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困境主要源于对“理实一体化”认识上的误区。通过对“理实一体化”内涵的进一步梳理,厘清其本质是以实践为主轴、理论围绕实践展开,基础是要认识理与实之间内在的知识逻辑,关键是遵循认知规律安排理实交替的时序。要使“理实一体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须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建构项目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层面的“理实一体化”;二是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材为课程实施奠定基础;三是遵循知识和认知逻辑实现“理实一体化”的课堂。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实践主轴;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2-0033-06
  【作者简介】濮海慧,南通大学教育系(江苏南通,226001)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公认的较为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然而对“理实一体化”的理解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课程模式,有人认为是教学理念,有人认为是教学模式,也有人认为是教学方法,对此并未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导致“理实一体化”多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不能落地生根并在实践中开花结果。因此,我们亟须走出认识的误区,深入理解其内涵实质,寻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合的策略与方法,更好地明确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对“理实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主要有这样三种:第一,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不够,简单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第二,认为理论与实践简单的空间整合便是理实一体。第三,认为理论与实践在时序上的简单交替叠加是理实一体。以下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一)实践是理论应用的逻辑
   一直以来,职业院校的课程结构基本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专业实践的逻辑展开,其设计依据为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那么,“理实一体化”的实现方式是先学理论?先学实践?还是理论与实践同时学习?这需要对知识的分类和认知的规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布鲁姆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元认知知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阶段需要学习的理论多為陈述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而实践需要学习程序性知识和依靠反思获取的元认知知识。这四类知识习得的难易程度是有区别的。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解释“其然”的知识,相对于概念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两类解释“其所以然”的知识,更易于掌握。学生认知的规律应该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这说明脱离实践学习理论,理论就失去了根基,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远不及他们在专业实践课上的表现,就是这个道理。
   (二)理论与实践的空间整合
   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简单地进行空间上的整合,如在实训室里开辟一部分空间增加投影设备等,把原本在教室里上的理论课搬过来。在这儿,教师把理论知识一股脑地全都抛给学生,然后再进入另一部分空间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这样仅仅是拉近了两类学习的空间距离,并没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提升。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已有知识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所以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切入理论指导才能促使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的习得不能停留在抽象意义的符号层面,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进行表达,这样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存储与提取。否则对学生来说便是毫无意义的符号串,学得乏味,记得困难,忘得也快。
   (三)理实的简单交替与叠加
   实际教学中,落实理实一体最为普遍的做法是将一门课程的课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划分,如一门64课时的课程,分为理论40课时+实践24课时;或者一门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各模块的前若干课时为理论学习,后2~4课时安排实践。这种安排看上去形成了多次理论与实践交替的循环,但这种简单的交替与叠加并不会对教学有本质上的促进。课程内部是这样,课程与课程之间也是这样。专业内部的课程结构一般来说是先安排理论课程然后是实践课程,为了体现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再安插入学初的认知见习、过程中的课程集中见习及最后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看似工与学“交替”了,理与实“一体”了,实际上还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并没有走出实践是理论应用的误区。
   二、正确理解“理实一体化”的内涵实质
   “理实一体化”既不是一个固化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知行合一”的教学策略,即以实践为主轴,理论围绕实践展开,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做中学”,认知过程与实践过程合而为一,其表现形式可以是项目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行动导向、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方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首先要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之间内在的知识逻辑,根据知识的类型进行分类和排序,关键则是遵循认知的规律合理地安排理论与实践的交替时序。
   (一)本质:以实践为主轴,理论围绕实践展开
   学术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以理论为中心,按学科的理论体系结构呈现知识,实践依附于理论而存在,理论在先,实践在后,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而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是以实践为主轴,理论围绕实践而展开。理论贯穿在实践过程中,与实践有机整合、渗透,理论依托具体情境而存在。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理论,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也不断丰富,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螺旋上升。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训课程并非“理实一体化”,因为其实践的过程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强化,理论的学习已先于实践发生。
   理论围绕实践展开,意味着理论的组织逻辑是工作过程体系。可能有人会担心这样的理论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会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其实知识还是那些知识,只是组织的形式不同了而已,按实践的逻辑习得的理论更易于记忆与提取。以实践为主轴来组织理论知识是一种归纳的思路,随着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自然形成他自己的关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体系。    (二)基础:认识理论与实践之间内在的知识逻辑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基础是认识两者之间的知识逻辑。“理实一体化”实施的前提是按工作过程首先梳理出所需的程序性知识,即事情是怎么做的,继而对每一步骤的程序性知识进行分析,看需要哪些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元认知知识作为支撑,将所有知识进行排序,按照“做事”的逻辑来安排知识的教学顺序。
   教学中,学生往往是一部分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学习在先,继而是程序性知识(怎么做)。概念性知识(为什么)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会涉及,有些概念性知识会留到实践的后期总结归纳原理时接触,此时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概念性知识就不那么抽象了。元认知知识(怎么样)中的策略性知识(know-how)需要在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中适时切入。有些策略性知识是缄默性的,学生要靠反复模仿、试误自己琢磨出来。元认知知识中关于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方法怎么样)和关于自我的认知(我怎么样)可以安排在实践结束后的反馈评价环节进行(详见图1)。
   (三)关键:遵循认知规律安排理实交替时序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一般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这个规律也适用于理实一体化的应用,要对理论与实践的交替进行内容和时序上的合理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特征及具体教学内容中知识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水平,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系统梳理。对于较容易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图2的组织形式,先进行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元认知知识的教学则贯穿始终,在过程中进行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督、元认知调节,最后课堂小结阶段进行元认知评价。对于较困难的教学内容则需要将程序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序化,两者可以多次循环交替,以促进学生对实践的应用,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元认知知识仍然贯穿始终,见下页图3。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现路径
   “理实一体化”需要在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多个层面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而这样的载体便是来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教学加工后形成学习项目。只有在课程体系层面实施“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再据此编写“理实一体化”的教材,才能在课堂层面顺利地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一)建构基于任务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将知识的组织形式从学科逻辑转向工作过程逻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融合;以任务为参照设计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还原到工作实践情境中,以项目、问题、案例为载体呈现给学生,这是“理实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不排斥纯理论课程,仍然有必要把职业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类别,即理论课程、基于任务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综合实训课程。“理实一体化”主要在任务本位课程中进行。
   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要区分哪些知识应归入理论课程;哪些知识需要与实践整合在一起,在实践过程中习得,从而归入“理实一体化”课程;哪些实践内容归入综合实训课程。归类不能靠专任教师闭门造车式地凭空想象,而要通过组织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讨论分析,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后做出决定,再通过课程开发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这样可以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架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做到三类课程内容之间彼此独立又互为补充、前后呼应,有效地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或缺漏。
   (二)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为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关教材为教师顺利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搭建了脚手架。教材的体例设计和内容编排须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无论选择项目载体、问题情境还是案例情境,都要先对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分解出若干的知识点、技能点单位并进行排序,将理论适时地穿插到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要把教材设计成学材,做成工作单和活页式讲义,便于学生循着“做事”的逻辑渐进式地学习知识、技能,并在做事的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内容编写要遵循认知的规律,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为原则。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首先要理解编写意图,切不可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理论,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合而为一。同时教师要把握好理论讲授的时机和程度,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讲什么,需要多少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就讲授多少。等实践结束进入总结评价环节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系统地讲授理论,学生有了实践的根基就能对理论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遵循知识和认知逻辑实现“理实一体化”课堂
   “理实一体化”的课堂要以遵循知识和认知的逻辑为基础,整合各要素资源。时间上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合而为一,空间上理论学习与实践在同一场所进行,最核心的特征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对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点进行分解与排序。下面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项目教学为例来略作说明。
  
   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可得出表2。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和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学习,而程序性知识——三种梁破坏的特征差异则需要借助概念性知识加以理解。
   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在教室里讲解所有的理论知识,然后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践认知。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有没有姑且不论,教师纸上谈兵的教学效果一定不尽如人意。学生到了现场不一定能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有可能出现的是学生因为无所知而游离于实践之外。因此,要将程序性知识教学与概念性知识教学相互融合,在工作現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讲授概念性知识,解释三种不同现象发生的原理。基于实践教授理论,学生易于理解,省时高效。基于实际的工作场景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工程品德和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详见下页图4。
   在施工现场,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学生首先学习梁的种类(陈述性知识),继而观察三种梁破坏的不同的现象,对梁的种类做出判断(程序性知识),根据现象去探索梁破坏的原理(概念性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穿插工程品德、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最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元认知知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问题的解决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知识,理论在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适时切入恰到好处。理论学习可以采取讲授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交替中发展职业能力。
   如果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首先要搞清楚哪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如陈述性知识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由学生在线上完成自主学习,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产生错误会导致难以纠正,反而事倍功半。概念性知识也要加以区分,有些概念性知识可以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学生可以课前自主学习;而有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性知识须依靠实践方可理解,就不宜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首先,教师要对“理实一体化”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教师要掌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原则和要领;再次,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很好地驾驭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做到无缝对接。在具体实践中,职业院校应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让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来。
  【参考文献】
  [1]Lorin W.Anderson,等,编.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蒋小平,等,译.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5-36.
  [2]徐国庆.理性看待理实一体[J].职教论坛,2015(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2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