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4例肺结核患者, 按照痰培养结核杆菌性质不同分为阴性组(91例)和阳性组(7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指标升高情况, 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结果 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比例高于阴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13.0±5.1)mm/h、(6.60±2.80)×109/L、(53±15)%, 阳性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25.0±11.6)mm/h、(6.70±2.75)×109/L、(53±15)%;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高于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3, 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0.437, P>0.05)。结论 在诊断肺结核时, 可将红细胞沉降率作为有效指标, 而血常规可提示患者细菌感染情况, 但并不密切关联结核杆菌感染。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肺结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15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为肺结核的四种主要类型。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呼吸道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1]。结核病与艾滋病、疟疾并列为全球三大传染病。有数据统计显示, 全球每年结核病新发患者1040万, 死亡180万, 是全球致死人数第一的传染病[2]。目前, 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是于患者痰液中发现结核杆菌。但临床发现, 部分肺结核患者并无显著症状, 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可能有多种慢性病, 多数患者在体检过程中才被发现, 导致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很低, 很多患者因此漏诊, 因此, 依据外周血液对肺结核进行确诊。本文通过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4例肺结核患者行外周血液指标检查研究, 从中发现外周血液检测在诊断肺结核中的价值, 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6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按照痰培养结核杆菌性质不同将患者分成阴性组(91例)和阳性组(73例)。阴性组男51例, 女40例;年龄35~55岁, 平均年龄(46.22±4.23)岁;有外伤史3例, 有近期手术史4例。阳性组男43例, 女30例;年龄35~54岁, 平均年龄(46.34±4.19)岁;有外伤史2例, 有近期手术史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痰培养行结核菌检查。晨起, 患者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 分离血清, 行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检测。
  1. 3 观察指标 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指标升高情况, 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指标升高情况比较 阴性组患者中77例(84.62%)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9例(9.89%)白细胞升高, 7例(7.69%)中性粒细胞升高;阳性组患者中69例(94.52%)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3例(4.11%)白细胞升高, 5例(6.85%)中性粒细胞升高; 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比例高于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 阴性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13.0±5.1)mm/h、(6.60±2.80)×109/L、(53±15)%, 阳性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分别为(25.0±11.6)mm/h、(6.70±2.75)×109/L、(52±14)%;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高于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3, 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0.437, P>0.05)。
  3 讨论
  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菌, 其生长速度慢于其他病菌, 导致结核杆菌可长期潜伏人体中而不使人体表现出任何症状, 一旦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情況时才会发作, 因此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且病程周期相比其他病菌更长, 治疗也更为困难[3]。结核杆菌可侵入人体的脑、胃、肺、骨、盆腔等任何器官, 但多数患者发病于肺部, 因此, 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及最主要的。患者一旦患肺结核, 结核杆菌可以使得患者肺部组织异常脆弱, 导致患者肺部形成空洞, 而结核杆菌在空洞中不断繁殖[4], 此时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则可将大量结核杆菌排除体外, 进而传染给正常人。而临床在进行诊断时, 也可通过痰涂片检测结核杆菌。一般情况下, 痰中结核杆菌越多表明患者传染性越大。目前, 临床并无特效疫苗预防结核病, 但感染结核病后, 一般经过长期服药均能痊愈。经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结核病是全球人类第九大致死疾病, 是最大的传染病杀手, 比艾滋病还要严重;而中国依然是高发国家, 有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 位居全球第三位[5]。但需要注意的是, 即便目前结核病痊愈几率较高, 但临床医学在治疗结核病上依旧存在两个挑战即结核病病例漏报及漏诊, 尤其是漏诊情况, 一旦患者漏诊, 除了延误病情外, 还可因为传播性强而使其身边正常人群感染结核病, 进而增加医疗负担,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更多负担。结核病之所以出现漏诊, 与临床还尚未清晰结核杆菌的致病因素、致病机制及其与人体互动的情况有关。一方面, 在致病人群中, 多数患者早期可能未有任何呼吸道不适情况, 仅有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自然无法将其与结核病相连。另一方面, 疑似患者的痰涂片检测往往查不出结核杆菌, 有数据显示, 仅有1/3患者痰涂片呈阳性, 其余呈阴性的患者则完全靠医生自身经验进行判断, 自然无法避免漏诊情况[6]。因此, 临床已将结核病诊断作为研究的重点, 也在不断探究新的诊断方法, 使结核病能够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以降低其漏诊率, 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现率, 以缩短患者治疗周期, 降低药物治疗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 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 临床不断对多种结核病诊断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红细胞沉降率及血常规检测为研究内容之一。在患者感染结核杆菌后, 一旦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巨噬细胞不断增值, 聚集并杀死结核杆菌, 并导致T淋巴细胞形成众多细胞因子, 导致免疫反应不断加剧, 致使红细胞沉降率持续升高,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也会随之增高, 但并不明显[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比例高于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当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 免疫反应会随之升高, 进而导致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而随着治疗的深入, 红细胞沉降率也会随着病情好转而不断降低。因此, 在评估结核活动期及结核病治疗效果时, 可以将红细胞沉降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 在诊断肺结核时, 可将红细胞沉降率作为有效指标, 而血常规可提示患者细菌感染情况, 但并不密切关联结核杆菌感染。
  参考文献
  [1] 汪海涛, 凌敏. 联合检测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临床意义. 临床肺科杂志, 2014(8):1466-1469.
  [2] 赵军喜.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国处方药, 2016, 14(6):134-135.
  [3] 曹顺民. 肺结核患者CRP、ESR血常规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医药前沿, 2016, 6(8):108-109.
  [4] 熊金梦, 毛科稀, 叶旭军. 联合检测血清ESR、CRP及CA125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 23(11):1283-1285.
  [5] 玛力亚木·阿布力提甫.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 吉林医学, 2014, 35(20):4500.
  [6] 范立雪. 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4):10-11.
  [7] 范春松, 赵兵. 血常规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价值. 医疗装备, 2018(7):44-45.
  [收稿日期:2019-0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49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