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抗菌药物体内代谢分析与安全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抗菌药是临床常见药物种类,该类药物在人体内代谢具有自身特点。了解抗菌药的药代动力学、代谢特点及不良反应,对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且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抗菌药物;体内代谢;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8-0214-02
  近年来,由于抗菌类药物滥用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机体毒性反应,严重损害患者健康。对抗菌类药物药学动力、代谢方式、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能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分析
  1.1抗菌药吸收动力学
  1.1.1吸收效率
  抗菌药使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后能直接进入患者循环系统,而经口服、肌肉注射后,药物要经过诸多环节才能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如口服后,需经消化系统进行吸收,对药物进行分解,使其中活性成分被溶出,而后药物向吸收对药物进行处理后进行充分吸收,此时药物才能抵达靶向位置。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中后,其在人体各个环节中的分解、起效均在同一时间进行。药物吸收速率与药物性质、形态等有关,与肠胃是否存在食物及食物种类等均有关。患者对药物吸收越迅速,药物浓度峰值越高,抗菌药起效多数与药物浓度有关,浓度越强,治疗效果越好。但对抗菌药物来说,研究人体的药物吸收速度意义不大,临床多以生物利用度来衡量抗菌药吸收率[1]。抗菌药类型多样,使用方式均存在差异,对易被胃酸破坏的抗菌药,多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如青霉素G,该药经口服后会被胃酸破坏其成分,最终被有效吸收的药物成分仅为10%~30%,降低治疗效果。但其他类型青霉素经口服后,药物吸收能达到50%以上。
  1.1.2 血药浓度
  抗菌药物达到相应药物浓度会发挥杀菌作用,最终消灭病灶位置细菌,抗菌药达到最低杀菌浓度时,其在相应时间内能达到最小杀菌作用。临床对抗菌药临界浓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抗菌药的杀菌作用与抗菌时间有关,根据该实验结果可制订相应抗菌药服用时间及间隔时长[2]。
  1.1.3血清蛋白结合率
  抗菌药消灭病灶部位微生物细菌与抗菌药游离的药物浓度有关,药物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与蛋白结合后,由于无法穿透相应组织,对其抗菌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抗菌药与血清中的蛋白质结合越低,其抗菌作用越好。但与蛋白能高度结合的抗菌药在与血清蛋白结合后,会通过肾小球滤过消除,进而提升血清浓度,提升其他药物进入相应组织效率,且延长药物半衰期。因此,针对血清蛋白结合率高的抗生素,选择合适给药剂量同样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1.2抗菌药分布动力学
  多数感染位于患者机体组织内,抗菌药治疗效果及活性维持时间与人体血管无关,而与病灶位置的药物浓度有关[3]。因此,需了解抗菌药的组织穿透力、药物脂溶性、药物分子结构等。治疗肝胆疾病需选择在肝胆内能达到有效浓度且分布广的抗菌药,頭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在胆汁中的药物浓度高,分布广,能有效治疗肝胆类疾病;大环内酯类药物、利福平、甲硝唑、氯霉素等容易进入支气管与肺组织中,治疗支气管、肺部感染效果显著[4]。
  2抗菌药体内代谢
  2.1药物代谢部位
  肠壁是抗菌药易发生代谢的部位之一,口服类抗菌药通过肠壁进行代谢,使其活性成分被吸收后进行抗菌,如匹美西林、卡非西林、头孢孟多酯等药物;肝脏是药物相互结合,发生反应的部位,肾脏是药物主要排泄部位,具有相应药物代谢能力;血液、肌肉也具有药物代谢能力,针对长效抗菌药物,其主要通过肌肉进行缓慢代谢,以达到长效抗菌作用;同时,胆道也具有药物代谢能力,胆道将一些抗菌类药物排入肠道,肠道寄生菌发挥作用代谢药物,使其进入肠道被吸收,进而进入肝肠循环。
  2.2药物代谢酶
  人体内药物代谢部位存在不同药物代谢酶,如肠壁、血液中存在非特异性酯酶,而肝脏中存在较多药物代谢酶,包括氧化酶、转移酶、脱氢肽酶等,位于肝脏的药物代谢酶能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代谢药物。其中,氧化酶具有羟基化、氧化侧链等作用,但在药物代谢过程中需细胞色素参与,而药物对相应细胞色素产生激活作用,提高其活性,进而提升氧化酶代谢能力,对抗菌药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转移酶与机体中内源性物质结合,产生化合物从机体排出;脱氢肽酶对碳烯类抗菌药具有水解作用,西司他丁对脱氢肽酶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提升碳烯类抗菌药抗菌活性。
  2.3抗菌药代谢方式
  药物代谢能产生药物活性,但在产生活性的同时,产生相应毒性,给人体造成影响。抗菌类药物代谢方式主要包括水解、乙酰化、去乙酰化、羟基化、去甲基化、氧化、与葡糖醛酸结合等作用[5]。其中,水解作用主要见于青霉素类药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乙酰化作用主要见于磺胺类药物代谢中;去乙酰化作用主要见于头孢噻吩、头孢噻肟,但经去乙酰化代谢后依旧存在药物活性;羟基化作用主要见于双氯西林、夫西地酸、甲硝唑、克拉霉素;去甲基化作用常见于红霉素、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代谢中;氧化常见于环丙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代谢中;与葡糖醛酸结合多见于氯霉素、西诺沙星。
  2.4抗菌药及其代谢物排泄
  人体排泄药物可通过肺部、尿液、粪便、汗液等方式,肾脏及胆道排泄药物方式均是将其排入肠道后,经肠道转化为粪便进行排出。其中,肾脏代谢药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作用,青霉素类药物主要靠肾小管进行排泄,但部分抗菌药能占据肾小管的运作系统,如丙磺舒,其对青霉素排泄进行抑制,有助于提升青霉素抗菌效果。通常情况下,抗菌药分子量在500~600范围内,具有较大极性,pKa值适当,则会经胆道进行代谢。
  2.5抗菌药代谢物活性
  一般情况下,抗菌药物经代谢后,其抗菌作用消失或较原药物低,药物疗效随之降低。但部分抗菌药物在经代谢后,其代谢物依旧存在抗菌作用,且与原药物作用相同,培氟沙星是其中代表性药物,该药通过去甲基代谢转化成诺氟沙星,抗菌活性相同。   2.6抗菌药代谢物毒性
  部分抗菌药经过代谢后,其代谢物具有毒性,对人体存在较大影响,如异烟肼所产生的代谢物为乙酰肼,该物质具有较高肝脏毒性,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头孢噻吩经去乙酰化代谢后,其代谢物在血清中累积,尤其是患有尿毒症的病人,极易增加其肾毒性。
  3抗菌药使用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指患者用药后机体出现与治疗相悖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变态反应等,抗菌药在消灭患者微生物感染的同时,若使用不当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再度感染等。
  3.1过敏反应
  过敏是抗菌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导致过敏反应与抗菌药物中的杂质及药物氧化等有关,同时,患者存在个体差异,药物进入体内后,机体反应各不相同,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药物热、血清病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口服等给药方式均能导致抗菌药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类药物均能导致患者过敏休克,同时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类药物能产生交叉过敏反应,提升过敏程度,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临床采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时必须先做皮试,观察患者无异常反应后采用该药继续治疗[6-7];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以患者血细胞量迅速降低为主要特征,不规范使用头孢噻吩极易导致血小板量减少,给治疗产生负面影响,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则极易造成溶血性贫血;药物热及血清病属于Ⅲ型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使用抗菌类药物后出现关节痛伴有发热症状、荨麻疹等,青霉素类药物、林可霉素药物使用不当均能引起血清病、药物热,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3.2毒性反应
  抗菌类药物的毒性反應主要是使用药物后,患者各个器官出现损伤后的病理性变化。毒性反应跟患者服药时长及服药剂量存在巨大关系,包括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肾脏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反应、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免疫系统毒性反应、胃肠道毒性反应、心脏毒性反应。
  部分抗菌类药物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如氨苄西林等药物,其使用剂量超标后会导致中枢神经出现毒性反应,重度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青霉素会使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多粘菌素类药物、万古霉素会给前庭神经造成损害;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给患者眼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眼部调节功能失衡现象,严重者会造成视神经萎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会导致精神系统异常,用药不规范极易导致肌无力现象。大多数抗菌药物均能给肾脏造成损害,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头孢菌素会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提升肾毒性发生率。抗菌药产生的肝脏毒性对增加肝炎发生率,如四环素给药剂量超出正常标准会导致重症肝炎,青霉素使用不当会导致胆汁瘀滞型肝炎,链霉素使用不当会引起肝细胞型黄疸。抗菌药使用不当会引起血液系统出现毒性反应,其中,氯霉素剂量超标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青霉素使用超标则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头孢哌酮使用不当则会导致肠道出血。头孢噻吩、克林霉素使用不当极易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出现相应毒性反应。胃肠道毒性反应在抗菌类药物毒性反应中较为常见,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等药物使用不当均会导致胃肠道毒性反应。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剂量不规范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毒性反应,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3.3特异性反应
  少数患者使用抗菌类药物后会出现特异性反应,该反应与患者遗传因素有关,其机体缺乏酶系统,如使用氯霉素后,该类患者极易出现变性血红蛋白症。
  3.4再度感染
  长期且大剂量使用抗菌药后,会对患者机体菌群产生影响,使机体正常微生物菌消失,耐药菌大量繁殖,增加外来菌入侵几率,若外来菌为致病菌,则会导致患者再度感染,出现如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病症。
  4 结语
  总之,充分了解抗菌类药物的代谢方式,对其代谢后物质活性进行研究,同时,注重不规范用药后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规范药物使用剂量及药物合理配伍,进而提升抗菌类药物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琴,杨丽,顾祖芬,等.某院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8,8(16):387.
  [2] 李慧颖.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策略探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5):208-209.
  [3] 陈国红.头孢哌酮等三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抗菌活性的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6(22):63.
  [4] 兰彬.抗菌药物在儿童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72):249+245.
  [5] 黎丹,赵娟,杨娥,等.甲基化结合蛋白2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人瘢痕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9,35(10):1019-1026.
  [6] 陈蕴,李蓓蓓.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96-97.
  [7] 唐洁,刘智慧.青霉素皮试液致迟发型严重过敏反应1例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4):3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07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