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卒中单元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分析卒中单元联合奥扎格雷对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34.2±3.9)、(12.3±2.6)分, 对照组分别为(33.8±3.1)、(17.4±2.8)分。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单纯采用奥扎格雷的治疗方式, 卒中单元联合奥扎格雷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卒中单元;奥扎格雷;急性脑梗死;神经缺损;功能恢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74
  卒中单元主要是指医院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特别提供的病区, 病区内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均为专业人员, 包括重症监护病床和普通病床两个部分, 有效提升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 从近几年的研究情况来看, 雖然此类研究数量逐年增加, 但是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研究方面依然处于弱势, 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3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62例, 女68例;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58.5±4.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66例, 女64例;年龄45~70岁, 平均年龄(57.4±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经过磁共振成像(MRI)或是CT证实, 符合急性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初次被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③选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基底节区梗死患者, 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 [1];④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⑤自身以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 全部入住卒中单元病房, 卒中单元病房负责心理治疗的医师、主治医生、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均接受过严格的培训以及训练并通过相关考核。在对入住卒中单元病房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式:①采用路径管理的方式对全部患者进行管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诊疗方案, 不仅需要治疗患者的脑梗死问题, 而且要对患者的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 密切关注患者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情况, 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康复状态进行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实时调整。②采用基础治疗措施, 具体包括降血糖、降颅压、吸氧、营养脑神经、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的治疗[2]。③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在此过程中, 需要主治医师与康复医师密切配合, 引导患者进行立体平衡练习、体位转移练习、坐位平衡练习、行走练习等。
  ④采用物理治疗的方式辅助患者康复, 包括采用空气压力泵、激光设备、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式引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运动, 促进患者四肢的血液循环。⑤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医师针对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 与此同时, 其他医护人员也需要主动配合心理医师的工作, 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使患者能够主动树立康复的信心。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脑卒中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满分为42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问题越严重[3]。采用国际通用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满分为100分, 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有越高的生活能力。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 在实验流程方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根据本次实验主题制定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明确实验流程, 二是收集患者信息[4]。首先, 从患者信息的收集来看, 针对患者的一般材料、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需提前征得患者同意, 在患者表示无异议的情况下, 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而对照组患者信息收集主要采用回顾式的信息收集方式,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向患者说明本次研究内容, 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 调取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各类信息, 与此同时, 对患者的日后情况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中, 重点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相关指标的评估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随着近几年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以及愈后环节中出现神经缺损问题的几率也在持续增加, 针对这种情况, 做好相关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近几年, 临床上,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 卒中单元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的愈后情况, 有效解决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 不仅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同时, 还要做好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工作[5]。研究结果显示, 在患者发病初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问题, 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使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和普通病房相比, 卒中单元的治疗具有更强的系统性特征, 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 卒中单元的治疗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化需要, 充分突出治疗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讲, 相比于普通病房, 卒中单元的治疗费用往往更高, 这也是卒中单元治疗方式无法得到有效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 由于課题组成员来自多个领域, 对于急性脑梗死问题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 因此, 对于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影响因素以及发病机制研究相对透彻, 课题组成员不仅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 同时在年龄方面更趋于年轻化。本次参与研究的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他们热爱科研工作, 这也为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展开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次研究的可行性, 为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统计显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持续加快,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而神经缺损又是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 因此, 做好相关研究, 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卒中单元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可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神经缺损问题, 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蒙蒙, 朱明肃, 李轩, 等. 脑梗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13):3106-3108.
  [2] 甘解华, 汪咏秋. 普罗布考对老年脑梗死进展期患者疗效、APTT、纤维蛋白原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4):781-783.
  [3] 李佳佳, 朱云, 马征. 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7):4236-4238.
  [4] 杨永红, 陈星玲, 李志伟.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广东医学, 2017, 38(S2):68-70.
  [5] 孔繁鑫, 虢周科. 灯盏生脉胶囊对前循环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缺损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7, 38(11):1764-1766.
  [收稿日期:2020-0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9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