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银屑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贤英 符润娥 张丽艳

  摘要:目的 观察银屑1号方加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银屑1号方加减治疗,共8周。每两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ASI)、中医瘙痒证候。结果 经过治疗,2组在治疗后第2、4、6、8周的PASI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差异,且治疗组在缓解银屑病患者PASI分值上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瘙痒证候方面,治疗组在缓解银屑病患者瘙痒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中医瘙痒证候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银屑1号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观察
  銀屑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为牛皮癣,中医现多称之为“白疕”,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1%~2%,其发生机制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药物有很多,但至今尚无能够根治银屑病的特效药物。西医治疗近期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较大、停药后易反复,且部分药物价格昂贵。因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高而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且药品价格相对经济,有其鲜明的特色。因此,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发挥辨证论治优势,对于银屑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银屑1号方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方,具有清热凉血,疏风止痒的功效,内外兼顾,表里同治,内可清血中之热毒,外可散肌表之风邪,服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实惠。为进一步总结验证其疗效,与研究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客观的评价其疗效,故进行此次临床观察,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收集于曲靖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为2008年3月—2017年3月门诊患者,将入组的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72例完成全部试验,8例脱落,男33例,女39例,年龄(32.6±6.5),平均病程(38.9±24.2)治疗前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ASI)评分(25.54±6.88),治疗前中医瘙痒证候评分(3.97±1.48);对照组80例,70例完成全部试验,10例脱落,男36例,女34例,年龄(32.3±6.5),平均病程(38.1±25.6),治疗前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ASI)评分(25.12±6.65),治疗前中医瘙痒证候评分(4.06±1.44)。共有142例符合方案。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2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曲靖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2]结合临床制定主要标准:①皮损外观:皮损以丘疹、斑丘疹和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为主,覆有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有点状出血,不断有新皮疹出现。②皮损形态;皮疹形态可有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混合状等多种形状,但境界明显。③分布部位:皮疹可出现在体表各处,呈对称分布。一般以头皮及四肢伸侧常见,尤见于肘部,膝部和尾骶部。发于头皮处,毛发呈束状;发于甲板(指甲、趾甲)处者,可见点状凹坑或不平整,变黄增厚。④自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2012年《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将白疕之血热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制定如下:血热证:初发或复发,皮损发展较快,皮损以丘疹、斑丘疹为主,浸润明显,鳞屑较多,基底皮色鲜红,可见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出现;或有不同程度瘙痒,伴有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者。②不伴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③年龄20~45岁,病程2个月~25 a。④志愿入选合作,能够坚持治疗中途不间断者。⑤治疗期间为未服用或外用其他治疗银屑病药物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已知对本试验药物中某种成分或对照药物某种成分过敏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近1个月内接受过皮脂类固醇制剂、免疫抑制剂、光化学疗法或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同类药物治疗者。
  1.5 剔除、脱落与终止试验标准 ①服药后患者出现明显的副作用。②患者主动提出退出研究。③患者未来复诊或失访。④治疗中途使用其他药物者。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银屑1号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地30 g,金银花15 g,丹参15 g,防风15 g,赤芍15 g,白茅根20 g,苦参20 g,白鲜皮20 g,蝉蜕6 g。热盛加黄芩15 g,栀子15 g;夹有湿邪者加茵陈15 g,土茯苓20 g,苍术10 g;便秘、口渴者加生大黄10 g(后下),石斛15 g。中药饮片中药制剂“银屑1号方”组方的中草药来源于曲靖市中医医院药房,由曲靖市中医医院煎药室煎制,真空包装,1剂水煎2次,取汁450 mL,分3袋装,每袋150 mL。用药方法: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30 min各温服药物150 mL。
  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药物组成:青黛、马齿苋、土茯苓、白鲜皮、白芷、青黛、紫草、丹参、蒲公英、贯众、粉萆薢、乌梅、五味子(酒)、山楂(焦)、建曲。复方青黛胶囊,由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天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57。每次4粒,每日3次,分别于餐后温水送服。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牛羊肉、鱼腥等发物;尽量保持情绪平稳;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禁酒,戒烟,服药期间适当增加饮水量。   疗程及观察方法:2组观察时间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AI)和中医瘙痒症候程度的变化,每2周复诊1次,对靶皮损进行数码拍照,并填写观察表格,询问用药的依次性,记录不良反应。治疗8周后每组治疗前后进行对照,2组间进行比对。
  1.7 观察指标
  1.7.1 皮损面积 将体表分成个主要部分,即头(h)、上肢(u)、躯干(t)、下肢(l),各部分分别占全身面积的10%、20%、30%和40%。A为各部分皮损面积的百分数,分别用Ah、Au、At、Al代表各部分皮损波及程度,0分无波及,1分<10%,2分10%~29%,3分30%~49%,4分50%~69%,5分70%~89%,6分90%~100%。
  1.7.2 皮损严重程度 3项临床表现,即红斑(E)、鳞屑(D)、浸润(I),分别以0~4记分表示。0=无皮损,1=輕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根据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详见表1),计算出头、上肢、躯干、下肢皮损严重度分值,从而计算出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即PASI公式表示为:
  PASI(头部)=0.1(红斑+浸润+鳞屑)×皮损面积;
  PASI(上肢)=0.2(红斑+浸润+鳞屑)×皮损面积;
  PASI(躯干)=0.3(红斑+浸润+鳞屑)×皮损面积;
  PASI(下肢)=0.4(红斑+浸润+鳞屑)×皮损面积;
  PASI总分=PASI(头部)+PASI(上肢)+PASI(上肢)+PASI(躯干)
  1.7.3 中医瘙痒证候评分 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的中医瘙痒症候进行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改善情况,采用0、2、4、6分的4级评分方法,见表2。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白疕的近期疗效标准并结合评分法制定: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PASI积分×100%。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疗效指数≥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疗效指数≥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见恶化,疗效指数<50%。
  1.9 安全性评价 按照以下分级,详细判断不良事件的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措施及消失时间,并判定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发生不良反应时,依据病情判断是否中止试验。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有不良反应,但不需任何处理,可以继续治疗;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度不良反应,处理后可以继续治疗;4级:因严重不良反应需终止试验。
  收集整理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若治疗前后对比无异常,提示中药的安全性可能较高。若治疗前后对比存在异常,应即时记录异常情况,并分析异常原因是否与服用本药有关。
  1.10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建立数据库,对整理核对后的基本资料、疗效指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指标均数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
  2.1.1 治疗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比较 自治疗后第2周,2组患者的PASI分值开始降低,2组在治疗后第2、4、6、8周的PASI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差异,说明“银屑1号方”和“复方青黛胶囊”均可以减轻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但在治疗后第2周时,2组患者的PASI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第2周时不可判定2组药物在缓解患者分值上的疗效差异。在治疗后第4、6、8周比较2组患者的PASI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该时间点治疗组“银屑1号方”在缓解银屑病患者PASI分值上优于对照组“复方青黛胶囊”。见表3。
  2.1.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瘙痒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第2周,2组患者的中医瘙痒证候评分开始降低,2组在治疗后第2、4、6、8周的中医瘙痒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差异,说明“银屑1号方”和“复方青黛胶囊”均可以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瘙痒症状。且在治疗后第2、4、6、8周,2组患者的中医瘙痒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该时间点治疗组“银屑1号方”在缓解银屑病患者瘙痒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复方青黛胶囊”。
  2.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分析
  2.3.1 不良反应比较 总结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失眠等症状。其中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患者空腹或冷服中药所致,嘱其饭后温服药物,症状缓解;心慌、失眠症状主因情志不遂,思虑过度所致,给予心理辅导,嘱患者调节情志,症状得以减轻。以上不良反应与药物成分及剂量无关,经过正确的临床指导,症状均缓解甚至消失,未影响正常的临床研究。见表6。
  2.3.2 客观安全性指标分析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相关检测数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3 讨论
  银屑病,中医文献称之为“白疕”,或称“松皮癣”,俗称“牛皮癣”;是皮肤科常见顽固性疾病。中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有较多论述,刘瓦利[5]认为银屑病主要可分为血热、血瘀和血燥3型。本病由外感六淫,过食辛辣,七情内伤等致热毒内蕴,外壅肌肤,耗损阴血,阻滞经脉、复受风热毒邪所致[6]。血热是本病发生的机体内在因素。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是疾病初发阶段,毒热偏盛,燔灼营血,因此治疗宜清热凉血、解毒祛风。
  本研究采用银屑1号方治疗型银屑病(血热证)。本方清热毒、散风邪、清热凉血、疏风止痒。由生地、金银花、丹参、防风、赤芍、白茅根、苦参、白鲜皮、蝉蜕九味中药组成。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有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7];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现代药理表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8],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相关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作用[9-10],开血中之壅滞;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热、镇痛、抗炎[11],为风药中之润剂;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具有抗炎抑菌、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12];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具有利尿、消炎、抗菌、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13];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和应激反应,抗细菌、真菌等药理作用[14];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具有抑菌、解热、抗炎等药理活性[15]。诸药配伍内清血中之热毒,外散肌表之风邪,共奏清热凉血,疏风止痒之功效,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作用。   综上所述,银屑1号方加减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面确实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由于本研究收录病例较少,观察指标相对简单,此作用机制有待大样本的实验和临床观察进一步论证。与国际此类研究相比,基础研究尚浅,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作用未得以充分发挥,本课题组致力于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发挥辨证论治优势,选取中藥内服,揭示银屑1号方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方面的机制,优化组方使其为更合理,为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敏.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21-123.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9.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4.
  [5]张卓,赵多明,赵文金.清热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60例[J].陝西中医,2011,32(4):453-454.
  [6]黄敏.刘瓦利主任医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用药经验[J].山西中医杂志,2006,1(7):35-36.
  [7]于震,周红艳,王军.地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01,14(1):43-45.
  [8]马霞.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5.5(33):12-13.
  [9]杨淑萍.中药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3,3:149-151.
  [10]赵仁霞.丹参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291-292.
  [11]窦红霞,高玉兰.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9,26(2):15-17.
  [12]阮金兰,赵钟祥,曾庆忠,等.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9):965-970.
  [13]刘荣华,付丽娜,陈兰英,等.白茅根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4):80-83.
  [14]张钟媛.苦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6):104-106.
  [15]高长久,张梦琪,曹静,等.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5,43(2):110-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90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