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口服避孕药预防复发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口服避孕药对于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患者复发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84例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施予TCRP, A组患者术后未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 B组患者术后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商品名:达英-35)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治疗1、3、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0.81±0.32)、(0.38±0.17)、(0.34±0.16)cm, 均薄于A组的(0.99±0.30)、(0.53±0.25)、(0.48±0.10)c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1个月后月经改善率为54.76%(23/42), 与A组的47.62%(20/4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5.71%(36/42)、95.24%(40/42), 均高于A组的66.67%(28/42)、73.81%(31/4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1、3个月后均无复发情况;治疗6个月后, B组复发率为0(0/42), 低于A組的11.90%(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CRP结束后, 对EP患者实施口服避孕药, 其能够更好地防范患者复发, 并促使其月经情况得以好转, 可推广。
  【关键词】 避孕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避孕药;复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51
  EP即为妇科科室中较为普遍的病症, 在临床中, 其发病率为5.7%~25.0%, 且近几年, 其发病率逐步升高。EP发病机理还未确定, 通常认为其极有可能与内膜没有立即产生剥脱、激素带来刺激等各类因素相关,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月经总量有所增多等。现阶段, TCRP被认定即为对EP实施治疗的关键方式, 其治疗成功率>80%, 可以缓解EP引发的各类临床症状, 然而, 其操作较为复杂, 如果清除不彻底, 则会由于残余息肉而引起复发。
  所以, 如何防范TCRP结束后复发成为临床所需关注的核心[1]。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未口服避孕药与口服避孕药对于TCRP患者的作用与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EP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2例。A组患者年龄24~43岁, 平均年龄(33.00±10.56)岁。B组患者年龄23~44岁, 平均年龄(33.00±1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手术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施予TCRP治疗:辅助患者处于膀胱截石位, 对其实施复合麻醉, 在麻醉起效后将宫颈扩充到八号, 然后置入宫腔镜, 膨宫介质即为0.9%生理盐水(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146, 规格:250 ml), 膨宫压力为10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待宫腔镜进至宫底位置后, 在进行退镜的同时探测宫腔壁中不一致位置的相关情况与两侧输卵管开口、宫颈管黏膜相关情况等。确定EP的位置、大小与数目, 依据宫腔镜监测定位并用刮匙刮净息肉, 对宫腔四壁实施搔刮, 对宫角双侧施予诊刮手术, 借用宫腔镜开展监测, 若息肉蒂没有全方位清除, 在宫腔镜下借助微型剪刀顺息肉蒂根位置实施剪裁, 直到息肉没有任何残余。在手术结束后, 将刮出的子宫内膜组织和息肉送病理检查, 同时, 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方面的治疗。
  1. 2. 2 药物治疗方法
  1. 2. 2. 1 A组 患者术后未使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
  1. 2. 2. 2 B组 患者术后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国药准字J20140114, 规格:2 mg︰0.035 mg×21片/盒)进行治疗, 患者均为自愿服用且无用药禁忌证, 于手术当日口服达英-35, 2次/d, 1片/次, 持续用药3 d后, 改为1次/d, 1片/次, 持续服用21 d后暂停用药, 并在下一次月经来潮后的第5天继续用药, 1次/d, 1片/次, 持续用药21 d后停药, 待下一次月经来潮后的第5天继续用药。共实施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子宫内膜厚度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
  1. 3. 2 月经改善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的月经改善情况, 月经改善判定标准:在手术结束后, 借助宫腔镜监测并记录月经总量, 月经总量恢复正常。
  1. 3. 3 复发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 复发判定标准:B超检查提示宫腔中产生异常回声, 且通过宫腔镜、病理检测确定患者即为EP复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1、3、6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B组治疗1、3、6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0.81±0.32)、(0.38±0.17)、(0.34±0.16)cm, 均薄于A组的(0.99±0.30)、(0.53±0.25)、(0.48±0.10)c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月经改善情况对比 B组治疗1个月后月經改善率为54.76%(23/42), 与A组的47.62%(20/4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5.71%(36/42)、95.24%(40/42), 均优于A组的66.67%(28/42)、73.81%(31/4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1、3个月后均无复发情况;治疗6个月后, B组复发率为0(0/42), 低于A组的11.90%(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 EP是引发子宫异常出血的关键原因, 其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中, EP发病原因有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紊乱, 尤其雌激素异常上升导致;同时, 患者佩戴了宫内节育器, 或由于流产引发慢性子宫内膜炎等, 但是, 临床中还未明确其发病机制。
  以往临床中多借助刮宫手术联合病理试验以确诊, 然而, 息肉蒂部是表面平滑的结缔组织, 在开展手术期间对其全方位实施清除具有一定的困难, 且数次实施刮匙较易伤害到息肉组织[2]。现如今, 医学新兴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使宫腔镜的运用范围更广, 并成了对EP患者实施治疗的关键, 然而, 患者术后较易复发[3]。有研究指出, 在EP患者激素水平较高的前提下, 手术结束后较易发生复发情况, 而如果手术结束后采用孕激素药物, 可以预防其复发。达英-35为炔雌醇与醋酸环丙孕酮型复方制剂, 是常用的避孕药物, 醋酸环丙孕酮可以阻碍双氢睾酮受体, 减少5α-还原酶的活性, 并对肝酶活性有诱导的功效, 进而阻碍雄激素生物效应, 减少促性腺素的生成, 促使高雄激素综合征获得好转[4]。达英-35具备较优的孕激素功能, 可以阻碍雌激素异常增多, 以调整维持身体中雌激素、孕激素间均衡, 阻碍子宫内膜增殖, 最终, 减少EP的复发。
  总之, 在TCRP结束后, 对EP患者实施口服避孕药治疗, 其能够更好地预防复发, 并促使月经情况好转, 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建霞, 孙彩芹.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 25(7):137-139.
  [2] 苏晶, 张树丽, 万晓慧.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同处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观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8(11):1407-1409.
  [3] 封意兰, 谌小卫.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细胞增殖核抗原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新医学, 2015, 46(4):236-239.
  [4] 艾冬梅.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辅助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7):1496-1498.
  [收稿日期:2018-12-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12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