败。在宫缩引产过程中, 应密切关注宫口的扩张情况, 查看胎儿进入骨盆入口的情况, 保证产妇膀胱属于排空状态, 并持续进行胎心监测, 针对胎心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1. 2. 2 观察组 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进行计划分娩催产。在人工破膜前均对产妇进行盆底常规检查, 排除患有阴道炎症状的产妇, 在破膜前给予胎心连续监测;术前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 对外阴进行严格消毒, 并在产妇臀下放置白色产垫, 便于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羊水性状对胎儿分娩情况进行有效判断;破膜时, 操作者用右手中指和食指从产妇阴道探入宫颈, 确定破膜位置, 等待宫缩出现间歇时, 以艾力斯钳夹破羊膜囊, 使羊水缓慢流出, 并持续进行胎心监测。直到无明显羊水流出, 胎发可见, 则视为破膜成功。如2 h无宫缩或宫缩较弱, 则给与缩宫素静滴以催产, 使用方法与对照组同。若48 h仍未出现有效宫缩, 则视为引产失败。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时间、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的引产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时间为(322.6±28.4)min, 对照组产妇的引产时间为(449.6±44.3)min。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9.194, P=0.000<0.05)。
2. 2 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为(151.6±45.1)ml, 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为(193.4±48.7)ml。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57, P=0.000<0.05)。
2. 3 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为90.00%(405/450), 对照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为76.57%(268/350)。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3, P=0.000<0.05)。
2. 4 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4.67%(21/450), 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3.14%(46/350)。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3, P=0.000<0.05)。
3 讨论
妊娠晚期进行计划分娩催产的方式有很多, 对于宫颈未成熟产妇, 临床上多采用前列腺制剂或低位水囊、Foley 尿管等机械性促进宫颈成熟[2]。但对于宫颈成熟产妇, 前列腺激素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产妇宫缩过于频繁, 以致出现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风险, 而单一的缩宫素静滴催产存在一定局限性, 部分产妇在使用后仍无法进行有效的宫缩。人工破膜具有较好的催产效果, 但易因操作不当或产妇身体异常反应而导致出现脐带脱垂或受压、母胎感染、前置血管破裂和胎儿损伤等风险。但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 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及严格的灭菌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破膜导致的风险。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显示, 人工破膜存在的风险可通过规范的操作程序和严格的灭菌进行有效的控制, 进而大幅度减少产妇宫缩过频、胎盘早剥、感染等风险。而随着医学的进步, 多数研究也认为羊水浑浊并非胎儿窘迫指征, 因而人工破膜的剖宫产率较之前有所下降。因此, 人工破膜术开始逐渐应用于计划分娩催产中。 人工破膜催产的机理, 是通过刺激子宫收缩物质, 如前列腺素、缩宫素、血清素、组胺、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紧张素等的合成和释放, 其中前列腺素在分娩的第三阶段起着关键的作用, 可促进子宫颈扩张和蜕膜组织暴露, 增强宫缩。且破膜后羊水流出, 宫内容积减小, 压力下降, 子宫肌纤维变短, 宫缩强度随之增加[3-5]。另外破膜后由于宫颈阻力减小, 可加强胎儿头部下降, 从而进一步促進宫缩, 加快产妇分娩进程。另外通过人工破膜还可以及早了解羊水情况, 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体位情况, 若出现宫内窘迫等症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避免胎儿因宫内窘迫产生新生儿窒息。针对破膜后2 h左右仍无规律宫缩的产妇, 给予宫缩静滴, 两者联合运用可有效增强产妇宫缩, 缩短产程时间[6, 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时间(322.6±28.4)min短于对照组的(449.6±44.3)min, 出血量(151.6±45.1)ml少于对照组的(193.4±48.7)ml, 引产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6.57%, 剖宫产率4.67%低于对照组的13.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进行计划分娩催产, 可使孕妇更快进入产程并提高引产成功率, 人工破膜后再使用缩宫素进行催产, 可使孕妇较快临盆, 加快进入产程时间。
综上所述, 计划分娩催产方法中应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催产临床效果较好, 可缩短产妇生产时间, 减少产妇痛苦, 提高引产成功率, 可作为一种安全的催产方式加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佳红, 胡小英, 张薏, 等. 应用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对缩短产程的观察分析. 医学信息, 2017, 30(5):50-52.
[2] 李刚.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催产效果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34):135-138.
[3] 王艳丽. 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 9(5):403-406.
[4] 王丽. 静滴缩宫素引产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1):157.
[5] 张燕, 沈春波. 人工破膜术缩短产程201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7):1076-1078.
[6] 贾玉芳. 124例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9):111-113.
[7] 崔海闪.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14):2531-2532.
[收稿日期:2018-0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