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艾丽 普文静

   摘要:目的 观察白头翁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和柳氮磺胺毗咤,治疗组采用白头翁汤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白头翁汤加減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白头翁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1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44-03
  溃疡性结肠炎是(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常见的 多发的慢性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1],纤维结肠镜检下可以看到黏膜存在充血、水肿等情况,进展期患者还可见糜烂、溃疡等,病位主要在大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多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在临床上以解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结肠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大部分患者需要经历多次复发和缓解的临床过程。该疾病病程长,难以彻底治愈,复发率较高,小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发生癌变,影响患者生命全。近年来,受到饮食、环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WHO 将其列为了常见的难治性疾病[2]。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泄泻”、“痢疾”、“休息痢”、“肠风”、“脏毒”等范畴。
  目前西医治疗UC最主要手段是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治疗,给予免疫抑制剂,进行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皮质类固醇进行激素治疗,但效果均有限,且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因此,众多学者寄希望于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本研究选取昆明市中医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昆明设市中医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 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5岁,平均(43.27±10.18)岁;病程1~8 a,平均(3.24±1.16)a。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43.57±10.16)岁;病程1~9 a,平均(3.31±1.24)a。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2组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肠镜等各项必要检查确诊,中医辨证均属于大肠湿热型患者;②病程均超过6 周,均为慢性复发、慢性持续者;③疾病均处于活动期,主要临床表现:腹部疼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舌质多红,苔黄腻,脉滑数等;④经肠镜及病理学检查,排除肠道有占位性病变者;⑤排除语言交流障碍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合并症 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经期妇女;③有精神障碍者;④伴有其他严重肛周疾患者;⑤不能完成本次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2组患者在饮食上以好消化、少纤维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且保持乐观心理状态。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和柳氮磺胺毗咤。强的松1 日1 次,1 次用量10 m g,口服。柳氮磺胺毗咤1 日4 次,1 次用量1 g,口服,治疗时间4 周。治疗组给予中药白头翁汤,取白头翁15 g,黄柏12 g,黄连10 g,秦皮12 g,用1000 mL水浸泡30 min,然后煎熬30 min,取药液300 mL分三次温服,每日服用1剂,4周为1个疗程。随症加减:腹痛患者加15 g白芍,5 g甘草;里急后加重患者加木香10 g,槟榔10 g;瘀血夹热重患者加丹参15 g,败酱草15 g,地棉草12 g;血虚者加当归10 g,阿胶10 g;夹有食滞者加焦木楂12 g,炙鸡内金12 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10 g,防风9 g、香附10 g;兼有表证者可加葛根15 g,荆芥10 g;脾胃虚弱患者可加炙黄芪15 g,茯苓15 g,白术10 g。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
  1.6 疗效标准 参考《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12 年)》[2]以及《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 案(草案)》[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舌苔脉恢复正常,肠镜检查见肠黏膜大致恢复正常或无活动性炎症;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舌苔脉象基本恢复正常,肠 镜检查结果肠黏膜仍有充血或伴有轻度炎症,黏膜病 变恢复程度达 2 级以上;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和肠镜 检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0.0 统计学处理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接受t检验,计算所得P<0.05 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疾病复发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KG(0.1mm]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中多发的、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临床认为与基因因素和心理因素有直接的关系[4]。该病的病变位置多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结肠,随着病情发展也可发展至整个结肠。由于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5],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是目前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据相关文献记载,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泄泻”、“痢疾”范畴[6],认为该病的形成与风、热、邪入体有直接的关系,发病机制是脾胃虚弱、脾虚湿盛,病变位于肠,可累及脾、肾,因此中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以温肾暖脾、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为宗旨[7],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调查采用中医药方法的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再一次说明了中医药方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下利”、“滞下”等范畴[8]。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及外邪侵袭,常见类型为大肠湿热型,久蕴成毒或日久血腐肉败成脓,治疗原则应以祛腐生肌、清热解毒为主。有研究报道[9],白头翁汤治疗能提高整体疗效。白头翁汤方中白头翁凉血止痢、清热解毒,黄连苦寒、泻火解毒,黄柏清下焦湿热,秦皮收涩止痢。现代研究认为,白头翁抗炎及抗菌作用较明显,黄柏及黄连中含有小檗碱,对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随症加减中的槐花及地榆有止血及凝血的功效,还可缓解组织水肿,且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达到修复溃疡创面目的[10];枳实及陈皮能改善平滑肌痉挛,帮助消化,促进胃液分泌,  [HJ2.6mm][SD1,1][FQ(162。175mm,X,DY-W][SQ+2mm][CD=175mm]保护黏膜损伤,提高溃疡抑制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肠道溃疡面的修复。
  参考文献:
  [1]何镇文,蔡圣云,张志云.复方白芨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1):59-60.
  [2]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 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l2,32(12):796-813.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052-1055.
  [4]梅运伟.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北方药学,2016(1):45-45.
  [5]黄 蓓.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7,15(6):106-107.
  [6]郝亮亮,何涛宏,谭炜焓,等.中医药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2):69-71.
  [7]范 锐,陶家旭,张境文,等.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电子杂志,2019,7(32):156-157.
  [8]张震.加味白头翁汤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的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8,36(2):156-158.
  [9]史萍慧,温翔.白头翁汤加减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促炎因子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2059-2061.
  [10]陈治水.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9-240.
  (收稿日期:2020-08-11)
  作者簡介:陈艾丽(1980-),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肛肠。
  通信作者:普文静,E-mail:969925796@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80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