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龙
摘 要: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减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应用探究;学习兴趣
建模思想其实就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好一种数学模型,用数学的语言来概括相关的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和空间形式等。而且现在的数学模型在我国的社会中已经运用得比较广泛了,这让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建模思想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从学生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将数学问题实际化,以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关注学生对模型创建对象的感性认识,充分了解模型构建的本质
教师在使用建模思想进行教学时,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对模型创建对象的感性认识。在学会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建模时,要学会抽象出各种类似事物之间的东西,抽象出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积累到比较丰富的经验。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相关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比较广阔、运用恰当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感知到这些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从而准备建模的过程。我们在学习“分数”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建造相应的数学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多种多样的事物进行观察。比如被切成两半的梨,掰成几半的月饼、水杯中的不同毫升的饮料,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来考虑物体的质量、体积、长度、个数等,分析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从而对分数这个概念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学会建构分数的模型。在小学数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数学活动,并不需要教师专门在课堂中留一部分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是通过平常的数学活动来让建模思想和数学知识进行结合,其中既需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要能够了解模型构建的本质,把自己平时所学习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层次提高到专业的数学学科上。另外,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对于学生的一大难点就是区别数和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单位“1”的学习,只有表示一个物体时,一块的“ ”和“ ”块是一样的,但是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时,这两者有巨大的差别。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本质,准备建立分数的概念,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挑选出重要的数学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
在教师渗透建模思想时,切忌使用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在众多繁杂的问题中,帮助学生挑选出重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数学的本质中找到其相同之处,和以前学习的知识联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学习系统和体系,便于学生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我们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以首先构建数字“ ”的模型,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想象,可以使用一块月饼、一个鸭梨、一本书、一张图纸等,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官去感知这“ ”的概念。但是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虚拟的“ ”,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理解,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想象空间,经过反复的想象,学生慢慢熟练,可以迅速把握物体的本质特征,完成分数的模型构建。模型的构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训练,教师要时时刻刻穿插在每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学习新知识时贯彻这个思想,在对整章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时,也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回想其中的模型构建,实现思维的反复发散,久而久之,形成学生自己适应的学习方式,提高建模思想的应用价值。
三、帮助学生优化建模过程,有效拓展小学数学建模范畴
教材是模型构建最基本的工具,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要程度,充分利用教材,让教材发挥其作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非常多生动的实例,这些实例在生活中都比较典型,充分贴近生活,还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在模型构建中运用到这些资源,引申到数学模型中进行使用。我们在学习相关的加减法内容时,教材中有一些数小棒、小鸡的教学活动,这些就是比较优秀的模型构建资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教材,便于学生的接受,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总之,小学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是一种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来说比较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相关的建模思想,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顺应我国时代的发展,建模思想值得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陈丽丽.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8(10).
编辑 王彦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0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