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语习得中年龄差异对成年人外语学习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不同年龄孩子学习语言的效果是不同的,年龄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形成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前社会,很多孩子三四岁时开始第二门语言的学习应该也是基于这种原因。研究二语习得年龄差异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影响,需要先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然后详细分析儿童和成年人在二语习得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适合成年人学习外语的方法。
  关键词: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  年龄差异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192—02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在学习外语,究竟有没有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学习外语真的占有绝对优势吗?成年人怎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习得第二语言?本文通过对比儿童和成年人在二语习得方面的特点,发现二者各自具备的优势,进而对成年人的外语学习提供方法。
  一、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假说”
  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假说”,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1967)提出;他的主要观点是:在生理因素方面,儿童习得语言具有先天优势,在两岁到青春期这一阶段(从出生到12岁),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可以自然而轻松地展开语言习得过程。此时大脑的两个半球(即整个大脑)负责语言的理解和产生,这对于新语言信息的处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青春期之后,大多数人的大脑都已完成语言功能侧化,神经系统弹性降低,学习语言的难度也就增加了。
  关键期假说最初是针对第一语言习得提出的,这一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同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持关键期假说的代表人物有:Oyama (1976), Hurford 和kirby(1999),Johnson和Newport (1989)、 高静(2006);反对派阵营的代表包括:Ellis (1985),Stern(1985),Singleton(1989),Hakuta (1999)、 刘振前(2003)、杨连瑞(2004)、付琦(2009)。反对者们否定二语习得关键期的存在,他们将二语习得的水平差异主要归结于语言输入和认知发展等社会因素,而不是生理因素。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并各自试图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儿童和成人外语习得过程出现差异的原因
  我们认为,关键期假说过于简单化和概括化,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学习过程不仅包括语音,还包括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方式各异,习得语言各组成部分的关键期可能不遵循相同的时间表。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儿童和成人在语言习得中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是由学习者的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造成的。
  1.生理因素
  儿童在在学习自然语音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的大脑具有最强可塑性。这一时期学习外语可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激发神经功能系统,以后再发展语言习惯和能力比较容易形成,成年人大脑神经联系已完全建立起来,思维方式已经完善,元语言意识比儿童强,因而能非常容易地处理复杂的深层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在掌握外语阅读、写作等方面占绝对优势。
  2.认知因素
  儿童和成人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认知能力还未发展成熟。正是认知的不成熟才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孩子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这种容量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仅能抽取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而成人拥有较大的短时记忆容量,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能夠同时抽取更多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同时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是不利于语言学习的。成年人认知能力强,具备更强的长时记忆能力和抽象逻辑能力。
  3.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主要指态度和动机。受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儿童对文化、习俗、惯例、阶级差异等社会文化因素并未形成固定的看法和模式,会更开放地接受并整合二语社会的文化,因而在言语交流中,较少地受感情因素的影响。成年人由于感情因素的不断增加,逐渐对民族、文化、语言抱有某种态度,体会到与二语社会的文化差异和隔阂,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增强,与人接触与模仿能力减弱,这势必使全面的输入无法进入大脑,但成年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充分,知识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和联想记忆能力比较强。
  三、对成年人二语习得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儿童和成年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确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研究结果对成年人的二语习得具有重要启发,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1.在语言实践中克服怕羞心理
  虽然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但他们能够很快克服怕羞心理,不惧怕错误,更愿意和当地人交流,也就能够很快地提升实践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成年人学习和借鉴。归根结底,二语习得能力的获得并不仅仅取决于多懂一些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更要依赖大量的语言实践,毕竟在实践中才能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成人学习外语要克服怕羞心理,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2.在语言实践中完善口音
  儿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优势体现在:如果认知环境中存在足够的语言接触,大多数儿童都能够学会地道的外语口音。与成人相比,在同等语言接触条件下,儿童在语音的习得水平上会超过成年人。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一味地去纠正语音,学习语言的过程会变得枯燥。如果口音不标准,不要急躁,重要的是首先要学会如何顺利地交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流利[12]。因此,成年人不应过度关注自己的语音面貌,而应保证足够的语言接触,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完善口音。
  3.在语言实践中修正语法错误,完善语法知识
  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较小,语言仅仅作为他们实现某个特定目标的手段,即使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他们的心理负担相对较少,他们会在此基础上完善语言表达,争取更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成年人也应该向儿童学习。虽然成人认知思维能力较强,但他们较少地关注语言本身,习惯强调语法规则及其正确性,害怕因为语法不正确导致交际失败,进而使自己的面子受损。成年人不应过多强调语法规则的正确性,而应多参与语言实践,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语法知识。   4.在语言实践中促进“母语”与“外语”的和谐共处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在处理“母语”和“外语”的关系时,儿童和成人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把“母语”与另一种语言并列使用并不是难题,两种语言相互干扰程度较小;而成人在学习外语时,受“母语”的干扰程度较大,总是将“外语”与“母语”进行比较合配对,习惯于去考虑“母语”中的语法规则是怎样的,“母语”中应该怎么说。因此,成年人在二语习得中,不应过多地去比较分析,应当像儿童一样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入乡随俗”接纳外语,促使“母语”与外语实现和谐共处。
  四、结语
  年龄虽然是影响二语习得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所谓的关键期假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最佳年龄是不存在的。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情感等因素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成年人自己应该打破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说多实践,在语言实践中克服怕羞心理,修正语法错误,完善语法知识,促进“母语”和“外语”的和谐共处,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成为更加优秀的二语习得者。
  参考文献:
  [1]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 Hakuta,K.1999.A critical peri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status review. Paper written for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arl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EB/OL]. World Wide Web: http://www.standford.edu/hakuta/doca/criticalperiod. PDF
  [3] Hurford,J. K and S.Kirby.Co-evolution of language size and the Critical Period[J]. In Birdsong,19999.
  [4] Johnson, J.&Newport, E.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Maturat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 Cognitive Psychology,1989(21).
  [5] Lenneber g, E.H.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M]. New York: Wiley,1967.
  [6] Oyama S. The Sensitive Period and Comprehension of Speech[J]. 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 1978(6).
  [7] Singleton 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Age Factor [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89.
  [8] 陳宝国,彭蚺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9] 付琦.对较大年龄学习者二语习得的窥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0] 高静.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因素与儿童外语教学[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 刘振前.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2).
  [12] 秦梅.年龄与二语习得[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6).
  [13] 杨连瑞.第二语言的临界期以及最佳年龄研究[J].外语学刊,2004(5).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7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