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地高辛治疗阵发性快速性房颤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菊生
摘 要 目的:评估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地高辛治疗阵发性快速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阵发性快速性房颤患者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2±7.2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小剂量地高辛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地高辛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28.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未复律患者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QTc间期无显著变化;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患者耐受情况良好。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地高辛治疗阵发性快速性房颤,疗效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 胺碘酮 地高辛 房颤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房颤不是一种致死性的心律失常,但反复长期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造成患者心悸、气促、活动受限心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压、休克,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液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等,增加复律的难度[1]。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转复并抑制房颤复发的药物通常首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本研究旨在观察胺碘酮加小剂量地高辛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2007~2011年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46例,持续时间1~72小时,临床表现为心慌、气促、胸闷、乏力,12导联心电图确诊快速性阵发性房颤,心室率≥120次/分,心功能NYHA评分Ⅱ~Ⅲ级。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入选本研究。
排除标准包括:①快速性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患者;②房颤合并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妊娠;③房颤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心功能NYHA Ⅲ级以上;④甲状腺功能亢进;⑤急性心肌梗死;⑥2周内服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Ⅰ、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及洋地黄类药的患者。
46位患者中,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2±7.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21例,心电图提示合并左心房肥大17例,无明显疾病病因8例。
研究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1)。治疗组予口服胺碘酮600mg/日,1周,400mg/日,1周,最后减为200mg/日长期维持(服用7天如仍为房颤,视为转复失败),同时加服地高辛0.125mg/日及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0.1g/日抗血小板治疗,总疗程12周。对照组给予口服地高辛0.25mg/日,根据心律、心率调整剂量,同时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0.1/日抗血小板治疗。见表1。
随访12周,前4周每周随访1次,此后每4周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同时根据患者心悸发作的自觉症状来判定,多数患者以往发作房颤时有显著的心悸感,以此判定房颤发作与终止。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心衰症状控制,观察期内无房颤复发,心室率控制在60~100次/分;②有效:快速型房颤未能恢复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在60~100次/分,心衰症状有所缓解的;③无效:快速性房颤未能恢复窦性心律,心室率未能控制在100次/分以内,心衰症状未能缓解的。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算,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房颤复律情况及QTc间期变化: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复律成功17例(17/25,68%),复律前QTc间期365±47ms,复律后QTc间期380±49ms,复律前后QTc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律成功6例(6/21,28.6%),复律前QTc间期360±47ms,复律后QTc间期375±4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室率控制情况: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心率均减慢,自觉心悸、气促症状有明显减轻。其中治疗组未转律的患者131.7±10.6次/分下降至101.2±23.3次/分;对照组未转律者心室率由129.2±12.5次/分,减慢至110.5±16.7次/分。治疗组用药后未转律者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传导阻滞、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等发生。治疗组有1例心室率低于60次/分,1例患者随访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停药后随访好转。对照组1例表现为胃肠道反应。
讨 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临床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应用射频消融术隔离肺静脉或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2],但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患者,而且有一定的复发率,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肺静脉狭窄、心包填塞等;并且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因此对于基数众多的房颤人群,绝大多数病人仍依赖于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转律和维持窦性心律治疗;②控制心室率;③抗凝治疗。
传统治疗阵发性房颤是静脉推注毛花苷C。既往认为毛花苷C既能有效转复阵发性房颤,又能较好地控制心室率,且能治疗心衰。但现有研究认为,毛花苷C对阵发性房颤复律作用与安慰剂无显著性差异,洋地黄制剂可以造成电复律时发生严重性心律失常,也不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及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因而,该药不是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律的理想药物。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它具有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以Ⅲ类为主,它的某些抗心律失常作用还由于它有抗甲状腺素的一些作用而致,对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3]。胺碘酮对QTc间期影响是逐步的,在血药未达到稳态浓度1~2天内,对QTc间期影响可能不大。另外胺碘酮静脉注射液与片剂的电生理区别主要在用药初期,用药初期主要扩张外周血管和冠脉,导致冠脉流量增加和血压下降。因此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与给药的剂量和速度有关。胺碘酮所致QTc间期延长为有效不应期延长。胺碘酮可用于房颤复律,转复后需要用药长期维持窦律。
本研究采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的地高辛治疗阵发性房颤,其理论依据为胺碘酮对血管平滑肌有特异性的松弛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降低冠脉和外周血管的阻力,且通过α受体、β受体的非竞争性抑制而降低儿茶酚胺的作用,故可改善心功能。虽然胺碘酮对心脏传导系统有全面的抑制作用,但对心室收缩力几乎无影响,而胺碘酮与地高辛联用时,对房颤的复律及降低心室率有协同作用。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弥补了胺碘酮的不足,而抑制房室传导、控制心室率、转复房颤方面则起协同作用。
本研究在短期间观察到胺碘酮联合小剂量地高辛较之单独使用地高辛对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减慢心室率,改善心衰症状,并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对QTc间期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小。但是本研究同样存在观察病例数少,机制探讨不深入等缺点。
参考文献
1 WijffelsM C E F,Kirchhof C J H J,Dorland R,et al.Atial fibrillation begetsatrialfibrillation.A study in awake chronically instrumented goats.Circulation,1995,92(7):1954.
2 陈明龙,邹建刚,徐东杰,等.EnSite-NavX和双Lasso指导下的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1):971.
3 杨曙光,苏玉文,田银君,等.顿服国产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分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9(3):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28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