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管圈活动对重症脑出血患者PICC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运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PICC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神内科治疗的行PICC穿刺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1例)和品管圈组(42例)。常规组予常规管理,品管圈组予品管圈活动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血栓发生率、护理团队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管理后,品管圈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管理后护理团队能力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症脑出血带PICC患者行品管圈管理能有效减少其PICC血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PICC 血栓 品管圈
   doi:10.14033/j.cnki.cfmr.2020.01.0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the incidence of thrombus in PICC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8, 83 patients with sever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o underwent PICC puncture in the Department of divinity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group (41 cases)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42 cases) by order of admission. 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tivity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of thrombus, the ability of nursing team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of thrombu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P<0.05). After management, the ability of nursing tea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management (P<0.05).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ICC thrombu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PICC Thrombu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Guangzhou 510000, China
   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较重,多存在神志模糊,其治疗过程复杂,为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常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PICC)[1-2]。置管后患者血流进一步减慢,血栓发生率升高[3],以往临床采用冲封管来减少血栓的发生,但单纯的冲封管护理预防血栓效果较差,且对护理团队能力的提高有限。而品管圈管理通过专业PICC管理小组的成立和综合性护理知识的结合,对预防血栓发生产生了一定作用[4]。本文研究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重症脑出血带PICC患者后对其PICC血栓发生率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神内科治疗的行PICC穿刺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40~70岁;(2)重症脑出血首次行PICC穿刺者。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3)已发生血栓者;(4)存在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者。(4)沟通障碍,依从性较差者。本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研究。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品管圈组,常规组41例,品管圈组42例。其中常规组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17±6.89)岁,平均置入PICC时间(86.27±6.54)d;品管圈组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28±7.21)岁,平均置入PICC时间(91.45±7.08)d。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期间护理人员无变化。   1.2 方法
   入院后,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如常规PICC换药、测量臂围、输液前后冲封管、PICC相关知识宣教等。品管圈组行品管圈管理,具体如下:(1)建立品管圈活动专业小组。由科室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采取自愿的方式报名成立品管圈专业小组,小组由1名组长,1名辅导员及3名组员共5人组成。(2)确定品管圈管理的主题。选取合适的时间召开小组会议,采取科学、民主的方式,鼓励小组成员根据临床经验积极参与主题讨论,选出备选主题。再对备选主题进行可行性、迫切性及上级政策等综合性评估,最终确定减少PICC血栓发生次数为活动主题。(3)制定活动计划表。在确定了活动主题后立即对后期活动进行详细计划,确定后期步骤的执行时间和具体的执行人,且根据置入PICC患者的现状评估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4)培训及考核。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PICC发生血栓的因素、如何预防PICC血栓的发生、PICC血栓发生后的处理措施、PICC相关影像学、PICC的临床维护及如何对患者行有效的PICC相关知识宣教。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才可继续进行本次活动。(5)健康宣教。对置入PICC的重症脑出血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计划的宣教。宣教方法可包括发放PICC健康手册、科室PICC宣传栏、科室PICC公休会等。(6)活动总结。采取小组会议的形式,小组成员分别提出在此次活动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品管圈管理的优劣,小组成员共同总结讨论后制定出改进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血栓发生率、护理团队能力、患者满意度的情况。(1)管理期间每周对患者行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其体内的隐匿性血栓;(2)采用5、3、1评分法分别从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自信心三个方面对品管圈管理前后护理团队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团队能力越强。(3)选用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护理团队能力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血栓发生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行两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后血栓发生率比较
   管理后品管圈组血栓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9.27%,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前后护理团队能力比较
   管理后护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管理前后护理团队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品管圈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常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性药物治疗,主要作用为防止或降低患者颅内高压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5]。而甘露醇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性,所以大部分患者选择PICC给药治疗。PICC置入后由于机械性刺激、血流减慢增加了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6],故PICC的有效维护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尤为重要。
   品管圈本质上是一种以需要层次理论、质量管理理论及目标管理理论等基本理论联合建立起的管理理论[7]。在品管圈活动中,医护人员不断地开展思维,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储备量。其一方面增强了临床医护人员处理医疗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士气,改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将品管圈运用于重症脑出血带PICC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提高护理人员发现PICC相關护理问题的能力作用[8]。其将质量管理主要组成环节发展为专业的PICC维护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综合运用多种工具,相互启发,共同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
   PICC置入后会进一步减慢血流速度,加之疾病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极大。本研究示,对品管圈管理后的两组PICC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品管圈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与常规PICC管理相比,品管圈管理能更加有效地减少PICC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分析原因与常规PICC维护相比,品管圈管理使科室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更为合理规范,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律性,同时提高了患者参加PICC相关知识宣教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PICC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9-10]。
   护理团队的能力可直接影响临床护理质量,良好的护理团队可进一步预防患者血栓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示,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及自信心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品管圈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与常规PICC管理相比,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团队的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原因是品管圈活动在PICC护理中使用后,使以往护理管理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得到监管,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对PICC后期维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其通过小组形式,使每个护理人员都发挥了其特长,减少了PICC患者血栓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11-13],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重症脑出血带PICC患者行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可有效减少PICC患者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加乐,江婷,马迎春,等.选择适宜导管/静脉比对预防ICU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4):369-373.   [2]赵宁,张加乐,江婷,等.ICU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2):167-171.
  [3]章淑芳,李德智,赵丽,等.肿瘤患者CVC/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2019,31(5):807-810.
  [4]朱丽群,庄若,曹松梅,等.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179-1185.
  [5]张芳,李惠玉,王玲,等.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7,17(2):71-73.
  [6]石芸,赵锐祎,盛叶.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3):2142-2144.
  [7]陳璐,谢新芳,钱彩华,等,宋建文.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793-796.
  [8]李春香,王斌全,康凤英.品管圈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9):1140-1142.
  [9]张培花,范金环,陈曦,等.品管圈活动在重症脑出血患者PICC血栓发生中的应用效果及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8,40(19):3028-3030,3034.
  [10]楚鑫,蒋运兰,程冬梅,等.品管圈干预国内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5):29-32.
  [11]杨雪梅,辛红梅,张颖,等.品管圈降低乳腺癌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率[J].全科护理,2016,14(12):1271-1272.
  [12]张琴.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1):95-98.
  [13]王莉莉,王蓓,韩玲,等.运用品管圈降低Power PICC堵管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390-1394.
  (收稿日期:2019-10-06) (本文编辑:郎序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88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