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与学生个性发展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形成上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把语文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一、创设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其次,要沟通师生情感。教师热爱、尊重、关心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充分肯定,以情育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第三,是以激励性评价为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确立生命意识,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之充满生命活力。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生命体,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你的课堂上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因材施教,形成健康个性。
  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所作的四种解释,是分别针对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而言的。而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便逐渐为各国学校所采用。然而,班级授课制也在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严重的划一化与同步化的局限性,那就是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甚至是抹煞学生个性。前苏联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在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教育形式取代班级授课制以前,有一些教师对因材施教还存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步入了赞可夫所批评的个性发展简单化的误区,以为给优等生做难题、让差生多做题就是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个别对待与分别教育了。
  三、激励孩子,让孩子张扬个性。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激励、引导。学生作文虚情假意、胡编乱造相当普遍,而有灵性、有个性的习作则凤毛麟角,学生习惯于抄袭、人云亦云,究其原因,老师约束太多,学生不钻老师的框子就不是好作文。新时期,我们在进行习作指导与评价时都采取个性化策略,激励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悟,激励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写放胆文、随机文,崇尚个性,抒写自我,勇于创新。如七年级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这篇习作时,大部分学生都写了“对老师说”,“对亲人说”,“对朋友说”,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写了“小草,我想对你说”,“小狗,我想对你说”……对此,教师都微笑着给予肯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在口语交际中,锻炼学生的个性。
  口语交际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交际中学会交际。二是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大脑活起来。如人版七年级上册设置的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主题――“这就是我”。它就包括了以下内容: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并拟一份简明发言提纲(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结合这一单元的课文主题人生、生命的学习,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发现并体悟生命的价值(情感、价值观);学会在各种情境下发展自己,并得体地推荐自己(善于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该活动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五、着眼课外,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基于此,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举行演讲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故事会、作文竞赛,办手抄报比赛,收集广告词比赛,开展文学社活动,举办各种讲座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搭建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深入工厂、农村、军营、矿山进行采访与社会调查等,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六、注重文化积累,提升学生个性品位。
  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在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通过全面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个性,健康人格,从而为学生终生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积累。没有积累的文化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所以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总之,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不能生搬硬套,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地为学习而学习。而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只有我们的教育工作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时时刻刻运用好主体性策略,认真分析对待每个学生,做到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挖掘个性、展示个性和影响个性,相信学生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从而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与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6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