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4月本院33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观察组, 实施品管圈活动;另选取2018年1~7月本院53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实施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护士对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观察活动开展后的无形成果以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12.12%低于对照组的32.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等级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 护士的责任与荣誉、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较前有明显提升。活动实施后, 新生儿PICC静脉炎目标达成率为111.14%, 而新生儿PICC静脉炎等级3的进步率为100.00%。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提高护士对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大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更多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85
  靜脉炎是新生儿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关文献报道小儿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4.04%~39.6%, 主要与小儿血管细、不配合操作、剧烈活动等因素呈正相关[1]。一旦发生静脉炎会导致PICC停用甚至拔管, 影响患儿的治疗, 并给患儿带来痛苦, 严重时可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而危害到患儿生命, 不仅增加工作难度和强度, 也影响科室专业水平, 影响患儿家属满意度, 增加医疗纠纷[2]。因此,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新生儿PICC维护质量, 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3]。本科于2018年8月正式在PICC置管患儿中开展品管圈活动, 观察其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7月本院新生儿科53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4例, 女19例;年龄3~31 d, 平均年龄(15.2±5.8)d;其中足月儿21例, 早产儿32例;疾病类型: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26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 消化道先天畸形12例;另选取2018年8月~2019年4月本院新生儿科33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18例, 女15例;年龄3~33 d, 平均年龄(15.4±5.9)d;其中足月儿12例, 早产儿21例;疾病类型: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15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 消化道先天畸形8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另外选取科室内20名护理人员, 均为女性, 年龄22~45岁, 平均年龄(33.16±4.28)岁, 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成功置管;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项目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②恶性肿瘤患儿;③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者局部感染者。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术后整理用物, 拍片定位, 温箱保暖, 术后予以常规病情观察, 预防并发症, 常规脉冲式冲管。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 具体如下。①成立品管圈小组:品管圈小组共20名, 成立于2018年8月25日, 由1名本科护士担任圈长, 1名本科护师担任副圈长, 另外有2名分别担任指导员与秘书, 剩余其他护士均担任圈员, 1名担任辅导员, 圈长负责监督管理活动, 副圈长与秘书负责组织成员活动, 指导员负责分配成员任务, 圈员负责收集相关知识、统计收集数据、采集相片、制作幻灯片等, 根据圈员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品管圈小组名称为“呵护嫩苗圈”, 圈口号:用心呵护, 用爱滋润。寓意是用双手让宝宝在太阳的光辉下健康成长, 为宝宝献上光明的未来。②选定主题, 拟定活动计划:通过头脑风暴法, 全体圈员针对目前本科室需要解决的4个问题进行讨论, 并采用评价法从上级重视程度、紧迫性、可行性、圈能力等4个方面进行打分, 总分第一的确定为本次活动主题, 即“降低新生儿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表见表1。本次活动时间为2018年8月~2019月4日。③现状把握:品管圈活动前新生儿PICC置管共53例, 其中发生静脉炎17例;护士对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④目标设定:本科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达32.08%,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32.08%-(32.08%×80%×70%)=14.12%。⑤原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 全体圈员讨论找出新生儿PICC的所有可能原因进行打分, 依据80/20原则, 选定排名前3的为要因, 其分别为操作规范细节和质量标准不明确、护士培训考核力度不足、科室质控力度不够。⑥对策拟定与实施:针对要因,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探讨改善对策:a.针对操作规范细节和质量标准不明确, 需制定细化的PICC护理指引及维护流程, 新增PICC更换敷料评分标准, 作为科室操作考核项目之一;完善PICC维护技术, 如持续静脉滴注中每4小时用肝素盐水脉冲式冲管;暂停输液封管状态中每4小时用肝素盐水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置管后前3 d常规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q.8 h.外涂, 发生静脉炎时继续予喜辽妥q.8 h.外涂。并制定细化的PICC护理质量考核标准;b.针对护士培训考核力度不足按照统一标准培训, 对置管及维护操作中可能导致静脉炎的细节定期重点培训, 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c.针对科室质控力度不够, 新增新生儿PICC维护单, 每天督促管床护士注意PICC的护理, 加强对护士导管规范维护的质控频率, 每周讲评, 每月月底组长组织一次护理质量分析, 将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科室分享, 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对于非可观原因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d.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儿应加强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应指导患儿适当的抬高穿刺侧的肢体, 以便于静脉回流。必要时可沿穿刺点上方15 cm处予以红外线照射30 min, 2次/d, 连续5 d;将喜辽妥q.8 h.外涂患处, 有效治疗静脉炎。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护士对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观察活动开展后的无形成果以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①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穿刺部位出现红斑, 伴随或不伴随疼痛;2级:穿刺部位出现红斑及疼痛, 和(或)水肿;3级:穿刺部位疼痛及出现红斑形成条状痕/纹, 可触及静脉索;4级:穿刺部位疼痛及出现红斑形成条状痕/纹, 可触及的静脉索长度>1 cm, 化脓性引流[4]。②采用院内自制的关于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总分为100分, 评分越高表示护士对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5]。③观察圈员能力变化以及活动前后进步率以及目标达成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12.12%低于对照组的32.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等级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护士对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对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3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后, 护士的责任与荣誉、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较前有明显提升。见图1。
  2. 4 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活动实施后, 新生儿PICC静脉炎目标达成率为111.14%, 而新生儿PICC静脉炎等级3的进步率为100.00%。
  3 讨论
  随着围生医学的日益发展, 新生儿娩出存活率明显提高, 但仍有部分极低体重儿、早产儿亟待拯救, 此类患儿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频繁的输液治疗, 静脉穿刺难度大, 给新生儿的治疗护理工作增加难度[6]。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术相比, PICC操作便捷、创伤小、置管时间长, 目前以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 为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与输液治疗提供有利保证[7]。但PICC仍属于深静脉置管, 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其中静脉炎是比较常见的置管并发症, 往往对患儿的治疗进程造成严重影响, 也是引起医患纠纷的首要源头[8]。
  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PICC的维护流程, 本科于2018年8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 并成立呵护嫩苗圈的小组, 组内成员明确分工, 各司其职, 针对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展开头脑风暴, 并拟定相关对策, 结果显示:活动开展后新生儿PICC的静脉炎发生率由32.08%下降至12.12%, 尤其3级静脉炎发生率由26.42%下降至0, 且护士对新生儿PICC相关知识达到>90分者由活动前的40%上升至80%, 说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护士对新生儿PICC相关知识有所提高, 规范了护理流程, 提高护士的专业性与责任心, 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导管服务, 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9]。且品管圈活动后, 护士的责任与荣誉、工作热情、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较前有明显提升, 活动实施后, 新生儿PICC静脉炎目标达成率为111.14%, 而新生兒PICC静脉炎等级3的进步率为100.00%。可见品管圈活动促使医护工作具有计划性、规范性, 促进医护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增加科室与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
  综上所述, 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提高护士对新生儿PICC置管及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大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更多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熊菲峰, 李崎.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 PICC 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4(11):77-80.
  [2] 王妍妍, 王霞.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1):67-70.
  [3] 贺万香, 梁迎盈, 路鑫, 等. 应用品管圈降低早产儿 PICC 堵管率的效果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6):886-889.
  [4] 王蔚, 李忠霞. 品管圈联合金黄散外敷在降低新生儿PICC穿刺点感染率中的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0):180.
  [5] 石岚, 徐卫英, 董赟, 等. 运用品管圈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的实践.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5):69-71.
  [6] 林欢, 孙春红, 樊婷, 等.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 护理学杂志, 2015, 30(1):33-36.
  [7] 刘悦新, 张婷婷, 刘美玲, 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出院患儿PICC维护合格率中的应用. 现代临床护理, 2013, 12(9):72-74.
  [8] 陈小丽, 刘春雨, 韩潇, 等. 品管圈在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重庆医学, 2018, 47(9):1221-1224.
  [9] 徐静. 品管圈护理模式运用于心胸外科PICC置管术中对降低感染及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4):
  2229-2232.
  [10] 王玉果, 许红梅, 肖莹莹, 等.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 PICC 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4):
  52-53.
  [收稿日期:2020-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55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