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技巧与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又是处于思想活跃、情感发展阶段,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既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就需要班主任教师深入探寻研究,创新实施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成效。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管理是一项具有深厚知识内容的学科,尤其是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其管理对象是实实在在的鲜活个体,小学生又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心理素养极其不成熟,教师管理措施不当,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作为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创新管理思维模式,采取有效管理方法手段,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果。
一、 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弊端及缺点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教师是拥有绝对的权威的,对于这种绝对权威权力的使用中,班主任的不当管理措施会弱化管理效果。
(一)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年龄天性
学校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班主任实施管理的对象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学生作为一个鲜活个体,有其特有性格特点,教师为了管理效果快速体现,往往都是采取“一刀切”的形式,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将其个性特点压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 管理的形式手段比较简单
班级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小学班主任教师都是由主课教师兼任,作为班主任,教师要从事班级,作为任课教师其又要进行课程教学实施,这种双重身份工作压力,导致教师管理过程中缺乏研究探索,管理措施比较简单,管理效果缺乏科学性。
(三) 班级管理中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实施主体,在进行管理过程中教师没有放下身架,以平等的朋友角色定位与学生沟通,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在管理实施中不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管理措施实施不具针对性。
二、 教师实施班级管理具体策略措施
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构建现代化班级管理实施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一) 构建现代化小学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其思想理念对于其管理工作实施具有指导作用。班主任的思想意识决定管理措施实行,作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中,必须要积极构建现代化管理理念。现代化管理理念,就是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着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小学生非常需要心理满足感,作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要充分认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管理措施实行都要从学生心理满足上实施,多以肯定鼓励语言提升学生自我表现的主动意识,推动学生自主参与班级活动,自我约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二) 实施沟通交流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强硬的制度管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是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养成,其效果持久性效果不佳。教师在管理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从肯定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发觉自身不足,从而主动去改掉缺点,提升班级管理效果。比如有些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间休息时候会过分活跃,但是过度运动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情绪亢奋,不利于其课堂学习。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这种影响学习的个性发挥,需要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首先肯定學生的个性有优点,然后从其学习角度分析这种短时间过度运用对于学习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改正不当行为,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三) 基于班级管理实施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
小学生处于旺盛的成长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成长变化过程非常复杂,在这个敏感的成长阶段,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良好的管理机制运行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认可肯定,教师在管理机制的构建中,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辅助班级管理工作实施,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果。比如学生都是按照小组进行划分的,教师给每个小组进行考评,小组表现比较好,加一颗星星予以鼓励,有同学表现不好,就去掉一颗星星。每个月进行评比一次,星星最多的小组教师进行小奖品的奖励,表现不好的小组,需要进行公共服务来弥补不足。通过这种表现评比机制构建,学生都会努力去表现,以小组形式考评,还能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提升。
(四) 构建校家共建机制
班级管理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表现情况,通过这种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其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才能因地制宜,提升班级管理实效。
三、 结束语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需要从管理理念构建、管理制度建设、激励机制设立等方面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晓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6(2):115-116.
[2]王慧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6(24):130-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