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针灸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及糖代谢的影响评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8月该院接收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SAS、SDS、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能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和糖代谢,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 糖代谢;2型糖尿病;针灸;情绪障碍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7(a)-0040-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Mood Disorder and Glucose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ZHENG Ya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Chinese Medicine Hall, Liny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received by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5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Compare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blood glucos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SDS,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from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an improve patients' mood disorders and glucose metabolism, and has high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 Glucose metabolism; Type 2 diabetes; Acupuncture; Emotional disorder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种病因诱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慢性高血糖,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体重减轻、多食、多饮多尿等[1]。结合胰岛素水平的相对与绝对缺乏,糖尿病一般分为2种类型,即Ⅰ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资料显示[2],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占比超过90%,当下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理论指出[3],糖尿病是以早期脾虚、中期肾虚及晚期痰瘀互结为病机的内伤疾病,若不有效控制血糖,将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针灸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疏通经络、祛邪扶正和调和阴阳的功效,由于简便验廉,因此能够治疗多种疾病[4]。临床研究发现[5],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安全性高,还可控制各类并发症,已受到诸多患者的认可。为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现将该院2017年11月—2019年8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4:21;年龄41~74岁,平均(60.25±4.87)岁;病程1~8年,平均(4.15±2.63)年。试验组男女之比为25:20,年龄42~73岁,平均(60.01±4.90)岁;病程1~9年,平均(4.66±2.78)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研究对比要求。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病情确诊,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满足针灸治疗适应证,依从性高;③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④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全身过敏、伴有严重内分泌疾病者;②伴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者;③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配合度较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起始用药剂量为0.25 g/次,2~3次/d;其后可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但每日用药剂量不得超过2 g。    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前提下实施针灸治疗,内容如下:选择背部腧穴(三焦俞、肝俞、胃俞、隔俞、肺俞、胰俞、肾俞和脾俞)、任脉穴(气海、中脘、关元)、足太阴脾经穴(血海、三阴交)、手足阳明经穴(合谷、曲池和足三里)、足厥阴肝经(太冲穴)、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和手阙阴心包经穴(阳陵泉、内关、太溪),针刺前按揉穴位部位的肌肉,针刺后再揉捏针刺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0.5 h。
   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情绪状态,参考SAS和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SAS评分标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评分标准为: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②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20.0统计学软件汇总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情绪状态评分
   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指标水平
   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以试验组降低的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而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的一种[7]。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属于“脾癉”“消渴”等范畴[8],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并且此病的发生与情志异常存在一定关联,若患者长期遭受精神刺激,脑神经受到干扰,将会导致气机不畅,长此以往,将损害脏腑,消耗精血;此外,阴血亏损后,脑部无以为养,易引起心神不宁,使情志障碍进一步加重,故此病的发生和情志不佳关系密切[9]。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为二甲双胍,此药能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还可使胰岛素介导葡萄糖利用率增加;更重要的是,二甲双胍具有阻止肝糖原异生的作用,有利于减少肝糖输出。陈倩倩等[10]研究指出,二甲双胍能阻止胆固醇发挥出合成和储存作用,起到降糖作用,但长期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极可能使耐药性提高,从而降低整体疗效。
   随着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已取得良好效果,既能够增强降糖作用,还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血糖水平得到进一步控制,最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在该次研究中,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46.99±4.02)分、(48.13±4.80)分与对照组(48.72±4.21)分、(50.42±4.7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显著,优于单纯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針灸能对脑神经进行调节,既能消除不良情绪,又可改善脏腑功能,因此在调节情绪障碍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孙巧茹等[11]研究中对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采用二甲双胍和针灸治疗,结果提示HAMA评分为(8.4±2.6)分、HAMD评分为(9.0±2.8)分,与该研究结果对比一致性好。针灸治疗时选择的穴位均为机体督脉经络上重要穴位,能起到益气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12],还可对脑神经进行调节,改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使患者神经元分泌、合成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改善下丘脑-垂体系统以及糖代谢能力的目的。研究提示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水平更接近理想值,进一步表明试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方面有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确切,降糖作用理想,还能积极改善情绪障碍,建议加大推广。
  [参考文献]
  [1]  焦勇钢,邢一兰.耳穴电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改善作用的研究[J].新医学,2018,49(12):889-893.
  [2]  王丽华,黄伟,李佳,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取穴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9):2196-2199.
  [3]  刘宇,叶海东.针灸加耳压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J].河北中医,2018,40(3):426-430.
  [4]  王红斌,吴兴立.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08-109.
  [5]  杨卫杰,曹晶晶,曹轶.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10):1883-1885.
  [6]  罗永明.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8):64-65.
  [7]  顾煜,忻玉荣.针灸结合情志调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对比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5):46-47.
  [8]  曹昺焱,李瑞,田环环,等.电针“胃脘下俞”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形态及胰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7,42(2):107-113.
  [9]  李海荣.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6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58-59.
  [10]  陈倩倩,袁爱红,杨骏,等.针灸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干预机制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01-903.
  [11]  孙巧茹,任小红.针灸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及糖代谢的干预作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0):30-32.
  [12]  刘吉琴,柯宗萍,谢丹丹,等.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腓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影响的Meta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05-110.
  (收稿日期:2020-04-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17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