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信息技术”课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琼瑶

  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顺其自然地成为各学校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就成了该课程教师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本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总结如下。
  (1)从学习态度上进行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想学生主动地学习,首先是态度的引导。喜欢受到表扬,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在教学过程或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及时的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表扬,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尊和自信。比如上课时,学生用老师没有讲到的方法解决问题,应当及时表扬;评出的好作品,张贴出来或放到网上;学生在比赛中获奖,更应该特别鼓励。这样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其内在潜力。
  (2)教学中强调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当今世界,社会需要的不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的科学观念,具备改革和创新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具有积极创新的良好品质。另外,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常举行计算机技能竞赛,如“电子板报设计大赛”、“文字录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也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3)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任务驱动特别适合于操作类知识、技能与实践探究过程的教学,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此类知识。教学中注意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把要讲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将其设置为“任务”分散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让学生边学边做,在操作中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操作类教学中,为了避免讲授内容琐碎繁杂,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先给出学习目标,先采用简单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亲自动手上机实践,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好习惯。
  (4)采用灵活的学习形式,如分组学习,发挥生生教育功能。课堂中最佳的活动形式应是分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应不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例如在讲授Excel数据计算时,牵扯到公式、函数等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将本课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讨论、解决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然后让他们给其他小组的同学讲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记忆深刻,在相互交流时,把这一部分知识点分析得非常透彻。由此可见,多用分组活动的教学方式,常常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5)注意信息反馈,检查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注重信息反馈和适时进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理论题和有框架的作业设计模式,来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要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或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和作用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的信息反馈,既检查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摸清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沟通信息、了解要求,必然能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实践教学,才能切实使学生增强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逐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意识,才会不断寻找最为有效的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途径,寻求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1394.htm