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 根据患者冠心病类型不同分为心绞痛组(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0例)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单支、2支和多支(≥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心绞痛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76±2.03)μmol/L, 低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2.80±3.69)μmol/L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5.76±4.13)μmol/L, 且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例、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例。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8.17±3.17)μmol/L, 低于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4.78±4.11)μmol/L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6.06±4.07)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临床类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存在紧密联系, 对于该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严重程度;临床意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16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心血管疾病,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临床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尚有待提高。随着冠心病相关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 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密切关系, 其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逐渐受到临床重视[1]。为此,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了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并分析了该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旨在为冠心病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行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 且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相关诊断标准[2], 其中, 心绞痛40例,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例。
根据患者冠心病类型分为心绞痛组(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0例)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0例)。心绞痛组男26例, 女14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5.10±13.02)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16±2.03)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組男15例, 女5例;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64.47±13.56)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4.15±2.03)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男16例, 女4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5.17±13.04)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97±1.96)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未行手术治疗;成年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脑卒中患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疾病患者、心脏疾病术后患者等。
1. 2 方法 采用贝克曼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循环酶法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该仪器试剂和标准品均为仪器配套产品。三组患者均在清晨来院采集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送检, 分离血清后立即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三组患者血样均测量3次,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测量结果。同时, 统计所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评估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单支、2支和多支(≥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心绞痛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76±2.03)μmol/L, 低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2.80±3.69)μmol/L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5.76±4.13)μmol/L, 且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单支、2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所有患者中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40例、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0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0例。
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8.17±3.17)μmol/L, 低于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4.78±4.11)μmol/L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6.06±4.07)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类复杂且危险的心脏病,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影响因素相对较多, 而探明相关影响因素, 可为该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蛋氨酸的代谢产物, 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并引起氧化应激反应, 加重血管内膜损伤, 较多文献报道显示, 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3, 4]。
有文献报道显示, 冠心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死亡率明显升高, 且死亡率与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水平呈正相关性, 提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性[5-7]。本次研究显示, 所有患者中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40例、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0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20例。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8.17±3.17)μmol/L, 低于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4.78±4.11)μmol/L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6.06±4.07)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随着血管病变数增加,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 冠心病越严重程度。本次研究进一步分析患者临床类型与该指标相关性发现, 心绞痛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76±2.03)μmol/L, 低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2.80±3.69)μmol/L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5.76±4.13)μmol/L, 且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最为显著, 而该类患者不良预后风险较高, 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对该类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8-10]。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临床类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存在紧密联系, 对于该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參考文献
[1] 刘玉薇, 万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 39(19):2373-2375.
[2] 王林军, 刘振. 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中外医疗, 2018, 37(20):49-51.
[3] 雷震山, 杜剑强, 尹云华. 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12):1856-1858.
[4] 康文娥, 阴赪茜.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20(6):642-645.
[5] 李文荣. 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8, 39(1):31-33.
[6] 张莉, 郁淼, 胡道军, 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 27(21):3092-3094, 3097.
[7] 裴娟慧, 李茂荣, 甘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7, 5(2):98-100.
[8] 周多辉, 陈根.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1):61-62.
[9] 巫剑雄, 张雪芳. 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现代医药卫生, 2013(9):38-39.
[10] 刘祥红, 师志云, 刘会玲, 等.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8):55-59.
[收稿日期:2019-04-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40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